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57节作者:
流浪猫2014 日期:2014-12-02 08:32:14
◎ 〇 王莽礼谦下士时——王莽的起家(下)
说回皇帝,既然哀帝死了,需要一个新的皇帝,王莽和太皇太后商量,立了九岁的中山王刘箕子,后来改名叫刘衎,作为皇位继承人,他也是那个被傅太后相逼,含冤而死的冯太后的孙子,这就是汉平帝,也是西汉王朝倒数第二位的皇帝。
平帝即位以后,王莽被封为安汉公,他再三退让,说:“我愿等到百姓家里都自给自足,然后才愿意接受赏赐。”
群臣力争,他仍然谦让不接受,反而建议赏赐宗室,也就是刘姓皇族人员和群臣。于是封了一堆皇族和大臣,这没什么好说的。
重要的是,他第一个提出来退休金这回事,宣布所有薪水达到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了,都发给三分之一的薪水作为退休金,直到本人死亡。
除此之外,下到平民百姓,鳏夫寡妇,都给予了恩惠的政策,无所不施。
王莽这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平帝的母亲卫后家里,又冒出一堆人来,像傅太后那样跟他争夺权力,所以他奏明太皇太后,说应该预防傅太后的情况再次发生,命令卫家的人,包括卫后,都必须留在中山国,不允许到京城来。
偏偏王莽的长子王宇,觉得王莽这么隔绝卫氏,迟早要给家里惹祸,就悄悄与平帝的舅舅卫宝通信来往,教卫后上书谢恩,希望能够到京城去看看平帝。结果王莽奏明太皇太后之后,只给卫后增加了七千户汤沐邑。
卫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她的儿子才九岁,就离开了她的身边,再也见不着,所以天天哭泣,思念自己的儿子,结果上书一场,只增加了汤沐邑,仍然不允许她见儿子。
王宇就教她再次上书,要求前来京城探望。王莽仍然不听。
王宇和他的老师吴章,还有王宇的内兄(他太太的哥哥)吕宽商量,吴章认为王莽听不见进谏,但是相信鬼神,可以人为制造点怪事来吓唬他。什么馊主意!
王宇于是让吕宽晚上拿着血,去洒在王莽的宅邸上,结果没安排好,被守门的发现了。
王莽知道事情经过以后,亲自把王宇送到监狱里去,强迫他服毒自尽了。王宇的妻子当时正怀着孕,就关在监狱里面,等她生完小孩再杀掉。
大臣们把这件事汇报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下诏表扬王莽大义灭亲。王莽于是下令,把卫后的亲属全都杀掉了,只剩下卫后一个人。并且腰斩了儿子的老师,那个出馊主意的吴章。
这时候王莽的妻子因为王莽这是第二次杀她的儿子了,眼睛都哭瞎了。但是王莽不管。他既然付出了长子的代价,就下令穷追不舍,牵连他自己平时所厌恶的人,都诛杀了。
这其中,包括元帝的妹妹敬武长公主,王莽的亲叔父红阳侯王立,平阿侯王仁。王莽都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让使者看守着他们,强迫他们自杀。
至于太皇太后那边,王莽则号称敬武长公主是暴病而死的。太皇太后大概跟自己的这个小姑子关系很好,想要亲自去吊唁,王莽极力劝阻,才罢休。
当时各地的豪杰,还有汉的忠心耿直的大臣,凡是不依附王莽的,都被诬陷与吕宽的事有关联,而杀了个干净。一共杀了好几百人,而且都是有名望的人,一下子举国震惊。
但是由于死的基本上都是些王公大臣,与普通的百姓无关,所以王莽的声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他连自己的长子犯法也不放过,而被认为是铁面无私,忠诚正直。
这里说句题外话,平帝虽然九岁即位,十四岁就死了,他也不是没干过什么好事的。
比如说他就亲自下过一道诏书,规定:妇女除非本人犯法,以及男子八十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是大逆不道的罪名,或者官府指定名字的,一律不准逮捕。必须要调查的,也应该到妇女或者老幼所住的地方去调查。可能与他早早离开了母亲有关,他还蛮为女性考虑的。
平帝短暂的皇帝生涯中,还郑重其事的立了一位皇后,这就是王莽的女儿王嬿。他这个女儿后面还会提到。
王莽自己虽然专权,但是很会变着花样讨好太皇太后。
他知道太皇太后是个喜欢新鲜事物的女人,讨厌常年关在深宫之中,他觉得用娱乐换取太后手中的权力是个好主意。
于是,他想了一个现代第一夫人常做,但在古代相当独特的办法: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让太皇太后去长安四郊游览,慰问孤儿、寡妇和守节的贞妇,所到之处,赏赐民众金钱、丝帛和食物,年年如此。
这是个相当高明的主意,太后有了这个高尚的由头,一年四季都可以盼着出宫去玩玩,所过之处,称颂之声不绝于耳,当然很是高兴。而民众也得到了实惠,更加称颂朝廷。
王莽还给学者们修建了一万间宿舍,规模甚是宏伟,可谓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实现了杜甫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些都是上得太后心,下顺民意的做法。一直到此为止,王莽的做法都是十分得人心的。以至于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当他不肯接受朝廷进一步的赏赐,给予他的封国更多田地时,官吏和平民因此上书的竟然达到了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当时的诸侯王、公卿、列侯以及皇家宗室被召见的人,都叩头说:“应该对王莽加以奖赏。”
读到这里,你对王莽这个人的评价如何呢?你有没有想到,他有一天会身败名裂,一败涂地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