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者说:精灵寻找替身,白领寻找爱情》
第15节作者:
云南西木 日期:2014-11-27 21:50:27
13.盛宴
回到楚雄,我对傅出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吃彝家菜。”
“明天公司组织员工去农家乐活动。农家乐里的彝家菜肴,原汁原味原生态。”在微信上,我跟傅出讲过广东男子的事情,傅出表示吃蛆的爱好太过重口味,实在无法苟同。
这是我第一次和员工聚会。农家乐在离楚雄城十多公里的山上。出发前,我把员工的档案翻看了一遍,发现公司的员工大多都是楚雄本地人,而且学历都不低。可见傅出是真心想把公司办好。
罗飞燕是个身材苗条的女孩,她说话的声音柔美,听来悦耳。“我出生在武定县一个彝族山寨里。我家住在地势高峻、气候严寒的山区。父母亲是一辈子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家里多旱地少水田,我家主要种植洋芋、玉米、大麦、荞麦、小麦等农作物,家里还养着牛、羊、鸡、猪、狗等家畜。”
“你家不吃大米吗?”有男士问。
日期:2014-11-27 21:50:59
“水稻都是赶集买回来的。我小时候牙不好,吃面吃米都会牙疼,吃洋芋才不疼。我母亲老逗我,说等我长大后,嫁到盛产洋芋的地方,让我一辈子吃个够。”
彝族饮食擅长蒸、煮、烤、烧、炖、拌。火爆全球的《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食物的烹饪方法,在楚雄几乎都能品尝得到。可见世界十分多元,美食让人愉悦,饮食文化是一种最容易传播扩散和沟通交流的文化。
羊肉是彝族的主要肉食。师傅杀了羊后,羊肝、羊胃说要祭祀祖灵。羊脑说要留给老人吃。羊肉做成全羊汤。师傅留下一些带肉的骨头,准备烤成羊排。羊血单独烹饪,煮熟切成长条,准备加入萝卜丝、青笋丝和辣椒,拌成凉菜。
日期:2014-11-27 21:51:24
晚餐十分丰富。
套肠是楚雄州姚安县的特色美食。姚安人宰杀了年猪后,都要加工制作套肠。制作套肠要选光滑的猪小肠,清洗干净后,还要加小粉水浸泡几分钟。肠子依据各家口味,放上食盐、辣椒、花椒、茴香粉等佐料。家庭主妇用双手配合操作,把一段肠子塞进另一段肠子里,塞紧后,两头用细绳拴紧。待风干后,食用时,可整段煮熟后切片食用,也可切片后蒸熟食用。风味独特,入口余香。
血肠是楚雄州永仁县的美食。其做法是把猪血、糯米、猪杂油加食盐、木姜子面、辣椒、花椒等调料拌匀后灌进猪大肠,两头用细绳拴紧,放进开水锅里煮熟后捞起,待稍冷后切片食用。这道菜品相不算美观,吃起来味道却十分鲜美。
日期:2014-11-27 21:51:46
傅出说无酒不成席是彝族的习俗。肉是坨坨肉,一块有一个拳头大小。坨坨肉可以用猪肉、羊肉、鸡肉、牛肉制作,当天我们吃的是猪肉坨坨肉。傅出说坨坨肉是典型的彝族特色食品,我以前去昆明在过几个月,昆明人家饭桌上的菜都是小盘子里盛着数量少得惊人的菜肴,主人却相当热情,一再招呼客人吃菜,傅出却始终不敢放开双手,生怕自己一筷子下去,一盘菜便被夹光了。“哪像我们彝族,彝人就是热情,豪放。彝族是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民族。”
阳麦粑粑是来自楚雄州南华县红土坡镇的一种美食。如今面点已经是稀松平常之物。可这阳麦粑粑,吃进嘴里却有一种不同于众的麦子味。好像带着阳光、雨露、山风、森林、大山的回味。本来每桌只上了一盘阳麦粑粑,大家都赞好,于是每桌又加了一盘。
日期:2014-11-27 21:52:12
干板菜和蚕豆米是一对儿。干板菜是把新鲜蔬菜清洗晾干后的蔬菜,实用之前要用烫水发开,切断,放入锅中,加入蚕豆米,小火慢炖,既有营养价值又有保健作用,是一道消暑解渴清热开胃的菜肴。有的人家还喜欢放入火腿肉,肉汤鲜美,火腿肉肥而不腻,油脂都被干板菜吸收了。
师傅还做了烤乳猪,辣子鸡、全羊汤、风肝、红烧狮子头等美食。傅出特意为我介绍了“皮冻”这道菜。这是一道较为讲究的菜肴。将猪肉皮子放进锅内,文火慢炖,煮透后,放入木钵内冷却,一夜之后即可食用。 “皮冻”冷却前,可根据各家口味添加调料。喜欢清淡口味的人家,“皮冻”里便什么佐料都不放,待食用时,单独配制蘸水,又是另一种吃法。“皮冻”柔软可口,养颜美容,是一道耗费功夫的菜肴。
来楚雄之前,我向王五写过保证书,发誓在楚雄绝不喝醉。酒是个既能成事,又能败事的魔鬼。一个人,明哲保身不算为过。
今天,我却破了酒戒。
日期:2014-11-27 21:52:32
大家唱起优美动听的酒歌,这些酒歌曲调优美动听,内容包罗万象,让人沉醉不知归处,情到深处人孤独。真应了那句话:越是热闹,越是孤单。
“阿老表,阿老表,你要老呢嘎。阿表妹,阿表妹,你要来呢噶。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给小妹空等着。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给小哥空等着。”
“小小酒杯团罗罗,阿老表,小妹敬酒大哥喝,热意尼,啊苏蔗尼哟啰。爱讲爱说我俩个,阿老表,这杯小酒我俩喝,热意尼,啊苏蔗尼哟啰。”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都要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来咯,支百倒。”
支百倒是彝语,意思是“干杯。”
日期:2014-11-27 21:53:04
彝族酒歌从歌词内容上可分为迎客调、劝酒调、留客调。迎客调曲调悠扬、豪迈,劝酒调曲调欢快、霸道,留客调曲调低缓、抒情。
傅出给我敬酒的时候,反复说一句话,“所木拉九以,诺木支几以。”我问旁人是什么意思,答,“汉区以茶为敬,彝区以酒为敬。”
彝族有正统的酒文化。转转酒,就是大家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不分你我,传递酒杯依次饮用。杆杆酒,饮酒时插入一节竹竿或者麦秆,边吸边饮。罗飞燕说现在还有拦门酒,进入彝族山寨娶亲等需先按照主人的要求饮酒数杯。同心酒,两个相爱的人同喝一杯酒。穿心酒,喝酒双方把酒杯从对方衣服领口处伸出来,喝光对方杯中的酒。后面几种酒文化,多了娱乐大众的味道,反倒失了淳朴。
日期:2014-11-27 21:53:50
大家唱起了那首有名的留客调:“要走的阿老表,要走的阿表妹。走一步是望两眼哪个舍得你呀,走一步是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是要走啰,舍是舍不得。走是要走啰,舍是舍不得。”
这是我来到楚雄后最开心的一个晚上。
山醉了,风醉了,眼睛醉了,脑袋醉了,月亮醉了,我醉了。
Rose 手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