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悲风——后主李煜传》
第16节

作者: 萧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20 16:55:44
  (续:)
  金陵城西石头山,临长江劈面而立;江水曾经紧贴山脚流淌,经大浪淘沙,渐渐在山崖下方沉积出一遍浅滩,上面芦苇飘荡。尽管有这浅滩,石头山依旧是金陵城的天然城墙,但山上依旧修建有金陵城的西墙垣。在此山上临江而立,可见滚滚长江东流水,江心白鹭洲萋萋芳草;金陵名刹兴教寺,就位于石头山的后岭深谷中,这时烟火缭绕,一遍梵唱声。
  皇帝徐诰正从佛殿中走出来,众大臣在殿外齐刷刷行礼,徐诰叹道:哭,哭,没个止境,又逢连年天灾,哪是个头啊?
  孙晟言:陛下别着急,灾年之后,定是丰年,一切都会过去的。
  徐玠言:这是否说明,大齐江山还有未了之事?
  李德诚言:陛下……老臣以为,既已禅代,金陵已辟为皇城,江都是否该取消东都的地位了?杨溥仍旧在江都住着,他所呆的地方是曾经的皇宫,既然天下已经是大齐的了,哪还能让这外姓人一直占着?
  徐诰言:这个不妥吧,杨溥连整个东吴江山都让出来了,朕岂能让他连栖身地也收了去?
  李德诚言:陛下,凡宫室者,均为境内独一无二之吉宅;杨溥已是废帝,自然不能再安居帝王吉宅,不然就叫僭越;最近朝廷诸事不顺,只怕就缘于此。老臣在此恳请皇上,将让皇徙居别邸,以正朝纲,大齐福祚永享。

  徐玠言:老臣也这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陛下应该依照曹魏及司马氏旧例,令让皇将东都腾出来。
  皇帝言:魏晋旧例,朕不想沿用;让皇依照尧舜故事禅位于朕,朕岂可学曹丕和司马昭?
  徐景通言:父皇,也许诸位大人说得没错;您听听,六儿这么个哭法,只怕就是一个预兆。父皇宁可防微杜渐,也要为徐家的江山社稷做周祥考虑啊。
  江山社稷,本来就不姓徐。有人轻轻冒出这么一句话,却如晴天霹雳,吓得百官颤栗。
  孙晟言:谁,是谁?敢如此妄言?
  皇帝寻声看去,众大臣纷纷避开他如炬的目光,这目光最终落在一人身上,这人身体正如筛糠一般发抖。徐诰一声大吼:宋齐丘,怎么又是你?既然你从来就不希望朕做皇帝,那么,以前一路附佐朕,到底心存什么目的?
  宋齐丘抖索着说:回陛下,老臣鞠躬尽瘁,辅佐皇上至今,岂是不愿陛下为皇帝?

  李德诚言:说得冠冕堂皇,辅佐皇上至今?在这多事之秋,顺口说出,绝对就是你的肺腑之言。你宋齐丘明里暗里,都包藏祸心,如今天日昭昭,且有佛殿里的菩萨见证,你还有什么可说的?陛下,将这厮收押了吧?
  皇帝言:事已至此,宋齐丘,朕容你做最后辩解?
  宋齐丘言:为臣只是说,江山社稷,毋需姓徐。
  徐玠言:混蛋!你这么说又有什么两样?
  宋齐丘言:江山原归吴朝,属杨……

  周宗言:悖逆狂徒,还不知悔改?
  宋齐丘言:但时序代谢,江山易手;陛下如今坐了江山,为江淮所望,万众景仰……可是,陛下自幼是投奔了太祖武皇的……
  皇帝言:依你的意思,皇位不该朕来继承?而应该是义父的血亲子嗣……知证、知谔,皇位可是你们的?你们谁该来作这皇帝?谁愿做你们拿了去。
  徐知证、徐知谔见众人都转过头来瞪着他们,即刻双双跪倒:皇兄,天地可鉴,我们绝没丝毫觊觎之念……宋齐丘,你这王八,自己悖逆也就罢了,还要拉上别人替你背黑锅吗?
  宋齐丘言:二位王爷莫误会卑职之意,陛下,微臣的意思是,皇上投奔武皇之前,本来姓李……
  皇帝言:放肆!混账!无耻之尤!宋齐丘,朕真是对你看走了眼,原来你是如此悖逆;义父待我恩重如山,我随义父姓徐,天经地义。你一个外姓人,何以如此多事?

  宋齐丘言:武皇对皇上有恩,这个不假;皇上对徐家有义,这个也不假;一个人的投胎之处,这个更假不了……臣的意思,是皇上姓李,为大唐国姓,皇上定是大唐皇室之后;不管东吴,还是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都是从大唐分裂而来,割据的都是大唐江山。河东节度使李存勖赶走朱梁之后,光复了大唐河山,但好景不长,去年又被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人送人情,又窃走了大唐江山;而皇上本来姓李,应该在诸侯中最有号召力;若能匡复李唐江山,才能让诸侯臣服,天下归心!

  这时,宣徽使陈觉从人群中走出来,跟着宋齐丘跪奏:皇上,微臣也觉得左丞相所言有理;光复大唐,一统江山,是李氏之责,天将降大任于陛下也!
  皇帝怒斥:哪来的混账,容得了你这鼠辈说话?陈觉,我让你这厮辅佐景迁,原盼他能成为栋梁之材,哪料到你原来向他灌输的是这等悖逆之论,难怪他早死?拉下去,给朕砍了他。
  吴王景通慌忙上前跪奏:父皇息怒,陈大人这也是为大齐社稷着想,听与不听,全由父皇惦量。二弟景迁命薄,怨不得陈使郎,父皇一向仁义治国,岂能为这区区小事要了陈大人的性命?
  皇帝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左右,拖下去打他二十大板,记着,别打轻了。
  (本节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