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
第26节

作者: 红尘闲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在这个时候,不了情酒吧的店长追了过来,拍着胖子的肩膀说:“胖子,胖子,老板叫你回去呢。”
  “叫我干什么?”胖子用衣袖抹了抹眼睛,慌张又警惕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叫胖子?”
  日期:2014-02-21 23:58:55
  第一章 第二节 偶遇还是重逢(二十一)
  “老板说,你是个大孝子,他很欣赏你。他要在中心店给你安排一份工作,让你在安心地完成学业的同时为父母和姐姐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店长笑着说,“你本来就胖嘛,我想不起你的名字,只能喊你胖子了。还不快点回去谢谢老板!”
  就这样,胖子到了不了情酒吧的中心店,成了店中唯一一个机动岗位的员工。胖子勤快、肯吃苦、不怕脏、不怕累,从扫地、拖地、擦拭桌椅到洗刷杯碗盘碟、择洗果蔬,没有他忙不到的地方。胖子性情温和,待人友善,只要同事请他帮忙,不论是分内的事还是分外的事,他都乐意为之。不到半年的时间,胖子靠踏踏实实的苦干赢得了同事们的好评,也得到了公司的嘉奖。
  在新年庆典上,老板亲自宣布了公司破格给胖子加薪的决定并向他承诺,只要他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只要不了情还在,他就可以在这里一直做到大学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如果他真地博士毕业了,哪怕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不了情做了,哪怕不了情已经不存在了,老板也要送给他一份礼物。老板又号召全体员工向胖子学习,要努力工作,也要敢于用心地构想未来。老板说,如果有一天谁有什么想法了,不论是对公司发展有益的还是对个人发展有益的,都可以向公司申报并申请援助。公司会对员工申报的提案进行审慎的论证,如果方案确实可行,公司愿意和员工一起再创佳绩。

  后来胖子才知道,老板的父亲是一位经历坎坷却又自强不息的人。他原本是工程师,在同龄人中也算是知识分子。八十年代初期,他所在的国企由于管理不善濒临破产,上班的职工因为拿不到工资而怨声载道,下岗的职工因为无路可走而人心惶惶,好多干部却在这个时候发了横财。他看不惯那些干部自私自利的行为,又自知没有力挽狂澜的功力,一气之下主动向单位提出停薪留职的请求,义无反顾地下了“海”。他先后带着一些同事开过早餐馆、包子铺,组建了下岗工人三轮车队。他还带领一些胆子稍微大一点的下岗工人集资租店面,他和两位工人代表一起从广州背回了时装、旅游鞋、布料等,开起了个体时装店。

  那个时候,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大救星和大善人。因为不论做哪一行,生意不好的时候,谁要是后悔了想退股,他从不阻拦,也从不克扣股金;当生意红火起来后,他又主动提出退股,让大家自主经营。可是,待他们的个体时装店红火起来后,他不但没有提出退股,反而向大家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提议。也就是这个提议,让他备受非议,也备受煎熬。
  他的提议是,在继续经营时装店的同时,再拿出一些红利,大家一起办一所服装裁剪和缝纫学校。他负责到上海去请一两位服装厂退休的老师傅,聘请他们来当服装学校的老师。他的理论依据是,从广州、深圳那边进货,从利润空间来看,进布料要比进成品的利润大得多。从款式和型号来看,广州深圳那边的服装尺码偏小,只能满足一部分心城人的需求。所以,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先办一所服装设计、裁剪、缝纫学校,培养出一批技术工人,然后再单独开一个专门经营布料的商店,在卖布料的同时代料加工服装。

  这个时候,矛盾产生了。有些人说他好大喜功,为了名利不惜牺牲大家的劳动所得;有人说他野心勃勃,梦想成为伟大的人物;有人说他人心不足蛇吞象,迟早要摔大跟头。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纷纷提出退股,要求把摊位承包给个人,自己经营自己的。他极力向人们解释办服装裁剪学校的必要性,向人们保证大家不但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还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自食其力,摆脱因下岗而陷入的经济困难。无奈,在历经了半年之后,他的劝说毫无成效,最终只能“分家”。“分家”后,只有三两个人愿意投入退出来的全部股金,和他一起办学校,待将来赚了钱之后再一起开一个布料专卖商店。

  他仔细算了一下,以他和这几位支持者的财力,根本就无法完成他预想中的事业。后来,他谢绝了那几位支持者,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写了份可行性报告,把这个提议贡献给了市里。没多久,市里以劳动局的名誉开办了服装设计学校,公开对外招收学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师和技术工人;又以商业局的名誉开起了一个个体鞋服商城,向下岗职工提供了上千个摊位。这两个提议,不但为不少下岗职工创造了再就业的机会,也推动了整个心城改革的步伐,促进了心城经济的发展。

  那之后,他病了数年。直到身体康复之后,他创办了不了情酒吧。创办酒吧时,他只是想提供一个优雅的地方,偶尔和老同学、老同事聚聚,也可以丰富一下年轻人的业余生活,免得他们拎着录音机满大街惹事。不曾想,酒吧开业后,生意红火得出乎了他的意料。几年的时间,他先后在心城的每一个区都开了分店。直到八十年代末期,他又开起了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酒店。那之后,他每年都要拿出一笔资金,资助偏远地区的学生们,有时还会接一些学生到心城浏览和参观,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理想。

  他的生命中有一个永远也无法化解的遗恨。有一次,他带着人们去广州进货,他十五岁的大儿子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他们。他的妻子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精神恍惚了许多年。后来,由于种种因缘,他收养了妻子一个远房亲戚的邻居的遗孤。
  他的妻子康复后,对小儿子和收养的女儿分外疼爱,生怕他们受到委屈,生怕他们像他们的大哥一样遭遇不测。整天把他们捧在手里,不许他批评孩子们半句。结果,这两个孩子被宠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难以管教。直到两个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后,他先后送他们到边远地区去支教,去历练自己。两个孩子在支教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了贫困地区人们生活的艰苦,亲眼看到了那些衣不蔽体的孩子为了求学忍饥挨饿的样子,这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内心,使得他们脱胎换骨。现在,他们的小儿子去年从云南回来后,接管了酒吧的事务,他们的女儿还在云南支教。

  在近乎绝望的时候,得到了老板的特别照顾,胖子觉得自己很幸运。让胖子觉得更幸运的是,在不了情做工的日子里,注意到了经常来这里读书、写字、品酒的我。让胖子觉得更更幸运的是,学生会主席难为我,想让我给他腾出座位时,他刚好就在现场。
  后来,我一本正经地问过胖子,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有勇气和我一起抵制学生会主席的“特权”行为?胖子双手揉着头发,咧着嘴巴笑,不好意思地说:“借了你的勇气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