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二部 中原大战 公元197——207年》
第54节

作者: 宿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24 09:42:27
  袁曹交锋,打了两仗,袁绍的两位名将就都挂了。原本气势如虹的袁军,士气开始下降。
  袁绍打了败仗,但实力尚存。曹操打了胜仗,但局势依旧严峻。只有刘备这边风景独好。他的好兄弟关羽回来了。
  《三国演义》把斩颜良诛文丑的功劳都记在了关羽的账上,这是不对滴。因为后者是被无名英雄,但不管怎么说,关羽解围有功,曹操自然不能亏待有功将士,关羽随后被封汉寿亭侯,至于奖金那就不必说了。升官发财的关羽却不为所动,毅然抛弃所有的一切,策马狂奔,北上去投奔自己的哥哥刘备去了。关羽逃走,曹军发现了想追,曹操却摇了摇头:“各为其主,放他去吧。”
  《三国演义》为了树立关老爷的光辉高大的正面形象,特意安排关羽带着两个嫂子,长途旅行,放着近路不走,偏走远路,还过五关斩六将。编出一大串故事来欺骗读者的感情,事实上,关羽的回归就是直接北上,没有这些个婆婆妈妈。刘备对关羽的回归,自然喜出望外,但袁绍对这个斩杀自己爱将的关老爷是个什么态度就不好说了。

  日期:2014-11-26 09:51:18
  还在关羽之前,刘备就收获了另一员大将——赵云。赵云曾是公孙瓒的部将,刘备帮着公孙瓒打袁绍的时候,赵云被借调到刘备那里,之后,战事结束,赵云就离开了刘备,回到送公孙瓒那,赵云见公孙瓒也是个不成器的家伙,不久就辞官回乡。刘备北上到邺城投奔袁绍,赵云听说刘备回来了,喜出望外,主动登门拜访,故人相见,畅叙离别之情,哥俩白天一块吃晚上一块睡。刘备就说,兄弟,别走了,跟着哥干吧。赵云同意了,留了下来。

  赵云是冀州常山郡人,长期在北方带兵打仗,善于指挥骑兵。在公孙瓒那里,赵云就是骑兵军官,到了刘备这,依然干老本行。北方的骑兵向来横行天下,公孙瓒的骑兵也是相当有战斗力,白马义从的攻击力那可不是盖的,赵云身为公孙瓒的骑兵主将,那更是骑兵战的专家。
  赵云来了之后,很快就适应了角色,毕竟就是干这个的,但赵云很快发现,自己的手下没兵。刘备这时手下也就剩下千把号人了,大部分是步兵。赵云跟刘备商量就地招兵买马。
  但既然在人家的地盘上,就算是招兵也不能过于招摇。赵云利用自己以前的人脉,联系自己的旧部,经过几个月的奔波,终于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骑兵,虽说人不多,但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战斗骨干。赵云可是舍不得把这些人当大兵用,这些人是起家的资本,全是储备干部。只要出去,以这个班底可以迅速扩大。
  这些人对外就说是刘左将军的部曲,因为一切都是暗箱操作,秘密进行,袁绍也不知道。
  日期:2014-11-27 12:15:44

  相持阶段的大后方
  白马延津之战后,战场上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平静。从建安五年七月开始,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表面上的平静之下,暗潮汹涌,
  曹操派人到北方联系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阎柔在袁绍的后院活动。
  袁绍也不示弱,在这方面袁绍比曹操可有优势。袁绍的老家汝南属于豫州,此刻是曹操的地盘,曹操虽然名义上占据豫州,但地方的宗族武装很多人对曹操并不看好,持观望态度。这些人更看好袁绍。袁氏家族的门生故吏还有很多在曹操的统治区。这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
  袁绍打起了汝南的主意。对袁绍的这手,曹操早有准备,也做了相应的部署。曹操派也是宗族武装首领出身的大将李通坐镇汝南。
  李通(公元168年-209年),字文达,小字万亿。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人。
  李通家族在长江淮河之间的汝南一带很有势力,天下大乱,各地的宗族武装纷纷起兵,李通自然也参合进来,在郎陵也拉起一支队伍。李通在地方扩张兼并,对地方的士大夫则收买拉拢,属于地方势力派。
  曹操在许县重建朝廷,李通带头归附,受到曹操的赏识,被任命为振威中郎将,屯兵汝南。此后,曹操南征张绣,一度失利,李通听说后,火速带领自己的宗族武装增援,打退张绣,立下大功,正是这一站,李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心,也赢得了曹操对李通和他的宗族武装的信任。
  战后,李通被晋升为裨将军,封建功侯。曹操又在汝南一带划出两个县,任命李通为阳安都尉,负责地方治安,主要的工作就是看住袁绍的这些不怎么安分的老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