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伏虎场上》
第3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课本上学“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那是抽象的,而现实生活中的阶级斗争,说来就来,同学们很快就见识到了。
  日期:2014-11-10 12:38:16
  @路过深渊  5楼 2014-11-10 12:16:53

  这文挺搞笑啊,而且很有地方特色,那种乡土味的幽默非常抓人,好久没回帖了,特地披上马甲来顶,希望楼主多多更新哈!
  -----------
  @何三刀 6楼 2014-11-10 12:28:31
  谢谢深渊,希望你能读得下去,俺就把你从深渊里拎上来!
  -----------
  3、徐乖法回来了

  徐乖法大号徐金宝,也是伏虎小学的一名在编老师,不过他是分在一所村小教书,不在镇上的完小。村小离完小可能有个十里八里路,但由于他的名气大,伏虎小学的师生没有不认识他的。
  说起徐乖法老师,故事比懒婆娘的裹脚布还长。我爹所知道的徐乖法老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的名号的来由。
  徐老师是本乡人,属于老三届,原来南充专区重点中学建兴中学的学生。按说建兴中学的毕业生,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偏偏徐老师读书时期正值文\革,“派性”和“武斗”都让他给赶上了,他是学生会的积极分子,跳的高,北上大串联有他,已经窜到北京去了;县里的武斗有他,在南部县日杂公司卖酱油的杜司令指挥下,他联合一伙人,把南充军分区的枪炮都搞出来了,真枪真炮地在伏虎八丈河与对立派打了一仗,双方死伤了三四十人,,他自己倒是毫发无伤。

  社会活动太多,读书就只是挂了个名,所以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没学到知识不奇怪,但他的基础知识也太差了点,差到离谱。

  简单说,文\革武斗后在派系头子的关照下,徐金宝当上了小学教师,分配到伏虎区一村小教书。一个秋日的午后,四川盆地的天气还比较热,社员们都习惯了午后要休息一阵,避一避毒辣辣的太阳。生产队出工时有人路过村小的操场(就是农民的晒坝),忍不住想去观摩一下子弟的学习情况,听到徐老师在给子弟上算术课,口口声声在给学生讲授“乘法”,但板书却是大大的“乖法”二字。该农民读过初小,穷尽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只记得中国古老的“四则运算”里有加减乘除,莫非徐老师写了错别字?此一发现不胫而走,“徐乖法”的名号传的比林彪的死讯还快,搞得伏虎完小的马校长专门找徐老师谈了一次话。以徐金宝的造反派个性,他是绝对不尿马校长这个臭老九的,但毕竟做贼心虚,他除了矢口否认之外,也就不了了之。

  一言以蔽之,“徐乖法”的名号从此就流传开了,很快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有人当面质疑,他脸都没红,自我解嘲说:“哎呀,我就是个教书匠,你天天挖地,还有锄头铲了青苗的时候,我天天写字,也免不了有写个别错别字的时候,说个球呀,哪个再说这些烂事,老子喊人把他屋头的猪儿弄去杀了!”
  那时耕牛属于农业社集体财产,公社社员真正值钱的私有财产只有自家的猪儿鸡儿,一般每户只有一两只,否则就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要从小养到大,一年出头不知要花费主妇多少心血。听说徐乖法放出如此狠话,谁不怕他是假的,个个质疑者都讪讪而去,不过转过身,传言却以更快的速度流传开去啦。
  徐乖法这次从北京回来,带来了党\中央的新精神,从而推动了伏虎场的阶级斗争新局面。
  话分两头,先说徐乖法与北京的关系。他一个村小教师,与首都北京有啥屁的关系?还别说,真有关系。他与伟大首都北京的关系,源于一个人。这个人曾是红四军的军官,当年徐向前的红四军为了与过雪山草地的中央红军会师,曾试图打通川北的通道,结果在伏虎场的一场大仗,以红军的失败而告终;这个骑马的红军军官,姓唐,不幸被民团乡丁给抓获了,被押解到了临近的三岔乡(解放后由南部县划归了盐亭县),关在戏台下,准备第二天处斩。

  那是1934年冬天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寒风有点刺骨,一伙看押人犯的乡丁很无聊,边喝酒边议论关押的这个“乌老二”(国民党对穿灰军装的红军的蔑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一个说:“骑着高头大马,起码也是个团总。”另一个家伙说:“管他是团总还是师长,反正明天赏钱下来,他就死球了。”

  人的造化有时候真是难以说清楚的,其中有一个小头目叫徐金生,他就是后来徐乖法的爹,不过那时徐乖法的娘在什么方位还没有确定;徐金生不知当晚是喝了几口刀子烧的原因,还是良心大发现,他突然连叹了两口气。众人不解,问其故。他非常伤感地说:“我看那个乌老二,不知前世作了啥子孽,才去当了乌老二。他的年龄与你我差不多,我们在这里喝酒,他明天却要上断头台。想起来人生真没球啥意思。”

  也许这是他内心的真话,大家听来都有些感同身受,众人不禁唏嘘了一番。另一个家伙道:“本来呢,虫子蚂蚁,尚且贪生怕死,可惜他是外乡人,又没球得钱,要是有两个烟酒钱,老子就放他一条生路。”立即就有人附和道:“就是就是。”
  徐金生家里本来是小地主,薄有家产,他听到这里,酒精上脑,就蹦了一句话:“兄弟伙莫要说几个烟酒钱,我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要你敢去把人放了,老子明天给你们每人两块大洋喝酒!”
  众人看他话说的爽快,就起哄道:“说的跟真的似的,明天又跟老子扯拐,借酒装疯搞忘了,空欢喜一场嗦。”徐乖法的爹年轻气盛,禁不住激将法的刺激,站到板凳上大喊:“哪个龟儿才日白扯谎!走,你们去放人,老子连夜回家取钱,今天哪个给老子拉稀摆带,就按袍哥的规矩三刀六眼,成都到华阳——现过现(县过县),走!”
  一看徐金生来了真的,一群人顿时哑了口,个个当了孙子,熊了,闷声不开腔啦。
  徐乖法他爹真是条汉子,当晚就亲自去把那姓唐的红军给放了,而且连夜跑回家,央求他爹给了十块大洋,把允诺的赏钱给大家兑现了。
  次日盐亭县里派人来监斩行刑,却只见几个乡丁晕死在地上,东倒西歪,哪里还有人犯的身影?泼了好几瓢冷水才把这几个家伙弄醒豁,都一口咬定遭武林高手点了穴道,人犯给劫走了!于是只好不了了之。(第3章未完待续)
  (声明:亲们,本书以后一律改为上午、晚上各更新半章)
  日期:2014-11-10 19:51:26
  时间一转眼到了全国解放,徐乖法的爷爷被划成恶霸地主,天天批斗、陪杀场,他爹徐金生也成了坏分子,随时都是管教和打击对象,土改工作组那些血气方刚的小青年,随时最喜欢拿徐金生练练拳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练起来真过瘾!然而有一天南部县政府收到了政务院的一封公函,要求查找一个叫徐金生的三岔乡乡丁,并将查找结果上报四川省政府。南部县将公函转给盐亭县,县里让三岔乡里一查就着,乡里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把徐金生给绑到盐亭县委了。据说在押解的路上,乡治安积极分子还多次打骂徐金生,威胁他这次死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