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鬼同行——阴间公务员的鬼事,恐怖,暧昧,搞笑》
第51节作者:
师啊傻波一比 日期:2014-03-29 14:20
第五章
回到老余的房子,我们都有些尴尬,毕竟此行目的被识破,换谁都该不自在。
“坐吧。”老余躺在摇椅上,吧嗒吧嗒大口的抽着旱烟,似乎对我们不以为意,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坐了下来。
此时已是深夜,山区的夜还真是安静,没有虫鸣没有鸟叫,只能听到偶尔吹过的一阵风。
“你们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墓地里会传出那样的声音?”老余忽然问道。
我点了点头,等待老余继续往下说。
他深吸了一口气,吐出烟,缓缓说了起来,从老余的口中,我们总算知道了一些事情。
大龙沟村的人在这片山中已经生活了不知多少年,据祖上口口相传,是古羌的一支,虽然不能称得上与世隔绝,但也鲜与外界交流,直到近代,革.命爆发,红.军长征,阿坝成为当时的重要根据地,新中.国成立没几年更是建州,至此大龙沟村与外界交流也日益增多,几十年的时间,几乎大龙沟村人都会说汉语和羌族语言,因为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至少当时大龙沟村这一支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使用的都是汉语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墓地上看到的墓碑上的文字都是汉字。
老余告诉我们,大龙沟村自古以来的祖坟都是在先前的那座山上,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墓地,被大龙沟村的人奉为圣地。
羌人信万灵,信仰自然之灵,尤其奉山。在大龙沟有一座山被村人称作“神林”,神林中有一口山洞,便是大龙沟村的圣地,历史上只有在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死后尸骨才能被送入圣地,这一习俗延承至今。
本来这与后山墓地并无太大的关系,但是几十年前,大龙沟发生了一场灾难,地崩山摇,禽兽具惊,大龙沟中的水也变浑了,而且还有人听到圣地中传来山神的怒吼之声。这事要解释起来,只能说是自然灾害,应该是地震引发,可是当时的大龙沟人并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天神动怒了。当时的释比(相当于羌族的祭祀或巫师)带着全村人在神林山举行祭祀,请求山神的宽恕。
后来果真就没有再出这样的事情,但敬神必畏神,那一次事情过后,老释比便退了下来,新的释比算出得山神动怒的原因是因为祭品不够,村子里的人都很惊惧,不知如何安抚动怒的山神。
后来便想出了活人祭祀这个法子。
即便在当时,这个办法也是足够残忍,根本不可能被村人接受,谁愿意成为山神的祭品?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即活棺祭祀。
活棺祭祀,是在大龙沟村存在了几十年的习俗,并不是真的把大活人塞进棺材里活活憋死,而是将行将就木的村人的最后时刻交给山神,也就是把那些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的人提前送进棺材,让他们在棺材中死去,这样便当做献给山神的祭品。
这个办法算是唯一的办法,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哪家有人垂死,必然会请释比做巫法,佑其安然死去。老余说只有受过巫法的的人才能确定被送入棺材,释比在村子里的角色除了是祭祀之外,还是医生和精神领袖。因为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文化传承都是靠一代代释比口口相传,可以说,释比就是羌族的活化石。
一个人只有在被释比确认无法医治并且即将死亡的情况下,释比才肯做法,随后才能将那人送进后山墓地献祭山神。
现在大龙沟村人也有不少在外地,但是村中活棺祭祀的习俗沿承多年,若是有人在外地不幸病故或即将死去,一般都会回到大龙沟村,接受释比的“洗礼”葬入后山祖墓。
日期:2014-03-29 14:21
据说,活棺祭祀的人,死后灵魂能够进入圣地,受山神庇佑。
虽然如今国.家已经不允许土葬,但大龙沟山高地远,国.家对少数民族也有一定的政策,所以这件事倒没有变成太大的问题,只是如今若是死在外地,尸体是不可能运回大龙沟村了,唯一能带回祖墓的便只有骨灰了。
久而久之,经历了一代人,活棺祭祀成了大龙沟村的一个习俗。
听完老余的话,我对释比不由产生了兴趣,无论是什么民族,巫师祭祀这样的人的必然会带上一定的神秘色彩,羌族的释比我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有什么特异之处,而且,更令我觉得不可思议地是,大龙沟村居然有活棺祭祀这一可怕的习俗,无论如何,把一个大活人装棺材里埋了,都有些难以让人接受,至于什么祭奠山神,我觉得更是无稽之谈。我相信几十年前的那场被村民理解为“山神之怒”的灾难应该是天灾,而非人祸,即便我现在是阴间代理人,遇到了许多曾经不敢相信的事情,但多年来接受的科学教育还是让我在心中对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情产生抵触。
“所以说,墓地里的声音真的是活人在敲棺?”我问道。
老余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不过,你知道余中楼是什么时候下葬的吗?”
我不知道老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似乎和我问得问题没有任何关系,我没有说话,而是疑惑地看着他。
“七天前。”老余的话里仿佛透着一股慑人的力量,这三个字立刻让我明白了什么。
即便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大活人,被憋在棺材里整整七天不进水不进食,恐怕活着的可能性都不大,更何况是一个垂死之人,如果老余说的是真的,那么,七天的时间,棺材里的人无论如何都已经死了,那么,我们听到的声音岂不是......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