《那一年,黄巾大暴走(三国中平元年)》
第47节

作者: 我狂我故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任一段时间,刘陶因本身疾病的原因,免去官职,回归乡里。
  但顺阳的吏民们不会忘记他,做了诗歌来歌颂他:
  “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人民的眼睛才是最为雪亮的,他们以他们的形式,将人物记载在历史中。
  过了一段时间后,刘陶再次进入朝廷,被拜为侍御史。
  大皇帝刘宏对他的印象还算不错,对他所提的建议,也经常采纳。

  黄巾事发的前一年,即杨赐发出警告的那一年,刘陶也随声附和着他的建议,他还联名了当时的奉车都尉乐松、议郎袁贡,上疏指出,朝廷理应下了血本,即使是分赏国土的方式,也要将张角集团给打压下去。
  他还指出,朝廷里有些人不安分,与张角有些说不清的瓜葛。
  而这些,都在以后的事实里,被证明。
  大皇帝刘宏这回却是没有听刘陶的,他觉得黄巾的事件,还没有国家的文化重要,委派了刘陶去国家图书馆修编《春秋》条例。

  日期:2014-03-07 20:28:26
  最后一封上书
  到了第二年,张角真的反水了,还反出了大动静。
  大皇帝这时才想起了刘陶建议的正确性,特意加封他为中陵乡侯,超格提拔为尚书令。

  可正凑巧了,当时即将上任的尚书,不是别人,正好是刘陶所举荐的。
  本着避嫌的原则,刘陶被拜为侍中。
  在侍中任上,刘陶继续发扬着积极发言的风格,这使得朝中的大人物看着很不顺眼,终于,有一天,他们不用再为此烦恼了。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合作下,侍中刘陶有了另外一个新身份,京兆尹刘陶。

  把你调离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这是官场上的惯用伎俩。
  可是,他们似乎忘了一件事,这京兆尹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正因这一疏漏,让他们将再一次很快地与这位“烦人”的见面。
  依据大皇帝所制定的经济原则,新官上任都免不了上交以“修宫钱”为名义的做官费,京兆尹这一职务,折合成当下的货币,约为一千万钱。
  刘陶这一生,虽然在官场上混迹多年,捞钱的本事却一点也学不会,官职也算是不小了,个人身家还只是一个贫下中农的水平,哪里出得起这份钱,凭着他的性格,也不屑做这有辱名声的买卖。
  到任之后,刘陶以生病为理由,就是什么也不做。
  大皇帝对刘陶看法不多,这段时间内心情也不错,不但没有治刘陶的“不务正业”之罪,也没有让他出买官的钱,反是将他重新召回朝廷中,征拜为谏议大夫。
  刘陶更加有了对时事的议论权,但这却是他噩梦的开始。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的十月,刘陶以谏议大夫的身份,再次向朝廷上书,这是有史记载的刘陶的最后一封上书。
  奏疏第一句,开宗明义:
  “臣闻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缓声。”

  这位忧虑国家前途的大臣,在看到社会的纷乱无序后,再也坐不住了,如鲠在喉,不得不吐,他说道:
  “天下先是由张角作乱,现在又出了边章寇边,每每听到这些告急信息,我的心里很难受,很是着急。现在西羌的叛军,私立的将帅,多是当年段颎时期的官吏,晓习兵书,熟知地理,能征善战。”
  “他们现在已经在攻打河东郡,这形势发展下去,很可能就要蔓延到京师了。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局,南面道路断绝,车骑将军张温的队伍被孤立,关东不稳,四方动摇,即使有田单、陈平的计谋,也无济于事。”
  “如果按照我以前所说的,急调各地赋税,支援部队,积极配合,可能还有希望,当时,相关部门,却不实行,一直拖到现在,已经来不及。”
  “现在三郡的百姓纷纷逃亡,要么南出武关,要么北移壶谷,就怕落在了后面,留下来的也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三四左右,军士吏民互相守护,岌岌可危,百姓们大都是撤退逃亡的心理,而没有奋战至前以求生存的欲望。”
  日期:2014-03-07 21:39:08
  人生结局

  “西面的敌寇再次向前侵犯,已到诸陵。车骑将军张温,天性精勇,而且主事者屡次催促他进兵,却没有后续部队支援,若是稍有失误,这个败局就无法拯救了。”
  “我知道我老是这样屡次不厌其烦的上书,必定会引起陛下你的反感,但仍然克制不了自己的这种冲动,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只有国家安全了,我才能得生,国家危亡了,我也会先行危亡。”
  “现在,我再次陈述这几件必须亟待处理的事情,希望陛下你能够好好地执行。”
  刘陶所讲的事情主要有八件,其主旨是讲这天下的大乱的源头,就是宦官。
  这下,大皇帝也救不了刘陶了。
  宦官们集合起来,一起在大皇帝面前说刘陶的坏话:
  “先前张角事发,陛下发布诏令,恩威并用,自此之后,反叛者都有改悔。现在四方宁静,而刘陶却对你所实行的圣明政治不满,专门说些不切实际,给国家抹黑的话。”
  “这么大的事情,州郡里怎么会不知道,也没听他们上报过的,刘陶又是从什么渠道得到了这些信息的。我们真怀疑这个刘陶是不是跟贼寇们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这招有点狠,虽然没凭也没有证,但却能将人整倒整臭,一直以来,我们的先辈们都用着他。

  没过几天,诏书下达了,刘陶被押往黄门北寺监狱审讯。
  这是一个由宦官一手把持的部门,刘陶进去以后,所能受到的非人待遇,大家尽可想象。
  严刑拷问下,刘陶始终没有松口,在面对大皇帝所派来的审讯使者,刘陶说出了一生中最后的话:
  “朝廷前次封赏我到底为何?现在反而受到小人的陷害,我真的很恨我自己,不能与伊尹、吕尚同列,也不能与微子、箕子、比干三仁为辈。现在上面杀忠良的臣子,下面还有憔悴不堪的百姓,这个政权不会持续很久了,将来即使想要后悔也是来不及了。”

  接着,他就闭住气自杀身亡了。
  刘陶的这段话,指明了一个事实,士大夫中的一部分人,对东汉这个没落王朝已经深深失望,帝国的腐败政权,让士族们意识到这个政权已经难以扶持起来,更使得许多人有了另谋出路的想法。
  史书以一句“天下莫不痛之”为他的死做结,实包含了无限深意。
  当根基被动摇时,王朝的毁灭也近在眼前了。

  借着刘陶的案子,宦官们还顺手解决了一位冤家对头,前司徒陈耽。
  这位司徒与杨赐也有些瓜葛,正是他接替了杨赐先前的那个司徒位置。
  他曾经上书指责过宦官们的无道,因而深深地印在了宦官们狭小的心理,这次正好用来满足那报复的欲望。
  日期:2014-03-08 17:27:18

  枭雄的智谋
  朝廷的事情由他纷扰着,还是来关注地方上的战事。
  以司空领车骑将军的张温率着他那由步、骑兵组合而成的十多万讨叛大军,此时(十月份),正驻扎在美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