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朱棣和方孝孺》
第9节

作者: tyalunt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进士出身,任嘉靖内阁首辅超过20年,权倾天下。
  史载严嵩酷爱书法、字画、诗文;在当时谁家有好的古字画都不敢让他知道,因为他为了得到想要的名人字画什么招儿都能使的出来。
  严嵩是后来历史认定的大奸臣之一,但是其人性中亦有闪光之处,比如他在失志、得志、得势之时和妻子始终如一,恩爱一生,别无姬妾。
  严嵩的遗言"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也广受争议。
  日期:2014-03-24 14:00:49
  老方的反间策略并没有达到让朱棣撤兵的目的,但是盛庸还是不错的,他知道进攻北平不行,打不动,就出了另一招:派人进攻朱棣领地的边缘重镇--保定,这一招奏效了。

  1401年7月15日,盛庸传檄山西大同守将房昭偷偷越过紫荆关向保定诸县挺进,明实录上说房昭劫掠时没少杀人,在保定易州有个叫西水寨的地方,地形非常险要,房昭劫掠后就屯兵在此,构建工事,据险而守。
  为了方便,我传了一张这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参见:
  上图红色区域就是朱棣的控制区,盛庸这一招就像在朱棣的腹心之地订了个钉子一样,进可以继续威胁北平,退可以据险而守。
  所以同年7月底,朱棣撤军回北平。

  日期:2014-03-24 14:35:34
  因为西水寨的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所以朱棣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截断官军对西水寨的补给粮道,接着用了一个被后世经常采用的策略----围点打援:
  包围西水寨,作出进攻态势,诱使真定官军来援,但是真定的平安被朱棣打的已如惊弓之鸟,迟迟不敢来,所以朱棣又派出一支小分队作出进攻定州的态势;平安以为机会来了---包围易州西水寨的兵力必定空虚,马上以精兵3万火速来援,结果中伏,大败,派去的指挥官大部被俘。
  同年10月,朝廷调度的辽东兵马在杨文带领下越过山海关直逼永平,见上图。
  朱棣对辽东兵马不屑一顾,他认为这次跟本用不着自己动手;他让部将刘江统领一部人马大张旗鼓的去增援永平,果然,杨文惊恐异常,马上退回山海关;接着朱棣让刘江大张旗鼓的退出永平又偷偷杀回去,杨文以为永平又空虚了,领兵来袭,结果中伏,大败。
  你就看这仗打的,到后来,朱棣再次从北平向南京挺进的时候,就大摇大摆的过朝廷军队防守的城池,基本都没人敢出来追。

  日期:2014-03-25 23:29:48
  从整体形势上看,靖难战争前期,朝廷连续发动了3次大的攻势(耿炳文30万一次,李景隆50万和60万兵力各一次)-----也就是说朝廷在这件事上决不是事发仓促、措手不及,而是早有准备。
  反而这个时期朱棣却是事起仓促、手忙脚乱,你看他在北平起兵后得先摆平他藩地内的敌人---左面是延庆(今北京市延庆县)的俞填、右边的是蓟州(天津市蓟县)的马宣和从怀来杀过来的宋忠;刚摆平后又接到线报,大宁那边还要来人(这都是10几天之内发生的事,电光火石之间啊)...,紧接着朝廷耿炳文30万大军就到了。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来朱棣绝对是一个杰出人物,稍微差一点,在这么快速的几大板斧之下,根本扛不住,肯定就让朝廷摆平了。
  在李景隆第2次大败之后,应该说这个时期朝廷主力部队基本上被朱棣打散了(因为朝廷主力部队也就100来万),攻势明显减弱,向相持方向转化。
  从朱棣的表现看,我认为直到这个时期朱棣对朝廷来说还是很有诚意的:只有你建文收拾掉那几个大权臣,给我恢复名誉,我还老老实实的为朝廷守边就得了。----你看第一次大败李景隆之后不穷追,而是上书要求恢复名誉;第2次之后猛追了一把,朝廷派了李得成来谈判后,就又撤了,也没占地盘,可能有人说了那保定不是占了吗?--不是,保定是1400年2月主动来归降的。你想想朱棣攻占德州之时,60万大军用的军事物资都在那儿呢,进可攻,退可守,那么重要的军事据点,不也放弃了吗(当然物资抢走了)?!

  从朝廷这方面看,一开始很重视朱棣,但也不是太在意---毕竟只是一藩嘛。所以朱棣起兵之后,也没慌,按部就班的来收拾他。在李景隆第2次大败之后,有些人意识到了--大事不妙,要坏!比如黄子澄就是一个,建文帝应该多少也有所感觉;但是也有不少人没意识到,尤其是像老方这样的,他是能左右帝王决策的人物啊,总是在关键时刻出场扭转建文的决策,把建文一步一步的拖向深渊。

  老方怎么想的呢,也许是这样:以一域敌全国怎么可能赢呢,从古到今还没见过呢!汉朝的七王之乱,乱王的军队比朝廷还多,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输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