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王冠(律师写律师,真心写真情)》
第26节

作者: 梧桐树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靖锋哈哈一笑,回道:“二师弟,猴哥我正在修炼成为大律师的九阴真经。等咱练成了,等咱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咱喝一碗再倒一碗;油条买两根,咱一根蘸红糖一根蘸白糖;别墅买两套,一套咱自己住,一套二师弟住……”
  已经半年没有见到俞心海了,郭靖锋有深深的牵挂。
  日期:2014-03-25 23:49:54
  【续134】
  好了,我们先让郭靖锋同志尽心修炼他的“九阴真经”吧,我们把视野转到美丽的鹰城,转到俞心海“小朋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此时的俞心海已是在干了一年书记员后,有着三年审判经历的“省优秀法官”称号获得者了。
  领导器重,同事尊重,事业顺利,家庭和谐,年少英俊……除了缺个女朋友,俞心海真可以算“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了。比起他的好朋友郭靖锋,俞心海自己也觉得命运真的太垂青他了。
  可最近几个月,因为一起故意杀人案,俞心海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大得他近乎窒息。
  日期:2014-03-25 23:50:38
  【续135】
  鹰城市上江县人民检察院指控:上江县野岭乡野岭村村民张石林因与妻子金和凤关系不好常年口角,遂产生谋害之意,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三日晚上,在野岭村管辖的丰江水库堤坝,用铁棍将妻子打死。上江县人民法院以张石林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为由,判处张石林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石林不服上诉至鹰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俞心海就是二审的审判长。
  日期:2014-03-25 23:51:15
  【续136】
  对待死刑案件,基层法院还是比较慎重的。所以最开始,俞心海把对案件的审查放在“量刑是否适当”上,法治文明的进步,已经让“少杀、慎杀”的观念深入人心。
  然而,认真查阅案卷后,俞心海惊讶地发现,该起故意杀人案存在严重的缺陷,表现在:
  1、死者身份无法证实。
  公安机关对“死者究竟是不是金和凤”这一关键问题,居然没有作DNA鉴定。认定的依据,仅仅是案发后两星期后,尸体已经高度腐烂的情况下,死者家属的辨认。

  2、被告人张石林有刑讯逼供嫌疑。
  张石林被关押前身体结实得象头牛,关押后却满身伤痕,明显有被殴打的迹象。一审法院仅以公安机关一纸“经查,没有对张石林进行刑讯逼供”的证明,对张石林遭受刑讯逼供的控告,不予采纳。
  日期:2014-03-25 23:52:23
  【续137】

  3、张石林的供述前后矛盾。
  张石林对杀害妻子的有罪供述,前后共有六种不同的说法,一审法院采纳了张石林“夜晚在水库堤坝用铁棍打死妻子”的说法,而为何排除其他五种说法?没有提供反证。
  4、缺乏关键物证。
  就算认可“用铁棍打死妻子”的说法,居然也没有关键的物证——铁棍,更不要说对铁棍上的血迹与死者本人的血迹进行技术鉴定了!

  5、犯罪动机未查明。
  张石林和妻子结婚已经近十年,的确常年口角,可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相反,张石林一贯对妻子还是很照顾的。张石林为何要突然杀害妻子?犯罪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案卷中没有任何记载。
  日期:2014-03-25 23:52:51
  【续138】
  “人命关天,怎么连最基本的证据都没有就判死刑?草菅人命啊,太可怕了!”俞心海就该案的种种疑点,连夜起草了《关于张石林故意杀人案的紧急情况汇报》,第二天交给了主管刑事审判业务的黄副院长。
  第三天,黄院长把俞心海叫到了办公室。
  “小俞,你的报告我看了,年轻人对工作认真,值得表扬。不过……”
  俞心海明白:领导的意图一般是在“不过”之后。
  【未完待续】
  日期:2014-03-27 00:34:11
  【续139】
  “不过,这个案子一审的时候,上江法院就跟我们中院汇报过,政法委也组织公、检、法开过协调会议。张石林的老婆毕竟死了对不对?人死了总要有人担责对不对?你不知道金和凤家里人天天到法院来闹,说法院判得太轻了,说要告我们呢,好笑不好笑。”黄院长抿了口茶,给俞心海茶杯里也加满了水。
  “从现在情况看,百分之九十九可以肯定是张石林杀的。你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你提到的问题我不是没注意到,也正因为案子有些疑点,我才竭力主张判死缓呢,否则张石林脑袋早搬家了。要不,你说怎么办?难道判张石林无罪?”
  “黄院长,国家刑法刚刚进行了重大修正,刚刚明确‘疑罪从无’原则啊。既然有明显的疑点,为什么不可以判无罪?如果以后找到新证据,再判罪也不迟啊。”
  黄院长小口抿着龙井茶,慈祥地看着俞心海白嫩嫩、水灵灵的脸庞,摇头笑了。
  日期:2014-03-27 00:34:42
  【续140】
  “真判了无罪,金和凤家里人一哭二闹三上吊怎么办?跑到法院扔炸药怎么办?要是她家人再提个国家赔偿,谁来赔?判了无罪,就等于有人办了错案,就要丢乌纱帽,兄弟单位怎么看我们法院?小俞啊,我都带了你三年了,有些社会上的事情你也该明白了,这书本是书本,实践是实践啊。”
  “可,可,黄院长,最起码也应该组织个二审开庭吧,看看张石林和他的律师究竟怎么说。”
  “法院本来案子就多,我年年都因为有积案受批评,就不用开庭了。你马上跟合议庭的其他同志商量商量,写个文书样本给我审查,内容随你怎么写,结果必须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就这么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