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镇魔录》
第32节

作者: 勇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风鹤是我给她起的名字,她的头脑中有着无数神秘的伏藏记忆,但却异常混乱,连自己都理不清次序。在她进入这里之前,只是一个在日喀则郊区种地的普通农妇,连一天学都没上过,除了阿拉伯数字的零到九,其它什么都不认识。我开启了她脑子里的‘识藏’,让脱胎换骨,重新做人。风鹤风鹤,风中之鹤,在我看来,她就是天空中飞来的一只白鹤,不知其踪,勿问其名,只关注她脑中的识藏就够了。每个人的修行生涯中,能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关注重点,才能获得大成就,为藏传佛教添砖加瓦,使其兴盛繁荣,泽被苍生。”赤焰尊者回答。

  “您的意思是说,她脑海中储存的‘识藏’是毫无用处的,对吗?”大人物问。
  赤焰尊者仰着头,凝视黑的屋顶,若有所思地反问:“毫无用处?会是这样吗?”
  大人物继续说下去:“至少,那些‘识藏’对我们是无用的,既无法解除我们的镇魔压力,也无法揭示一些对我们有帮助的秘密。她的存在,也可以说跟我们毫无交集,绝不搭界,是不是?”
  赤焰尊者再度反问:“你的意思是,对我们无用的,就是无用;对我们有用的,就是有用,是吗?”
  大人物点头:“的确是这样,因为我们面临太大的压力,又无法求助于别人,只能自己解决。这样一来,根本顾不上其它事。如果她头脑中的复杂‘识藏’搅乱了您的思维模式,我倒觉得不如先让她离开为好。”
  赤焰尊者摇头:“不,你错了,真正的伏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无数条件与契机。事实上,我们不知道哪种契机是有用的,哪种是无用的,只能在不断地试探中前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希望你能明白,藏传佛教的所有秘密、雪域高原的所有不解之谜所讲述的都是同一件事。作为修行者,如果不能兼收并蓄,集合百家之长,有怎么能修成正果?”
  大人物无语,但很明显,赤焰尊者的话并未打动他。
  “好了,现在我想跟年轻人单独谈谈,你先出去吧。我看得出,你受过重伤,出去打坐一阵,把气息调顺了再说。”赤焰尊者说。
  大人物顺从地退出去,再把门关上。
  “坐吧。”赤焰尊者说。
  房间里除了玛尼堆,没有任何板凳之类。关文索性席地而坐,恭听教诲。
  “我知道总有一天,修行者能够认识到魔女并未被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尺尊公主歼灭的事实。事实就是那样,无论其上覆盖着多少尘沙与泥土,只要有人开始挖掘真相,一天一天,事实就会浮出水面。就像当日我在罗布林卡发现那两幅《西藏镇魔图》唐卡一样,事实永远存在,永远残酷,永远超乎你的想象。我看到那两幅唐卡的一瞬间不,其实就在我接到奉命整理罗布林卡遗物的委任状时,就已经模模糊糊意识到,会有震惊世界的伟大发现。可是,我并未跟别人一样,发现黄金珠宝,发掘古物古玩,而是找到了一件塌天祸事。忘记问了,你参观过罗布林卡是吗?”

  关文点点头。
  “那么,我将那个故事再次讲给你听吧”
  赤焰尊者是拉萨僧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当他被选中清理罗布林卡遗物时,立刻感到肩头沉甸甸的,因为他一向都专注于自己个人内心的修行,极少参与这种社会活动。那一天,当两名僧人搀扶他离开眼下这个院子时,他用院门口的满地落叶做了一次占卜,骇然发现,自己将遭遇生命中的大劫,毕生修行从中截断,无法延续下去。
  到了罗布林卡那边,他发现已经有十几名德高望重的僧人正在进行整理工作,便故意避开人群,走入一条幽僻的长廊。每次想到这里,他都非常惭愧,因为这种“故意逃避”的行为无异于战场上当逃兵,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可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也如此。就在长廊的尽头,他看到了一个描绘着古式花纹的宽大立柜,鬼使神差一般,他拧了一下立柜上的白铜挂钩,打开了那两扇门,然后便看到了两幅唐卡卷轴。上天赋予的使命是无法推却的,他本意是逃避,却在无意识之间,找到了此次罗布林卡整理遗物活动里最具价值的东西《西藏镇魔图》。

  也就是从那天起,他对图中出现的魔女做了大量研究,先是翻遍了西藏地区各大寺庙里的典籍,又远游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借阅大量梵文古籍,终于还原了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到大唐朝进贡求亲的历史真相。
  该真相的焦点汇聚在四个问题上:松赞干布派遣使者东去之前吐蕃发生了什么事?大唐国都长安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西藏镇魔图》的真迹在哪里?镇魔成功后,对吐蕃、大唐朝的国家命运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松赞干布当年同时派遣使者东去、南下,分别向大唐朝皇帝、尼泊尔王求亲,为的是保卫西藏和平,稳固自己的地位。松赞干布生于公元617年,出生地点为甲玛赤康的强巴敏久林宫,即现在的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他的父亲朗日松赞是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赞普:吐蕃时期百姓对君长的称呼,藏语意为雄健的男子)。
  据《新唐书? 吐蕃传》记载: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松赞是名字,干布则是尊号,其意为“深沉莫测”。这个名字被唐代汉文史籍按照音译记载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器宋弄赞、弃苏农赞、弗夜氏、不弗弄赞,藏文记载为赞普墀松赞、松德赞。赞普,意为王;墀,意为“舆、王位”。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刚满13岁,朗日松赞被人毒死。与此同时,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一起举兵叛变,西部羊同部落乘势入侵,雅鲁藏布江北的苏毗旧贵族也向吐蕃进兵发难。松赞干布继承父位,挑起吐蕃第33代赞普的重任,历经3年征战,平定叛乱,并于632年把都城由泽当迁到逻些(今拉萨)。
  拉萨是西藏地区最佳的建都地点,进可攻,退可守,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要能长期占据此地,吐蕃的王朝基业就牢不可破。在这种情况下,他原本可以据险为王、闭关自守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派遣使者长途跋涉去大国求亲?毕竟“求亲”的结果,就是自降身份,成为大国辖下的附庸国。
  在那烂陀寺残卷中,赤焰尊者找到了真正的答案。那是因为,松赞干布遭遇的一系列人生变故,都与魔女作祟有关。
  吐蕃人原来信奉苯教,吐蕃历代先王以苯教治国,经常举办占卜休咎、祈福禳灾、治病送死、役使鬼神等活动。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入藏时,由唐朝、尼泊尔带来了佛像、佛经、法物等等。在公主们的影响下,松赞干布也接受了佛教。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分别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松赞干布则建立了12座佛教寺庙。松赞干布由“信奉苯教”到“接受佛教”的过程,表明他思想上的一种巨大转变,因为他已经意识到无法凭借吐蕃人的力量消灭魔女,只能向外界求援。

  镇魔的结果证明,松赞干布做了最正确的选择,最终大获成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