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07 17:15:51
第十四章 母亲
带着妹妹少兰回到家中之后,父亲还没归屋,不知道又到哪里喝闷酒去了,弟弟坐在沙发上泡着麦片、啃着饼干,吃得正香。
少文问道:“妈妈呢?”少武的嘴巴里被饼干塞得满满的,用手指了指里屋。
少文走进去一看,妈妈和衣躺在床上,又像之前一样生气了不做饭也不吃饭。妈妈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少文和少兰劝了两句也就不再劝,两人来到厨房生火做饭。
厨房里面食材还是相当丰盛的,鸡、鸭、鱼、肉、白菜、萝卜……应有尽有,不过那些太过复杂的少文和少兰也不太会弄,妹妹用辣椒做了个小炒肉,少文煎了几个鸡蛋,把已经冰冷的饭放入其中,炒了一锅蛋炒饭,炒了个豆芽菜,最后开了个紫菜肉末汤,弄出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晚餐。
江少文用一只大海碗盛了一碗蛋炒饭,上面夹了些小炒肉和豆芽菜,送到里屋去给妈妈吃。妈妈依然不肯吃饭,抽泣着说道:“我不吃,饿死算了,江忠信那个没良心的,他下得了手,我一天到晚累死累活,为他江家做牛做马……”又絮絮叨叨地投诉起父亲的不是来。
江少文明白妈妈的意思,是想要他去找爸爸回来,让爸爸给妈妈道歉,重归于好。从小到大,先是爸爸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或者是什么事情心情不好,回到家中吵架,打架。然后是妈妈赌气不吃饭,不干家务。最后是少文劝妈妈吃饭,找爸爸回来,劝和,让他们有个台阶下。爸爸保证以后再也不乱发脾气、不打老婆孩子了,但是过上一段时间依然故我。
这样固定的套路都演过无数次了,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循环一轮。江少文都已经习惯了自己扮演的角色——垃圾桶兼和事佬。但是今天他在拦河坝上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实在没心情听妈妈翻来覆去的哭诉,他把海碗往床头柜子上一放,走了出去,盛了一碗饭,跟弟弟、妹妹吃了起来。
兄妹三人吃完了,妹妹少兰起身收拾,准备洗碗,江少文对着妹妹使了个眼色,让他去劝妈妈吃饭。他接过妹妹的抹布,收拾餐桌,洗碗。弟弟少武吃了一小碗饭后蹦蹦跳跳地跑到客厅中看电视《西游记》去了。
日期:2015-10-07 17:18:08
洗完碗之后,江少文感到身子十分疲倦,右手的伤口肿得老高,火辣辣地痛,于是早早就在床上躺下来休息。但是头脑却十分兴奋和清醒,久久无法入睡。隔壁房间中妈妈就像一个怨妇一样在喋喋不休地对着女儿少兰诉说,尖亢的声音就像夏日的蚊虫一样在耳朵边嗡嗡叫个不停,直往脑袋里钻,挥之不去。
在江少文的印象中,妈妈一直是乐观、开朗、美丽、善良的,啥时候变成了一个院子里大妈一样唠唠不休的怨妇呢?这个学期?一年前,还是三五年前呢?江少文陷入了回忆之中……
妈妈叫做刘腊梅,也许是名字中带着一个梅字吧,她的这一生运气都不太好。当初上初中考中专,已经被广州军区医护学校录取,但是政审时因为有海外关系被刷下来;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不错,在县一中虽然不是数一数二,但是也是名列前茅在第一方阵之列,不说上重点大学,靠上大学跳出农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恰恰是66届高中毕业生,正要准备考大学,文化***爆发了,成为老三届高中生的一员,只得回家乡去修理地球,成为乡下一名民办代课老师。
妈妈的不幸,虽然说是时代的原因,但是很大一部分也跟出身有关。追根溯源,还是要归因到她的母亲、江少文的外婆身上。
外婆是一个传奇。她名叫崔世秀,是春江镇上的世家大族崔家的小女儿。不过是偏房所出,而她的母亲由于生了多个女儿却没生儿子,因此把外婆送给了外公家做童养媳。
外公姓刘,住在春江镇黑龙潭村,门前有一口大塘,深不见底,据说跟春江河相通,曾经有一条黑龙兴风作浪被许仙人降服在此。在解放前,外公家和黑龙潭附近的人家都是替崔家养驮马和耕牛的。
江少文小时候在外公家过年的时候,在村庄里看到一排排的牛棚,里面养着一只只大牯牛和母牛、小牛。冬天,牛都呆在牛棚里,悠闲地吃着草,大多数牛的性子都很温顺,你就是用手去摸他的角都不生气,依然缓缓地咀嚼干草;不过有的牯牛很凶,不是熟悉的人一进牛棚就用大大的牛眼盯着你,随时准备站起来用角顶你。而驮马倒是很少见,可能由于拖拉机和汽车的使用,渐渐被淘汰了。
日期:2015-10-07 17:22:14
外婆说是给外公做童养媳,但是由于是主家的女儿,外公全家上下都把她当做公主一样供着,家中无论大小事情都顺着她。婚后,也是外婆当家做主,说一不二。
土改来了,崔老太爷被批斗致死,外婆的大哥是国军退役军官,差点也被镇反枪毙,后捡回一条命,送到西北劳改了二十年,改革开放后才被放回来;二哥在念大学时跟随进步学生投了延安,却也是音信全无,不知死活,也是改革开放后才返乡,原来老二成了抗日军政大学、后来的人民大学教员,在文丨革丨期间同样因为出身被斗得死去活来;三哥跟随大哥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热潮中从军,牺牲在抗日前线,尸骨都留在异乡;老四、老五兄弟俩机灵些,解放前夕见势不妙,溜到台湾、香港去了,躲过一难。外婆那些出嫁的姐姐、妹妹们也一个个受到了牵连,下场甚惨,有一位没出阁的甚至被迫嫁给了春江镇上四十多岁的老鳏夫李木匠。
死的死,逃的逃、抓的抓,一个硕大的家族就此分崩离析。就连老地主、地主婆的丧事,最后都是由外婆一手操办的,生前他们把外婆送给下人做童养媳,最后却只有这个弃女为他们养老送终,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外公是一位性情温和、与世无争的老好人。他念个二年私塾,初通文墨,做了黑龙潭大队的会计,外公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留给江少文的印象就是捧着一本线状古书在冬日的阳光下,嘴唇一张一合默默地念诵。
家庭中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是外婆一手张罗。她的性格很上进、要强、乐观。外婆有四个孩子,二男二女,江少文的妈妈刘腊梅是大女儿。家中再苦再累,外婆也供了四个孩子上了高中,哪怕是在文丨革丨中学校里面停课闹革命,她也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自学成才。所以恢复高考后,除了顶职的小舅舅,江少文的姨妈、大舅舅、妈妈都重新考取了大学,一个个都在城市里面安了家,让人不得不佩服外婆当年的远见。
日期:2015-10-07 17:24:0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