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怪力乱神”》
第47节

作者: beyond1818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16 20:12:00
  郭威死后,他的养子郭荣继位。郭荣上任后就干了一件事,把多余的和尚全给撵家去了,但并不是灭佛。郭荣还是挺欢迎佛教的存在的,郭荣一向认为,佛教能鼓励人行善,好处非常大。但当时出现的一些情况,让郭荣不得不痛下狠手了。因为当时各州均报名,和尚都干些违法的勾当,因为当时的政策对于和尚没有什么约束,所以这些和尚认为法制整不了自己,就开始做恶。结果引发了连锁反应,老百姓一看这行不错,于是都自己剃度出家了。还有逃跑的士兵和犯罪的恶人全出家了,都藏在寺院里了,一时间也分不清谁是真和尚谁是假和尚了,全国各地的新建的寺院也越来越多。

  这郭荣痛下决心,必须得恢复以前的规章,把和尚给管制起来。实行了一些政策,什么政策呢?当时所有的寺院都必须皇帝下诏赐名号,没有赐名号的,全部关闭,真和尚都安排到准许保留的寺院里。男女如果想出家的,必须由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决定,如果是孤儿的,必须由同住的伯叔兄长决定,被批准了才可以出家。这家也并不是谁想出就出的。男的15岁以上的,必须能背一百页经文,或能读五百页经文。女的13岁以上的,必须能背七十页经文,或能能读三百页经文,然后到所在官府申请削发。如果有私自削发的,官府会勒令其还俗。同时,对容留的寺院给予惩罚。如果男女的父母或祖父母还活着的话,又没有其他的儿子服侍奉养,不允许出家。犯过罪的,背弃父母的,强盗等作奸犯科的人,都不允许出家,哪个寺院容留哪个寺院里的和尚全抓起来。

  这么一弄不要紧,全国各地都炸开了锅,行动结束一总结,全国保留寺院2694所,废除的寺院竟达到了30336所,全国合法的和尚尼姑一共61200人。
  在后周之前,不少的朝代都灭过佛。但是这郭荣看到了佛教对于稳定社会的好处,并没有灭,而是把佛教管制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要想像我们今人总比古人聪明,其实现在的一些政策都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我们只是摘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中国的历史文化牛就牛在这,想解决什么事情,完全可以找到历史上的参考。
  日期:2014-11-17 21:25:00
  大家要问郭荣是谁啊?在这里解释一下,郭荣就是柴荣,只不过是因为是郭威的养子,才改名姓郭。结果继位后,又恢复了原名柴荣。我们在这里统一就叫郭荣了。郭荣在位时,抓了一个道士,后来又把这个道士给放了。这个道士在道教历史上可谓是赫赫有名,他就是陈抟。
  陈抟在道教的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被后人称为“陈抟老祖“。陈抟一直隐居在华山,公元956年,郭荣听说陈抟有道士,挺厉害,就把陈抟召到了京城,结果在宫里一个多月就给放回华山了。郭荣找陈抟想干什么呢?那就是历代皇帝都逃脱不了的求仙梦。郭荣向陈抟询问飞升、黄白之术,也就是练仙丹求长生之术。这郭荣在年轻的时候根本不信这些,但与其他的皇帝一样,年老了想多活一些时间,就相信了,开始迷恋上炼仙丹。其实这郭荣难道不知道仙丹是根本没有的吗,他应该知道。在他之前,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被仙丹毒死的,但得这么看,人总是会有一些侥幸的心理,眼看着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总是想多活几天甚至长生不老。郭荣在宫里就向陈抟请教如何炼丹,但陈抟没有回答郭荣,陈传一想,如果这种风气一开,就会有大量的假方士混在郭荣身边,蛊惑皇帝,对于老百姓没有任何好处。陈传也劝周荣:“你当皇上应该以国民为念,怎么能专门去关注这黄白这事?”周荣也不是昏君,没有生气,反而因为陈抟直言,想让陈抟当谏议大夫,陈抟这边心早就飞回华册了,陈抟无意官场,最后郭荣放陈抟回华山了。而在其他的史书里,也有记载,说这郭荣召陈抟入朝,并不是想让他炼仙丹,是想询问治国之术。但这个说法不太可信,在郭荣之前,没有一个皇帝召道士入宫,是为了寻求治国之术的。

