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妖蛾子”为何物?百度搜出来的解释是:老北京方言,耍花招,出鬼点子,出馊主意,歪门邪道。
《现代汉语词典》收有“幺蛾子”一词,而在各种方言词典中,它的词形多变,譬如可以写作:幺鹅子、幺娥子、幺娥儿、幺蛾儿等。据以上情况来看,显然“幺蛾子”及其各种变化的词形用字都包含着一些同音字。据各种语言材料考证,“幺”是“夭”的通假字在这里又同“妖”,“蛾、鹅、娥”等是“俄”的通假字,“子”或“儿”是名词性的词缀。其本义为“倾侧的”,也就是“不正的”,如同我们今天常说的“歪门邪道”。歪门邪道也是道儿,而这些道道儿的来历一般都会伴随着光怪陆离的传说和故事。
那“九河下梢”又是哪呢?华北地区有个离北京很近的港口城市叫天津。明朝时期燕王朱棣扫北定都北京,后称为“永乐大帝”,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御在天津建了“卫”,因此后人又把天津叫“天津卫”。这天津卫传说古时候有九条河汇集在这里入海,所以就有了“九河下梢天津卫”之说。
咱们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天津卫是九国租借地,外国人、前清的遗老遗少、军阀政客、青红帮、天津本地的混混儿锅伙齐聚九河下梢,水旱码头一时间是五行八作鱼龙混杂热闹非凡。据不完全统计,从袁世凯开始,有五位大总统,六位国务总理,十九位内阁总长,十六位督军在天津居住过。甚至连末代皇帝溥仪也曾在天津的张园和静园住过一段时间。
那时的天津就一个字——“乱”!
您别看这么乱,天津卫的老少爷们还活的劲劲儿的,精气神儿一点儿不减。这是为嘛?因为天津是块宝地,按行话说叫有“风水”。人人都说北京风水好是皇家重地有龙脉。可天津人从来就没拿“龙”当回事,到了天津卫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介就是天津人骨子里的玩意儿,其实就是两个字——不服。
天津有个地方叫三岔河口,据说哪吒闹海就是在这一带。看了么?四海龙王都折在这地方了。天津人骨子里都是哪吒,不管你是嘛龙只要你不服就给你“拿拿龙”。(拿龙是天津方言,意思就是用强硬的手段教训别人)。
当时的中国真的是多事之秋,军阀混战外国侵略者虎视眈眈,而天津更是乌烟瘴气老百姓苦不堪言。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就想了:咱是上辈子缺了嘛德了,怎么赶上这年头了?有句话叫做“天下大乱,必出妖孽”,老辈人就说这世道乱肯定就是因为出了妖怪了。这句话应该不假,殷商大乱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就是因为出了只叫妲己的九尾狐狸么?
对于妖魔鬼怪,孔子他老人家在《论语》里有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后世就有人解释成“君子不信妖魔鬼怪”。错!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不说妖魔神怪方面的事。可这不说不代表没有,他老人家只是让人要尊崇他的儒家学说不要涉及神仙鬼怪而已。对呀!都求神拜佛了谁还信孔圣人呀。连圣人都惧怕三分,可见鬼神之力不仅不是不存在,而且还是相当的有渊源。
有人说我写的是神话传说。这也对,也不对!
神话是什么?神话从字面看就是神神叨叨的人胡编乱造的关于神的故事,还可以理解成神所说的话。可我写的这些字跟这两种说法是一点边都不沾。我不是神,说的话就肯定就不是神话。我更不是神神叨叨的人也没有能力编神的故事。
所以我在开篇就告诉各位,我写的不是神话,我写的是传说。
传说就是老祖先通过口头叙事世世代代留下来的一些段子,你既没有证据说它是真实的也没有证据说它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只能靠语言记录事件,谁敢说口口相传的就不是历史?就一定是假的?这若即若离似有还无,所有的现代科学都对其无能为力也正是传说的魅力所在。
那天津卫究竟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出了嘛妖蛾子了呢?
您别急,听书得有过日子的心,我写了七十万字还没写一半了,这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尾。不是我能编,是天津卫的掌故太多了,您了慢慢听,我呢慢慢说。在想当初……
日期:2014-02-16 21:31:00
第一章 小刘三卖桃
“嚯!小刘三儿你是要疯是么?一个桃儿卖俩大子儿?你这是王母娘的仙桃儿是么?”老黑十斜楞着眼嗔怪着。
“黑爷,介不能怨我呀!今儿隔早起我上货桃儿就特别贵,不瞒您说刨去烂的和路上糟践的我这还赔钱卖了,要不您换俩梨吃吧。这桃儿我给西头的广爷留着。”小刘三儿不紧不慢的从篮子里拿出来一个梨却不往前送。
“呦呵!你介话里是有话儿啊。你介是说我吃不起这桃儿是么?还拿刘广海儿压我,他刘广海敢来咱三不管儿晃荡么?三不管儿这地方可是袁三爷的地盘!”老黑十听出了弦外之音有点儿急眼。
“吓死我也不敢呀,你这可是屈枉我了。”小刘三儿嘴里应承着,可脸上却是一脸的鄙视和不屑一顾。显然他没把老黑十看在眼里,说话间把梨放回了筐里,转身要走。
老黑十一把抠住了小刘三的肩膀,老黑十身材魁梧小刘三干巴瘦,这一抓像极了猫头鹰抓田鼠,手拿把攥。“不把话说清楚了今天你小子别想走!要不是三爷最近发话,三不管儿地面得平静半个月不让惹事。我今天弄死你,信么?”
“三不管”地理位置就在天津现在的南市一带。天津沦为九国租界以后,日本人曾经想把这一带归为日租界,可是由于其他几国不同意最后也没有得逞。民国政府当时怕外国人怕得要命,日本人既然想要中国政府就不敢收回。
据说天津当时的警察厅长杨以德也就是“杨梆子”先后派人交涉日、德、法租界询问这一地区的归属问题,出于各国微妙的外交关系居然三个国家都不承认“三不管”地区的租界权。就这样昏庸的天津官府竟不敢在那里行使主权,使这里乱埋乱葬死人尸骨没人管,坑蒙拐骗没人管,打架斗殴没人管,三不管三不管就是哪都不管,干嘛都没人管。
日期:2014-02-16 21:44:00
最早天津的经济文化中心在“侯家后”也就是现在的估衣街大胡同一带。1900年,八国联军与义和团作战,南北大街、估衣街一带成了一片焦土,城墙也被拆毁。天津海河两岸的外国租界地,竟达到了九个,即:英、法、德、美、俄、日、意、奥、比。大关河沿,侯家后、北门外的繁荣,一落千丈。
由于三不管一带没有人管,一些艺人和小买卖人就开始在这里做生意,逐渐发展起来。这群人没有门脸铺面全凭手艺吃饭称为“撂地”,有卖大力丸和假药的,卖“折罗”(饭馆剩菜剩饭)的,卖小吃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摆茶摊的,等等。在“撂地”当中,首推四大生意,行话叫:“金、批、彩、挂”,依次就是相面算卦、说书唱戏、戏法魔术、打把式卖艺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