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
第46节

作者: 醉罢君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17 12:21:21
  《鼎立天下》
  别看刘虞十万大军旌旗猎猎,场面吓人,作为行家里手,公孙瓒看出这支军队打仗没有章法,明显缺乏军事训练。看来刘虞为了对付公孙瓒,临时拼凑起这么支军队,多数人估计是从平民百姓中招募来的,根本不懂战法。再看阵势,松松垮垮的,队伍不整齐,站得歪歪扭扭,毫无纪律可言。
  刘虞还发布一条命令:“不要多杀无辜,只杀公孙瓒一人。”并强调严禁放火,以免烧了平民的房屋。倘若这是一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严明的军队,秋毫无犯堪称正义之师,势必战斗力不可小视。但刘虞军队本就松松垮垮,又规定不能做这不能做那,军队需要的狼性没被激发出来,最后反倒成了负担。
  好,你刘虞仁慈不放火,我公孙瓒可要放了。
  论打仗,刘虞是外行,公孙瓒才是高手。
  你刘虞怕伤及无辜不放火,我公孙瓒才不管那么多呢。等到风向有利于自己时,公孙瓒派数百名壮士溜出城外,纵火焚烧刘虞兵营。这一把火,在风势的作用下,迅速蔓延开,刘虞兵营大乱。公孙瓒乘机引兵出战,大破刘虞。

  刘虞怎么也没想到,十万大军居然轻而易举地被击破了。他心灰意冷地回到蓟城,岂料公孙瓒得势不饶人,已杀到蓟城之下。
  蓟城内已是风声鹤唳,刘虞不敢恋战,拖着一帮官员,撤往居庸。很快,公孙瓒的追兵又到,猛攻三天。这一战,刘虞彻底输了,他与家人统统沦为阶下之囚。公孙瓒得意洋洋地把刘虞押回蓟城,此时的幽州,完全是他的地盘了。
  正当刘虞与公孙瓒大战时,远在长安城的朝廷还未得悉消息。
  朝廷对刘虞寄予厚望,因为在众诸侯中,他最忠于皇室。这时朝廷由李傕等一帮人把持,这些凉州将领的威望与才能都与董卓不能相比,因而希望刘虞能凭借巨大的威望节制关东诸将。朝廷派特使段训抵达幽州,打算授予刘虞掌管关东六州的特权。
  岂料段训到了蓟城,惊讶地发现刘虞已经成了阶下囚。
  段训的到来,正好给了公孙瓒借刀杀人的机会。
  他在朝廷特使面前大肆攻击刘虞,称他与袁绍勾结,密谋当皇帝。袁绍想立刘虞为皇帝,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对此刘虞态度明确,坚决拒绝。公孙瓒才不管这些,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逼迫段训以朝廷特使的身份,监斩刘虞。段训本来是前来为刘虞加官进爵,哪里想到最后竟成了监斩官。
  幽州牧刘虞就这样惨死在公孙瓒手中。

  刘虞之死,对朝廷乃是一大打击。
  朝廷借助刘虞以削平地方军阀的努力泡汤,在州一级的大员里,再没有像刘虞这样忠于朝廷的人了。公孙瓒杀了刘虞后,据夺幽州,表面上看是春风得意,事实上这是他由盛而衰的开始。刘虞任幽州牧期间,政绩卓著,深得士人百姓的拥戴,是少有的好官。可惜的是,他长于行政,拙于军事,在乱世中终究无法保全自己,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日期:2014-11-18 22:46:02
  《鼎立天下》

  二、“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袁绍与公孙瓒争得不可开交时,曹操不失时宜地拓展自己的实力。
  占据兖州是曹操事业的新起点,他终于有了稳固的地盘,也有了与群雄叫板的实力。黄巾军仍是一大威胁,来自青州的黄巾军几乎成了一个流动的部落,除了三十万战士外,还有上百万的随军家属。
  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这支百万流动大军,史书几乎没有提及首领的名字,难道他们彻底消灭了等级差别,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或者他们仅仅只是一群漫无目的的流浪者,四处漂泊的唯一理由,只是为了混碗饭吃?我宁愿认为是后者,这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他们被冠以黄巾军之名,但我十分怀疑与张角教主的“太平道”有什么关系,顶多是模仿教徒头裹黄巾,以便在战场上辨认敌我。

  一百多万人口,即使放到今天也绝非小数目,何况是人口远逊于现在的东汉。尽管从人数上看颇为吓人,但连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也没有,可想而知绝不可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黄巾军的破坏力是显而易见的,每到一个地方,势必要吃光当地的粮食,而后再寻找下一个觅食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黄巾军的战斗力与战士数量根本不成正比。三十万黄巾军围攻公孙瓒的两万人马,竟然死亡与被俘的人数超过十二万,这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这一点,曹操看明白了。
  他决意要荡平这支东流西窜的流民,否则兖州永无宁日。
  曹操一路追击,一直追到济北。对于这场追击战,史书只写下寥寥数字,没有过程,只有结果。结果是黄巾军全体向曹操投降,包括三十万战士与一百万家属。看上去这是伟大的胜利,如何史书却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呢?
  最接近真相的解释只有一个:这一百多万人根本没有抵抗,因为他们饥肠辘辘,步履蹒跚,或许连举起武器的力气也没有。他们没有高远的理想,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他们只是想吃饭,只是想在乱世苟且生存,只是想维持作为人的最基本需求。我想,他们不是败在曹操的刀枪之下,而是被他的政治宣传口号轻而易举收降了。
  曹操鼓吹哪些政治宣传口号,我们不得而知,有一点是肯定的:他要给这些流民一个生存空间。
  一百万人是要吃饭的,曹操要怎么办呢?
  治中从事毛玠提出一个建议,我们且来看看:“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皇上流亡在外,百姓荒废了产业,因饥荒而背井离乡。官府没有一年的储备,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种局面难以持久。奉行仁义,军队才能取胜;拥有财源,才能巩固地位。于今之计,当尊奉天子以号令不臣服之人,发展耕作种植,才能储备军资。若是这样做,则霸王之业可成。”
  毛玠的建议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政治上,应该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二是经济上,要“修耕植以畜军资”。
  这两个建议,曹操统统接受。

  我们再回到收降黄巾军一事上,何以曹操能够给百万流民一个生存空间呢?这跟他的经济政策有关。要干大事,不是整天喊打喊杀,而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曹操急需发展农业生产的时候,百万流民,岂不正是劳动力么?对百万流民来说,若非兵荒马乱,谁愿意过蝗虫般的生活呢?如今曹操允诺让他们有田地可耕,有饭吃,这不正是他们想要的么?
  这就是双赢。
  收降百万黄巾流民,曹操不仅得到大量的劳力,还从中挑选一批强壮的汉子,组建一支军队,这些人来自青州,故号称“青州军”。
  既解决了兵患,又得以发展生产,一举而两得,曹操真不是普通的军阀,我们应称他为“政治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