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20 18:13:41
81
王员外跟我一干而尽,站在一旁的欢儿给我俩满上。
“这个顾知县让我们好好谋划一下,然后写成文书交给他。我想了一下,这些岗也没什么特点,有的不过是以姓为名,最好给每个岗都改个有讲说的名字,这样说起来也有个说头,想起来也算是有些含义。”
“这想法很好,我觉得王员外就很有文化,一般人也没这想法。其实有些地方还是曾经很有文化的,只不过断代了,也便没了文化!”
“你说这牛岗改叫什么名字好呢?”
“卧牛岗。”
我随口说道。
王员外端着杯,歪着头想了想:“我觉得奔牛岗是不是更好些。”
“一般来说牛吃饱了喝足了就卧下了,这样的牛非常温顺老实,寓意安定淳朴和谐,将来卧牛岗不仅民风好而且还能出一些大官的。在卧牛岗塑一头卧着的巨牛即可。”
王员外点点头,“没想到牛将军还懂些风水啊?”
“我也是胡乱翻过《周易》,略知一二。”
“在这世上混,专一门精一门固然好,博学多才更是难得啊,我一看就知牛将军非等闲之辈。”
我听了心里很是高兴,嘴上却谦虚道:“哪里哪里,还要向员外多请教。”
“那龙岗是不是就叫卧龙岗,一说卧龙岗就想起诸葛亮了。”
“勿用。一个卧即可,不能再卧,我发现龙岗接水,似龙头探水,不如就叫抬头岗,将龙隐起来,潜龙勿用,便是隐的意思。”
“甚好甚好!”
王员外拍起了巴掌。
“那杜岗叫什么名字啊?”
我也有些兴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道:“大杜岗。”
“这个听起来俗些。”
“大俗即大雅。何为大,天为大,大加一横也就成了天了。飞龙在天,就是要在大杜岗飞起来。王员外可听说过大杜小杜吗?”
王员外摇头。
“大杜就是杜甫,小杜就是杜牧。”
“杜甫我是知道的,就是唐朝那个最愁眉苦脸的。”
“所以这个大杜也可以指杜甫。”
“可杜甫不是我们这里的人啊?”
“这不要紧,可以说杜甫和李白一起来到大杜村看大肚佛,这大肚佛其实就是一座山,远看似佛,近看似山。这李杜皆在石壁上各写一首诗,叫作《观大杜佛》。杜甫写的是‘风清天高李杜来,登台各在浮云外。远看似佛不是佛,大肚能容天下怪。”
“那李白写的什么?”
“我本天上一游仙,大肚面前我自惭。小杜题诗在前头,他在人间我归天。题完诗这李白便一走了之,这杜甫留恋这佳境,便留下来和一个女子双宿双栖,多日不归。等杜甫离去之后,这女子肚子就大了,十月怀胎,竟生出一个好不伶俐的儿子。这女子常常登在一块大石头上抱子而望,却是迟迟不见杜哥再来。儿子能跑着玩了,这女子依然立石而望。也是一日凑巧,那石竟是滚将下去,女子摔下了坡,摔了个凄凄惨惨。这儿子虽还姓杜,却成了百家子,后来还做了官,娶了三妻四妾,生了不少子女。这儿子虽做了官,却不让子孙做官,回了大杜村世代为民。”
日期:2013-07-12 20:27:29
序
一杯薄酒,两行清泪,山前有路人未归。望南北,雁单飞。伤心南宋忠与贼,青楼粪土都做了灰。山,依旧美,人,早已醉。
2003年岁首,妻回娘家,吾随往。读初中之时,吾同学少年曾过于此。此为小山庄,曰“西台”。初,有四十户人家,依山而居。今,多户人家迁移,留者不足十户。
妻曰:“吾村一山崖有字,刻于解放前。”吾问岳父,岳父曰:“刻于嘉庆。”吾欲追根究底,便携妻上山。
山上松柏青,鸟儿鸣,实为人间佳境。吾与妻踩雪而上,见大青石,常驻足而歇,不时嘻笑。
近山顶处,果有一字崖。崖不高,约两米,平整如碑。中间天然一分为二,左右皆有字。左为一正文,方一平米,记字约二百余,字极其工整,小楷,为官方所刻。右亦有一平米,记字约一百余,字草,为民间所刻。字皆为阴文,皆模糊不清。只有正文中“保定府易州”几字最为清晰。同妻猜测许久,文中有“嘉靖”字样,而非“嘉庆”。嘉靖为明世宗年号。嘉靖元年为1628年,据此推测该文距今近500年。另一文有“崇祯年四月初一日立”的字样,距今也有400来年。
有山柱挺于天,奇之。登山顶,此处低,如驼峰,乃一平整大石,方二十多平米。石上图案妙极,似脚印。山对面亦有人家。登于此,吾欲喊:“我爱卿!”“卿”似妻非妻。竟不知为谁。
妻曰:“山顶上曾有一断碑。”
返时复看字崖,崖旁一石泛微光,呈五彩,一晃即逝。吾近之,用力一掀,石翻至一旁,一洞呈于前。吾欲钻而进,妻力阻。
返家取烛,岳父携我秉烛而进。洞渐宽大。一石羊蹲于一旁,吾触之,纹丝未动。洞内一**,穴内一铜匣,吾与岳父甚喜,以获至宝。速开匣,唯有一古书,名曰《醉太平》,作者名为易州乐乐生。
岳父不悦:“书有何用?”
吾未语。
又搜寻一番,未有他物。
出洞,妻见铜匣甚喜,紧抱于怀。
岳父曰:“洞内必有奇珍,今日事勿与外人道也。”
吾与岳父速盖其石,掩土而去。
吾翻书而悦,其语半文半白,虽非奇书,却亦有趣味。
又几日,吾与岳父欲进洞再查,此处已然坍塌。
岳父长叹:“此天意也,不可违。”
十年如一梦,父母已去,儿女绕膝,生活困窘,度日维艰,欲卖铜匣以获薄金,妻力阻。
欲卖书,妻曰:“尚可。只是今书多如牛毛,此书如何脱颖而出?”
妻又曰:“不如原本暂留家中,勿示人,汝先以今文译古书,发于网上,投石问路,或有识者可得薄金度日,若无识者仅当玩乐而已。欺世盗名,吃古人饭毕竟已是常事。”
妻之见识,吾甚佩服,谨遵之。今发于此,终改古书名为《猎美南宋》,盗取了易州笑笑生之名。若阅之快哉,可念吾一小功,若读之不悦,皆笑笑生之责也。
妻又曰:“古,吾村之山有尼姑庵,烧香者众,车马川流。”
吾叹曰:“世变境迁,多少美酒与清泪,多少荣辱与悲欢,皆会烟消云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