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22 20:32:20
胡允初上调到公司后,人们又为养老金的事找到了刘松年。刘松年不愿为胡允初擦屁股,于是让人们去公司找他。一时间许多人把公司围了,吵着闹着找胡允初算账,吓得胡允初不敢上班,公司的办公秩序被搅得一塌糊涂。直到公司有人出面,答应由公司补缴养老金,人们这才平息下来。但公司只是口头答应,并未真正解决,事情便拖了下来,这便是胡允初所说的刘松年借任影的事整他。
李玉当然知道胡允初和任影的关系,确实有一些嗳昧。有一次,她因事去了任影办公室,却恰好碰到胡允初也在,两个人衣衫不整,表情尴尬。因为没有看见什么,所以她没往歪处想,只觉得怪怪的。此后不长时间,她与王青闲唠嗑,说到胡允初与任影关系不正常,便想起了那次巧遇,讲给王青听。王青提醒李玉多加小心,这种事谁碰上谁倒霉。
李玉不以为然,认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自己又没撞个正着,只要装糊涂,胡允初不会难为自己。但王青一个劲劝李玉当心,还煞有介事地提醒说,全厂只有两个女人没被胡允初碰过,一个是她本人,另一个就是李玉。正因为得不到,胡允初会想方设法整治李玉,何况她撞见了两个人的丑事。
果然,刚跟王青聊完没几天,胡允初就要把李玉调出财务科。他用的手腕是给李玉“升官”,给了她一个办公室主任的头衔,而且享受副厂级待遇。胡允初打算好了,先让李玉离开财务科,然后再让她下岗回家。人事安排胡允初说了就算,他什么时候说没必要设办公室主任了,李玉就可以卷铺盖回家了。胡允初的理由多得是,可以说厂子不景气,要减员增效。李玉也说不出什么,厂子减人是正常的,已经减了好几次了。李玉看透了胡允初的心思,便托当时在位的一位领导打了声招呼,才躲过了这一劫。这件事两个人都没有说破,只是心里清楚。
李玉总结过自己处境不佳的原因,认为除了不能与胡允初合作之外,还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个因素是偶然撞见了胡允初与任影的丑事,让他心生忌恨。要是没有那次巧遇,胡允初不会那么快就给自己“升官”。另一个因素就是王青说的,胡允初没有得到自己,所以对自己不感冒。如果他得到了,自己不可能是现在这样的处境,也不会给王玲珑留下后来居上的机会。李玉知道胡允初对自己有企图,只是没对人说起过。那是老科长退休之后,王玲珑还没有调来的时候,李玉与胡允初的关系还很融洽,没发生那么多不快。突然有一天,胡允初说要带李玉去南方出差,而且时间较长。李玉觉得不方便,而且南方没什么业务,多半是游玩,便以家里离不开为由推脱掉了,让胡允初带别人去。此后这件事却不了了之了,胡允初没有再提去南方出差的事,更没有带别的人去。
如今胡允初把任影的事搬了出来,还跟李玉的事牵扯在一起,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洗清自己,表明他与李玉的事无关。李玉应该记恨刘松年,是刘松年借她的手整他,跟上次利用任影的事整他一样。他也是受害者,而且尽了最大努力帮助李玉,要是李玉连他也告了,正中了刘松年圈套。还别说,胡允初说的真像那么回事,看上去颇能讲得通。他撒谎从来都是如此,比真的还像。他这是画了个圈让李玉转,让她转不明白。
李玉听明白了胡允初话中之意,气得脸都变色了。他云山雾罩地说了半天,只说刘松年不同意马书记和左副局长的意见,丝毫不提刘松年什么时候让自己上班,态度如何。这等于事情还没有解决,仍然维持在起点上,仿佛这几个人是听他说书来的,是听他表白如何帮自己忙的。
日期:2013-09-11 12:07:19
