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依然年轻,而我们已经是老男人了——回首十年》
第6节作者:
老布有话说
老狗的第一次情书表白是以失败告终的,出乎意料,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老狗从此一蹶不振,整个大学期间都没谈恋爱,谁追都不管用,宁肯自撸也不肯给菇凉机会,恨煞学生公寓门口小旅馆的老板们。
***********割***********
日期:2014-11-12 20:55:00
***********割***********
我性子直,脾气暴,爱放炮,很有被人当枪使的潜质,总之很具有“二”的特征,按正常逻辑,应该属于职场淘汰品种。但令我也百思不得骑姐的是,我一路屡被提拔,颇得领导重用,可能领导也需要有人为他当炮灰,有时候太聪明也未必是好事。当时,上海分公司在公司的地位很不一般,对于国内市场,管理层大有“得上海者得天下”的意味。上海分公司的财务经理也因此拥兵自重,顾盼自雄,自我感觉在公司财务体系中地位特殊,一般不给人面子,很不好协调。平时他应该发送给我的邮件,经常绕过我,直接发给我的上司,事情本来是上司交办给我做的,我是直接处理人,结果,上司又不得不费力把他的邮件转给我。我知道他没把我放在眼里,就直接给他写了封邮件,并抄送给各位Boss, 邮件大概内容就是: 一、该分公司财务经理应该如何传递信息?传递什么内容的信息?传递给谁?信息的格式应该是怎样的?二、如果你不按我第一条说的去做,会有哪些负面影响?巴拉巴拉分条列出。三、你可以不把我放在眼里,但不要影响工作,否则后果自负。
邮件发出无回音,两个月后,我被升为主管,公司召开全国分公司财务工作会议,经理在会上宣布这一任命,并狠狠地夸赞了我一番,希望各分公司财务经理支持我的工作。会后,上海分公司的财务经理专门找到我,特意跟我握了一下手,握得很热情,之前我们没见过面,只是电话和邮件沟通。我是在同一拨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中最早升上主管的,平时一起混的同事都半带酸味地调侃,说我现在是老胡(我们当时的经理)的红人了。老胡是从可口可乐跳过来的,言必称可口可乐如何如何,不过对我还不错,虽然有时拿我当枪使,但也不是只用不保养。现在想想,确实辜负了老胡的一番栽培,早早就离开了。
老J那时候很喜欢给我打电话聊天,可能是被分到了贵州做业务,很是无聊。他那时候跟他Ex-女友还很热乎,号称情比金坚,前女友当时正在武汉读研,估计被诱惑的机会也不多。后来前女友一毕业进了华为,在去俄罗斯的前夜把J哥踹了,理由是距离太远,没有共同语言。J哥从此一蹶不振,专心撸管。从国内撸到新加坡,一直撸到巴西,现在还在里约热内卢。
***********割***********
日期:2014-11-12 20:56:00
***********割***********
我第二份工作就是来深圳之后找的,在南山科技园,一家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老板是中国人。当初原本是计划在香港上市,后来兜兜转转,通过高盛操盘,直接去了纽交所上市,跟阿里巴巴走的同一条路子。在这家公司呆了5年多,风风雨雨,喜怒哀乐,横扫国内之后,又去了海外,等到再回深圳时,深圳房价早已如断线的风筝,飘摇直上九霄,让人心悸。
其间发生的种种,不能细说,在这里碰到熟人的概率很高,一说可能就被猜中了。曾遇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人和事,例如在北京的时候, 同事中有位清华的博士,学自动化控制的,在食堂一边排队打饭,一边跟我发表他关于**行业的宏论,最后一声断喝:“**就应该合法化!”把食堂的大师傅吓得不轻。那时候,北京的“天上人间”刚被清查,正是热门话题。有个胖乎乎研究生物工程的哥们喃喃说道:“去那里的人,一般都是周末去玩吧?”引起众人一致鄙视:“你丫就是打工的命!
