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镇魔录》
第22节

作者: 勇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个人如今在哪里?去世了吗?”关文问。
  “他走了。”大人物叹了口气,“在他的绘画技艺即将由大师级突飞猛进到神来之笔的关键时刻,一个最不该出现的女人光临扎什伦布寺,轻易地毁掉了冰秋寒的未来。他竟然抛下一切,突然离去了。我曾计划过,由冰秋寒担纲,培养更多擅于绘制唐卡的艺术家,把这种藏地的古老艺术传承下去,而不是任由它如象雄王朝、古格银眼一样毫无征兆地断崖式消失,令后人无法追寻。他一走,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寻找传说中《西藏镇魔图》的事也仓猝搁浅。我看到你,当年对冰秋寒的那种惜才之心又浮起来了,所以才带你回去看一些东西。放心,我依然不会勉强你,看过那些东西后,就让白摩诃送你回来。不过我想,你一定会被我讲的故事吸引住,思想境界发生天崩地裂般的大逆转……”

  对于大人物讲的这些,关文很感兴趣。如果大人物能让他的画艺突飞猛进,成为与冰秋寒相提并论的高手,他就能毫不费力地画出宝铃的内心世界了。
  “关文,你又分神了,在想什么?”大人物警觉地问。
  关文摇头:“没事,没想什么。”
  在他心里,宝铃是渺远而美丽的,只可远观,不能近玩。
  “我看不到你的心,但我能看到你的眼神。”大人物说。

  “什么?“关文收回心思。
  大人物向前探身,盯着关文的脸:“那种眼神,我也曾在冰秋寒眼中看到过。年轻人,如果你被**所迷,那么探索唐卡艺术至高境界的路就被割断了。任何艺术形式,如果不能做到专注、专一地去浸淫研究,最终必定一无所成。”
  他已经很老了,但眼光依旧犀利,仿佛一把刚刚磨砺一新的手术刀,轻易就将关文的心剖析得一清二楚。
  在这样的目光逼视之下,关文有一种即将窒息的窘迫感:“对不起,我的确分心了。在今天进入扎什伦布寺之前,我正在帮一位朋友画她的梦境。其实,我知道自己画艺中有相当严重的缺陷,如果前辈能不吝赐教,使我突破创作瓶颈,我将感激不尽。”
  大人物灰白的眉挑了挑,嘴角下垂,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苦笑:“能不能突破完全在你,我只是引路的那盏灯。至于脚下的路怎么走,不是完全在你吗?”
  关文点点头,深深叹息:“没错。不过,我会很努力的。一年前,我从山东济南来到扎什伦布寺,心里的唯一愿望就是提高绘画的水平,从未有过其它方面的任何奢望。”
  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车子已经进了拉萨市的外环路。
  大人物沉声吩咐司机:“去九号院。”

  车子在布达拉宫南面的一条街向左拐,向前走了一阵,进了一个有着四名保安、四名僧人肃立把门的大院。
  “到了,跟我来吧。”大人物说。
  司机开门,大人物下车,带着关文走向北面的一幢两层小楼。
  “告诉大家,各归其位,保持隐忍克制,不要跟任何五国十二寺的人发生冲突。佛法的事要用佛法的途径解决,而不是打打杀杀。”到了门口,他又回身向跟随的白摩诃低声吩咐。
  进了这个院子,大人物身上不自觉地就散发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孤傲气质,如同一代君王,行走于自己的王宫一般。
  白摩诃躬身退去,楼内楼外一片寂静,只剩头顶微风拂过树叶的飒飒声。
  “我要带你去看的,是……”大人物突然停步,摇晃了几下,身子倚在门框上。只隔了几秒钟,大人物猛地喷出一大口鲜血,染红了门口台阶下的草地。
  关文急忙取出纸巾,递到大人物手里。
  “我没事,我……没事,天鹫大师带来的是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五国十二大寺最高明的智者,我用六字大明咒对抗尼泊尔神沙大师的狮吼功,用力过度,已经受了内伤。我想最大限度地折服他们,可是……没能完全成功……”大人物擦掉了唇边的血,脸色晦暗,像是蒙上了一层尘灰。
  回忆起大殿内黑暗中的那场恶战,关文不禁心有余悸。如果没有白摩诃的保护,自己恐怕已经倒在飞刀与暗箭之下了。他莫名其妙地被卷入这场战争中来,想要脱身,已经难上加难。

  “他们说的大宝藏真的存在吗?”关文问。
  藏地民间多有传言,即使是殿堂仅有三间、僧人仅有三个、占地仅有三丈见方的最贫穷寺庙,地底也可能埋有宝藏。因为按照古代藏族人的民俗习惯,人在临死之前,会把毕生珍藏的最贵重物品捐给寺庙,以表达自己对神佛的敬仰,渴望用这种达到极致的奉献行为感动神佛,转世来生有个好的归宿。寺庙方面,则大多修建口小肚子大的地窖式藏宝库,形如储蓄罐,入口狭窄到半尺见方,只能将宝藏投进去而无法攫取出来。久而久之,藏宝库内究竟有多少金银珠宝,永远都没人知道。

  虽然这样问,关文对宝藏没有丝毫的觊觎,他只是在感叹天鹫大师等人被宝藏迷惑,身为智者,却做出了种种不智之事。
  “有吗?没有吗?”大人物摇头叹息,“一切都是传言,皆不可信。相较于大宝藏,我更急于知道,大智者究竟在哪里?不过我带你到这里来,是要你认识‘瓦岗寨三千伏魔师’的遗物。世人只知道大唐文成公主、吐蕃王松赞干布、尼泊尔尺尊公主联手镇杀魔女的故事,西藏正史和野史中,却鲜有提及伏魔师的段落”大人物勉强支撑着边走边谈。
  两人沿着幽暗的长廊向左,到了尽头右拐,由一道纤尘不染的水泥阶梯向下,经过四个转折,进入了另一条寂静、冷幽的长廊。
  眼前这条长廊的规格尺寸与地面上的长廊相同,但立面、顶面、地面全都充斥着狂野而杂乱的彩色线条。乍一看,线条是毫无章法也毫无意义的,但关文沉下心,由近至远一点点看过去,渐渐明白,这里绘着的是一条由各种兵器汇集成的杀阵,气贯长虹,杀奔长廊尽头。
  “很好,很好。”他看懂了画面,禁不住拍掌赞叹。
  画者用抽象线条来表现兵器,一方面是艺术上的追求,另一方面,则可以解释为兵器进攻速度极快,看不清刀剑形状,只能感受到杀气的流动、锋刃的寒意,比那些单纯画出千军万马冲锋陷阵来的工匠们要高明百倍。
  “你能看懂?那就最好了,证明我没有找错人。”大人物松了口气。
  “前方通向哪里?我真的没听说过伏魔师的故事,请讲给我听。”关文反问。他站在入口处抚摸那些或粗粝或细腻的线条,仿佛触摸着武士手中的刀剑,一想到有人竟然能够以“意念”作画,将空气中流动着的、看不见的东西画出来,立刻神往无比。
  “前方,就是伏魔师们最后一战的生死场。”大人物带着关文向前走,继续说,“世人只看到布达拉宫的辉煌壮丽,看到拉萨乃至整个雪域高原的纯净圣洁,但谁能想到,为了保卫这一切,有多少英雄人物埋骨于藏地群山之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