  这陈抟到底在历史上是什么人呢?历史上真实的陈抟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在五代到宋朝时,陈抟隐于华山,他比较擅长预测术、黄白术、飞升术,被后世术士推崇为宗师。《旧五代史·周书》和《宋书》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包括郭荣召见陈抟的记载。
  日期:2014-11-17 21:26:00
  陈抟字图南,安徽人。陈抟才四五岁时,在河边游戏玩耍,有一个青衣老婆婆出现,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年中,赴试进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抛弃尘世。据陈抟自己说,他曾经遇见孙君仿、鮪皮处士二人,他们道行高尚,对陈抟说:“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陈抟就前往栖居在那里。在那儿他服气辟谷修道二十多年,只是每天饮几杯酒而已。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居少华山石洞中。每当他睡觉时,多是一百多天不醒。

  周世宗周荣喜好道士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有人把陈抟的名上奏朝廷。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命令华州把陈抟送到朝廷,留陈抟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周世宗从容地向陈抟询问点化金银的法术,陈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应当以致力治国为念,怎么留意黄白方术这样的事情呢?”周世宗不责怪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辞谢接受这一职务。已经知道陈抟没有其他方术,周世宗周荣就放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诏令该州长官逢年过节慰问陈抟。但周荣一直挂念陈抟,958年,成州刺史朱宪向皇帝辞别赴任时,周世宗周荣命令他带五十匹帛、三十斤茶叶赐给陈抟。可见周荣对陈抟的情义之深。

  北周灭亡后,赵匡胤建立宋朝,这陈抟仍隐居在山里。后到了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时,陈抟来到宋朝进觐,赵光义对待他很优厚。公元984年,陈抟再次朝觐,赵光义更加以厚礼对待他,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利所干扰,这就是所谓的世外隐士。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他的年龄将近一百岁。陈抟自己说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与他交谈,很值得听一听。”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询问陈抟说:“先生修得玄妙静默修生养性的方法,可以教给别人吗?”陈抟回答说:“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时事没有什么用处,也不知道神仙点金化银黄白术的事情以及吐气养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方术可以传授。现在圣上龙颜伟秀俊异,具有出众的仪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致力于治理的时候。”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皇上。皇上对陈抟更加器重,下诏赐给陈抟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宫中,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皇上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放他回山。

  日期:2014-11-17 21:29:00
  陈抟活着的时候有种种神迹。他能预知人意,他的斋室中有大瓢挂在墙壁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陈抟马上知道他的意思,对贾休复说:“你来不是有其他事情,是想要我的大瓢而已。”陈抟叫侍者取瓢给贾休复。贾休复大为吃惊,认为陈抟是神仙。有个叫郭沆的人,小时候居住在华阴,曾夜宿云台观。陈抟半夜叫他赶快回家,郭沆犹疑不决;过了一会儿,陈抟又说:“你可以不回去了。”第二天,郭沆回到家中才知道,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好了。

  华阴有另外一个隐士叫李琪的,自己说他在唐代开元年间时任郎官,已经几百岁了,很少有人见到他;关西有一个隐逸之人吕洞宾具有剑术,也就是我们说的八仙之一,他一百多岁后像儿童的样子,步行轻快迅速,顷刻行走几百里,世人把他当作神仙。李琪、吕洞宾都几次来到陈抟的斋室中,人们都感到惊异。
  陈抟去世也比较神奇,有一天忽然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不久造室凿成,陈抟亲自写几百言作为奏表,奏表大略说:“我气数将尽,圣朝难以依恋,随后将在这个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后果然如期逝世,经过七天四肢身体还有余温。当时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洞口,经月不散。
  陈抟的名声大震是自从郭荣召他入宫后,而随后赵光义又召他入宫,更增加了他的神秘色彩。中国古代的道士众多,为什么陈抟会这么有名呢?原来很多人认为《无极图》、《太极图》、《先天图》等道教重要的图式都是陈抟创作的,宋代学者在这些图式基础上,把《周易》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陈抟奠定了这些图式的理论基础,所以经过数代,陈抟越传越神,才会这么有名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