去那里的人有几个是朝九晚五的?人家天天是周末。”食色,性也。人们所热衷谈论的,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男男女女,即便是一帮理工科的高材生也不例外。
吃完饭,侃完大山,他们就结伴去买双色球。有个女硕士,以前是当医生的,后来跳到我们公司,男友是博士在读,小两口被北京的房子折腾得很悲催,五环外的二手房,墙壁都掉渣的那种,总价也要150万,当真心塞啊!这位前医生MM总以为只要跟钱有关的,我都应该非常精通,所以特别喜欢征求我关于如何买双色球的建议,每次买双色球都要把我拉过去一起,把我这个从来不参与赌博的正人君子也拉下水了。结果我第一次买就中了5块钱,更坚定了她的信念,把我当财神崇拜。通货膨胀的年代,这些经人民多年培养的高级研发人员,最热衷的还是博彩事业。
从北京回深圳前,有个哥们劝我跟总部申请一下,留在北京算了,他问我:“深圳有啥好啊?”我反问他:“北京有啥好啊?”他说:“北京有人艺,深圳有吗?北京有工体,深圳有吗?北京有巨蛋(国家大剧院),深圳有吗?”我喜欢他的理由,尽管北京的雾霾很大,春天的空中飘着的柳絮能当棉花弹成被子盖,但北京的气质总是那么独特。那种走在胡同里的感觉,在国家博物馆的感觉,在国家图书馆的感觉,在工体的感觉,在颐和园的感觉,真的在其他地方很难体会到。
我一个高中同学骆驼搞了几张工体演唱会的门票,我第一次现场看到许巍和汪峰,许巍很从容地唱完了三首歌,汪峰第一首《春天里》,唱到一半就唱破了嗓,但他还是扯着破嗓唱完了三首歌,直到唱完《怒放的生命》,全场嗨到极点。那是,他还没和国际章勾搭上,还是好男人的模样,还没有跟头条神马的扯上关系,还是我的偶像。
日期:2014-11-15 19:14:00
承蒙版主置顶和各位版友顶贴,不表示一下显得太矫情、太不仗义,继续更新、、、
Loser的特征就是气人有,笑人无。莫笑他人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头来,谁富谁穷谁知晓?有人以脚步看世界,有人以YY看世界。老J去巴西之前,我祝贺他:“巴西美女多,你这下可性福了!”老J很不以为然:“你丫跟其他俗人一样,就会YY。”人们都以为美国是纸醉金迷的繁华之地,老婆去纽约逛街,发现最著名的梅西百货竟然还抵不上深圳益田假日广场的装修豪华,柜台陈旧而朴素,那里陈列着当今世界最顶级的奢侈品。一群来自中国的夏令营老师们在二楼疯狂血拼,把一帮小富二代们晾在底层自娱自乐。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把这帮小孩带到唐人街转一圈,然后回国跟他们的土豪父母讲,已经让他们的下一代领略了最纯正的美国文化。人们都嘲笑印度阿三的贫穷落后,我在新德里看到电视里播出最频繁的一则公益广告是这样的:一间残破得四面透风的土坯房,墙上有一面黑板,应该是间教室。一个满脸菜色,脸上还映有高原红的中年妇女(是黄色人种),在敲打一口破铃铛;接着,一群破衣烂衫、穷形尽相,脸上乌七八黑、挂着鼻涕的小孩(黄色人种)陆续涌进教室,按座位坐下,跟着之前敲钟的中年妇女朗读黑板上的文字。画面标注这是中国?湖南,然后出现一段英文表述,大意是中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教育经费,为印度培养符合印度要求的合格人才。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则公益广告的含义和用意是什么?可能是告诫印度人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否则就会像中国人一样惨!
有个土豪三哥跟我们的中国同事聊天,说:“你们中国现在发展很快啊!”中国同事很谦虚:“是啊、是啊。”土豪三哥接着一顿恨铁不成钢地痛心疾首:“我们印度要赶紧努力,否则马上就要被你们中国赶上了。”中国同事顿时狂汗、无语。我还有个之前没来过中国的印度下属,这位三哥听说中国有地铁,很是惊讶,“连中国都有地铁啊?真的吗?”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really?”时的表情,真诚又无辜。后来该三哥有机会来深圳培训,带他去华强北,简直是乐不思印,对一众山寨产品爱不释手,砍价的水平比中国人还高出一截,令华强北的老板们望三兴叹、欲哭无泪。临回国前,还神神秘秘地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小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字,问我能不能帮忙找到这部电影的VCD?我一看,是《Sex and Zen》,尼玛,连《金瓶梅》你都知道?!
人们都以为德国人严肃、拘谨,老婆一个德国同事,长得憨憨的,和他女朋友生了一个女儿,直到女儿12岁,他们才结婚,够Open吧。见识越多,就越包容。很多年前,来深圳之前,有个内地的同事跟我讲:“在深圳呆着,只要不是个白痴,过不了几年就能发大财。”
现在想起她这句话,我都有种莫名躺枪的感觉。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莫名其妙被顶着个“白痴”的帽子,仍然恬不知耻地行走在深圳的街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