冯志也耐不住性子了,在胡允初没完没了地白话时打断了他。他一点没客气,直指问题的关键说:“胡经理,你还没说事情如何解决。今天我们坐在一起,主要是谈事情的处理结果,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问题的关键。这件事时间不短了,你也清楚整个过程。李玉是个女同志,安份守已,与世无争,没做过任何对不起刘松年的事,却换来这样一种结果,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不说你也知道,李玉在这件事上保持了最大克制,之所以如此,就是希望事情有个圆满结局,不至于双方都挺难堪。只要刘松年把事情纠正过来,李玉一定会做出让步,不再提这件事。我们来就是想听这个结果,否则不会参加这次见面。不知你怎么跟刘松年谈的,他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是这样,过两天厂子万书记会给李玉打电话,安排她上班。到时候李玉别客气,再问一下上班后干什么。要是还干原先的工作,那就没问题了。要是让去郊区分厂,就打电话告诉我,我再跟刘松年交涉。”胡允初迟疑着揭开了谜底。这等于说了个活络话,事情仍然没有解决。也表明他在电话里跟李玉说的都是瞎编的,是为了稳住她。
原来,胡允初第一次跟李玉通话后又去了一趟仪表厂,再次让刘松年把事情纠正过来。当时他综合各渠道得来的消息,认为事情要出麻烦,于是产生了恐慌,放弃了探听李玉底牌的打算。哪知道刘松年态度依旧,并且挖苦他说:“看来你真是官越升胆子越小了,李玉要是有材料,早就拿出来了,何必等到现在?事情都过去一个月了,也没见她咋的。她这是制造紧张空气,我偏不吃这一套,否则就不是我刘松年了。这么多年了,谁见她有这样那样的亲戚来着?那个叫冯志的是检察院的吗?就算是,检察院也不是她家开的,不能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还有,她真有个亲戚在市里开车吗?不是假的吧?”
“那你过了元旦给她打个电话,让她到郊区分厂上班。只有她去了郊区分厂,这件事才算完结。现在她在家休息,人们议论纷纷的,说什么的都有,影响多不好。”胡允初只得退而求其次,央求起了刘松年。
“我不打,看她歇到什么时候。”刘松年坚决不同意。
“那就让万书记打,这总行了吧?别忘了她手里有材料,真的递上去就麻烦了。权当给她一个台阶,她要是下了,就说明她是虚张声势。要是不下,也可以拖她一下,好采取对策。”胡允初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刘松年一通。
刘松年被缠不过,只得勉强同意,胡允初悻悻地走了。望着胡允初远去的座骑,刘松年认为他问题严重,否则不会急得上窜下跳的。跟他相比,自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李玉要告也是告他。
胡允初担心事情变得不堪收拾,便在第二次打电话时对李玉撒了个谎,称事情已经解决,刘松年同意给她纠正过来。可胡允初清楚,谎言毕竟是谎言,早晚要露馅,且会使形势变得更加凶险,因此挖空心思要摆平这件事,要么搞定刘松年,要么搞定李玉。可刘松年拒绝纠正,李玉又口气强硬,哪一个也不是好摆平的,这使他陷入了窘境。
思量再三,胡允初认为刘松年的态度不会轻易改变的,除非吴长安施加压力,自己和马书记都办不到。那便只有搞定李玉,倘若她是虚张声势,就好办多了。刘松年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这么多年了,从未听说李玉有个检察院的亲戚。也许真让刘松年说对了,李玉这是吓唬人的,倘如此,自己反倒不如刘松年有斗争经验了。
但多疑性格的胡允初顾虑重重,因为李玉手里有材料,那个冯志也确有其人,这一点魏虎不会乱说。李玉究竟掌握了哪些证据?冯志真的是检察院的吗?胡允初急需知道这些,所以刻意安排了这次聚会,目的仍然是打探李玉的底牌。当然,对此李玉并不知情,包括刘宁也没有想到。冯志和刘安即使想到了,也只是猜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