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来者不善,庆华放下静香,赤手空拳与他们搏斗起来。但只一个回合,就被他们乱棍打倒。之后,这群人架起静香向远方飞奔而去。
“放开我,我不要离开庆华兄!快放开我——”
“你们不能带走她!你们不能拆散我们——”
静香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庆华不顾一切地追赶着!
“孩子!你怎么了?快醒醒!”庆华猛然从梦中醒来,只见母亲正用关切的眼神看着自己。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和泪水,然后坐起来不好意思地对母亲说:“没事儿,妈妈,我做了一个梦!”儿子心里想的什么,石婶儿心里很清楚,但她不愿意点破儿子的心事,只是对他说:“好好睡觉,明天还有不少事儿呢!”说完,她走进了里屋。但庆华辗转反侧,怎么也无法入睡了。
又冥想了半天,庆华穿好衣服,然后走到院子里。此时正是黎明时分,曙光正一点一点地爬上大杂院儿里那棵老槐树的树梢儿。天气乍暖还寒时候,老城里覆盖着一层薄雾。云蒸霞蔚之下,大杂院儿里平添了几分吉祥。庆华伸了个懒腰,冲着天空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拿起扫帚开始扫院子。扫完了院子,天已经大亮了。这时刘奶奶、周二哥他们都走了出来,接水的接水,倒垃圾的倒垃圾。见庆华忙得满头大汗,走出房间准备刷牙的刘志成,快步走了过来,笑着对他说:“呦!新郎官儿,起得这么早啊!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吧!”见刘志成跟自己开玩笑,庆华一脸的不好意思。刘志成又大笑了几声,然后让庆华放下扫帚,赶紧回屋休息休息。
“好的,志成哥,我先去洗脸,你先忙着!”说完,庆华转身回到屋中。这时石婶儿也起来了,娘俩儿盥洗完毕后,先是垫巴了点吃的,然后开始收拾屋子。
上午八点多,孙大哥夫妇和庆华的几个同事来了。按事先的计划,孙大哥还把印刷厂做饭的师傅带来了,由他为今天婚宴的掌厨。在孙大哥和刘志成的招呼下,人们一起搭起了棚子,支起了炉灶。然后,他们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有说有笑地忙活着。而庆华趁着这点空闲,换上了新郎官儿的衣服。石婶儿也换上了前好几天就洗好的衣裤。
下午两点多,纺织厂工会主席坐着单位的小卡车来了。卡车后面已经放好了两排套着驼色布套儿的椅子。寒暄之后,孙大嫂子、刘志成媳妇儿、周二嫂子、小梅子一起登上小卡车,在工会主席的带领下去接新媳妇儿。汽车“轰隆轰隆”地向河北狮子林大街方向驶去。下午四点多,新媳妇儿接回来了。在门口翘首张望的刘志成等人,看见接新媳妇儿的卡车后,立即高呼起来。“接回来了!接回来了!赶紧放炮!”他的话音刚落,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在浓重的烟雾中,孙大嫂子、刘志成媳妇在车上搀扶着翠芳。只见翠芳身穿一身列宁装,梳着一个卓娅头。虽无粉黛,但面容皎洁;一言不发,但眉眼含笑。这时,胸前佩戴着大红花的庆华,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到车前,伸手将翠芳扶了下来。翠芳看了庆华一眼,然后害羞地低下了头。而庆华心中一阵悸动,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日期:2015-04-03 19:27:47
“快进院子,结婚典礼马上开始!”刘志成催促道。在众人的簇拥下,庆华和翠芳并排走进了院子。二人站定后,工会主席走到前面,让石婶儿、刘奶奶、孙大哥坐在了男方家长的位子上,而翠芳的哥嫂等娘家人则坐在了女方家长的位子上。邻居和看热闹儿的人围成了一圈儿,人们说笑着,谈论着。清了清嗓子后,工会主席高声喊道:“结婚典礼现在开始!”他从口袋里拿出了结婚证,然后念道:“石庆华,罗翠芳,双方自愿结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准予登记——”话音未落,围在院子里的人全都热烈鼓掌。
念完了结婚证,工会主席表情严肃地冲着庆华和翠芳唱道:“新郎、新娘,向毛主席三鞠躬——”庆华和翠芳向挂在后面的毛主席像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向双方家长三鞠躬——”二人向坐在前面的家长鞠了躬。工会主席接着唱道:“新郎、新娘向来宾三鞠躬!”两位新人转过身来冲着参加婚礼和看热闹儿的人们鞠躬。工会主席又唱道:“新郎、新娘向对方三鞠躬!”这时掌声、欢笑声响彻了大杂院儿。“结婚典礼结束,开席!”工会主席最后喊道。
庆华和翠芳一起走进了洞房,而院子里五张桌子已经摆好了。双方家长、工会主席、孙大哥夫妇、邻居们,还有庆华的同事,围坐在桌子旁边,兴高采烈地攀谈着。很快,庆华的两个同事就把师傅炒好的菜一盘一盘地端了上来。虽然尽是些青菜、豆腐、粉条,鲜有油水,但人们吃得痛痛快快,开开心心。在洞房里,翠芳轻轻地倒在了庆华的肩膀上,喃喃地说:“庆华哥,进了你们的家门,我以后就是你的人了!你可要好好对我啊!不能欺负我!”庆华抓住翠芳的手,脸上露出了微笑,但这笑容的背后又藏着几分忧郁。
晚上闹完洞房后,人们相继离去。石婶儿和儿子、儿媳妇一起收拾了会儿屋子,就怀揣着一肚子的幸福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休息去了。夜深了,翠芳倒在庆华的怀抱里,若梦若醒。而庆华看着窗外的满天繁星,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