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依然年轻,而我们已经是老男人了——回首十年》
第2节作者:
老布有话说
日期:2014-11-06 07:17:00
江总、大猫和我在大学是同一个宿舍的,江总是寝室长。有的人天生有一种气质,能吸引各色人等跟他交朋友,姑且称之为人格魅力吧,江总就属于这一类人。江总个子不高,五官还算俊朗,皮肤黑,但在海南人当中绝对算是白的,用他的话说,刚回海南的时候,当地人都跟他讲普通话,把他当外地人。江总的父母都是某国营宾馆的职工,该宾馆是专门供国家领导人和国宾度假疗养的,据江总说,他家里还摆着他父母跟ZZY和西哈努克亲王的合影,西哈努克是常客,嗨、嗨、、、中国人民还是很好客的,咱有钱,随便花哈,别客气。
江总的亲戚里混得最牛逼的是他小姨父,某国有银行在海南省的接待处处长,另外还有个姑父是S市某村的村长,归根结底,江总是个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外形条件也没有任何优势,亲戚里面也没有完全能罩住他的人,属于基本上要靠自己的劳动人民。但是江总就是有好人缘,很多人是主动结交他,而不是他主动攀附别人,不像有些人,动不动就人脉人脉啊,把本来很庸俗的东西搞得更庸俗。我以前有个同事,到了公司开年会的时候,一会儿拉住这个人跟别人说:“这是我的人脉,你别抢啊!”一会儿拉住那个人说:“这是我的人脉,你别抢啊!”
人脉尼玛B, 没见过这么傻B的。
日期:2014-11-06 20:04:00
中国人最喜欢吹嘘“我上面有人”、“我在某某局(可代入任何牛逼的政府机关)有关系”,不过印度人更牛逼,三哥的口头禅是“I know everybody!”。关系学在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显学,其实关系在哪里都重要,美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我们表现得这么恬不知耻。
我拿你当朋友,你拿我当人脉,够无耻吧,偏偏说的人还洋洋自得。其实关系这东西,无非就是利益交换,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呢?这世上除了你亲爹亲妈能无条件地罩着你,谁能无条件给你好处?你能给别人什么分量的东西,别人才能给你什么分量的东西。
我手底下一个主管,去税务局就像进了自己家一样,这里寒暄一下,那里招呼一下,进了什么科长的办公室,客气一点的科长还烧水泡功夫茶给她喝。看上去挺牛的,挺有关系的,遇到稍微大点的事情,半毛钱用都没有,人家税务局翻脸比翻书还快,最终还是要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你懂的。人家客气不过是看在你背后公司的招牌上,也就是客气客气而已。
关系这东西,有点贵,一般要慎用,而且要用在正事上,不是用在吹牛B上。一般吹嘘自己关系多牛啊,人脉多广的,大多数都是满嘴跑火车的,满足一下虚荣心,或者是给自己壮胆。
日期:2014-11-06 22:07:00
江总从小就懂事,别的小孩零花钱、压岁钱都是攒着买雪糕、打游戏机,江总小时候的压岁钱攒着给家里买了一台冰箱。我还记得我小时候跟小伙伴捡废铁卖给废品站,目的就是买健力宝喝,买小浣熊干脆面吃,跟江总的思想境界完全不是一个Level。大学开学之后,一帮新同学聚餐,结账的时候,江总先把钱付了。大家都一边算着平均每个人多少钱,一边掏钱包说:“AA吧!”江总很坚定地摆摆手说:“这点小意思不用那么麻烦,算我请大家了!”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画面,江总的形象一开始就立起来了。其实整个大学四年,江总就请同学吃过两顿饭,开学的时候一顿,毕业的时候一顿,但就是让人印象深刻,贯穿始终。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场合,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表情和细节,往往能把人的形象树立得很高。有些人怎么学也学不会,这需要天分和性情。我见过很多算是有点钱的人,想摆出大方的谱,但总是欠点火候,往往一个表情、一个细节就把他出卖了,最后花了钱,也未必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还有一种嘴上充大方的人,乍一看,像那么回事,时间久了就现了原形,很是招人厌。有一任班长是东北的,口头禅就是“俺们东北银都是活雷锋”,“俺们东北银就是豪爽”,“俺们东北银最喜欢干仗”,“南方人最小气吧啦”。跟他同宿舍的同学对他恨得直咬牙,原因是这家伙一贯秉持的原则是:“咱们都是兄弟,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别人的东西拿来随便用,别人的拖鞋拿来随便穿,加上这位东北豪爽哥又不太讲卫生,有脚气什么的,搞得其他小气的南方兄弟很郁闷。平常出去聚餐,每每到了结束之后,他就当自己是局外人,要是有人说AA吧,他就骂骂咧咧:“靠!吃个饭还搞得这么复杂,俺们东北银从来不这么干!”此后我们出去聚餐就再也不叫他了。貌似学校里的东北银也不是很团结,平常在南方的小气兄弟面前吹嘘俺们东北银都如何如何,但一说起其他具体某某东北银的时候,都是你诋毁我,我诋毁你,一下子又都不是东西了,搞得我们也不知道到底谁不是东西?倒是学校的海南人非常团结,随便谁有点什么事,一呼百应,马上就召集齐了,让我们这些内地人很是羡慕。
很多年后,江总回海南帮他小姨父打理一个房地产项目,遇到一个东北人,聊天时,东北人说:“俺们东北银就是憨!”江总递给他一支烟,慢条斯理地说:“东北银里,我就只见过一个憨的!”他说的是隔壁班一个很沉默寡言的东北籍同学,一个最不像东北银的东北银。
日期:2014-11-07 12:18:00
江总的第一份工作是F市G区邮政局的主办会计,正式事业编制。F市在广东省的地位能排进前三名,本国一些顶级民营企业的龙兴之地和总部就在F市。江总当年为找工作,往简历里掺了很多水,还特意制作了很多假奖状,结果都没派上用场。能被F市邮政局录用,全凭他的气场和那张嘴,很多成绩优秀,拿过N等奖学金,奖状等身的同学都被刷下来了(他们的奖状可都是真的) 。
这份工作还是很不错的,清闲,福利好,可以经常出去公费旅游,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工资虽然不是特别诱人,但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增长、进步空间。但江总却并不是很满意,对他来说,这份工作只是立足珠三角的跳板。燕雀不知鸿鹄之志,江总的野心很大,偌大的F市邮政局装不下他的野心。
当然,不开心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F市的本地人非常鄙视外地人,称外地人为“海蜇”、“捞仔”。江总的一些本地土著同事起先以为他听不懂白话,在他旁边肆无忌惮地嘲弄外地捞仔。江总语言天赋很好,白话听说皆熟,是小时候听一个邻居说话学的,邻居是广东人。自尊心强的江总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嘲弄!海蜇,一种有刺、有毒的生物,表皮还很硬。F市土著的联想比喻能力很强,视外地人如洪水猛兽,心理优越感无以复加了。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上海人瞧不起乡下人,广东人瞧不起内地人,香港人瞧不起包含广东人在内的大陆人,英国人瞧不起香港人、、、、、这个世界无非是在一个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的链条中运转。就像当年我们班,男生瞧不起女生,觉得丑;女生瞧不起男生,觉得穷;结果一对都没成,堪称校园恋爱史的奇迹。本来有心勾搭的狗男女也迫于舆论压力,只得悻悻作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