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水里炸出一条能截住大河的大蛇……》
第49节

作者: 流窜天崖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座失落了千年,那座耗尽老魏三十年岁月蹉跎,那座无数人为它而生为它而死的穹窿银城,居然就这么赤裸裸的傲立在我面前!  
  对我而言,穹窿银城曾是一个缥渺无踪的传说,传说中它洁白似雪,傲立群山之巅,俯瞰而下便是八百里山岭,七万万生灵。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它而今居然在地底,就埋藏在这座卡尔东山和当惹雍错之间的地底洞窟。
  我渐渐有了头绪,或许古象雄人设置迷宫陷阱、毒虫猛禽为的就是守卫这座失落的古城。又或许它曾傲立于大地,但在象雄文明渐渐日落西山后被转移到了地底,再或者,它本就埋藏在这里,镇守着卡尔东山和当惹雍错。
  大王八和鬼猩猩依旧若无其事的押着大黑棺材前进,然而魏教授却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像是个虔诚的信徒朝着银城拜了又拜。
  这次我并没有组织他,相反非常理解他此时的感慨,为了寻到银城,他花了三十年岁月,为了寻到银城,他失去了许多朋友。三十年,在这世界上还没有多少人能为了坚持同一个理念,苦苦支撑三十年,但这个老头做到了。
  他扶起他,慢悠悠的跟在大王八后头走。

  从这里起的每一步都是一种感激,都是一种缅怀,感激古人遗留下的历史遗存,缅怀过去巍峨雄壮的建筑工艺。
  魏教授红了眼眶,颤声说着:“你看那,最中间的是主殿,周围又有十八座小殿,而在小殿周围又有三百六十个神殿,神殿之侧立着的那一圈圈的高塔并不是城墙,而是一千零八座供塔。那些供塔里供奉的是雍仲本教推崇的诸佛,以及得道高僧。这些东西都在《万部论》、《朵堆》、《记忆啊嘎贡堆》中都有记载和描述,我一直以为,它像一座飘渺在云颠的神殿,傲立在山巅,没想到他居然在地下如此深的地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迷茫的摇摇头。
  魏教授激动的说:“这说明古象雄人曾在这片地底洞窟中生存过!”
  我反驳道:“不,我觉得比起生存,他们更像是有需要的时候来这。首先人类不可能在地底生存很久,缺少水和阳光并且长时间生活在地底会让人变得畸形,这和历史上象雄人在大西藏放牧走马的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其次,如果说他们在这里生活过,周围不可能没有民居、建筑、生活用品的残骸,至少我们走了那么长一段都没有见到过。”
  魏教授被我这么一说,没有半点窝火,反而激动的连连点头:“你说的对,是我欠缺考虑了,应该是这样没错!”

  见他这副诚恳的模样,我不禁好笑,我说你平时临危不乱的,咋个到了这地方就像个没头苍蝇似得呢?
  魏教授尴尬一笑,不知道说啥。
  走着走着,咱就跟在大王八后头到了银城前十米。
  事实上银城并不是一座建筑,而是无数建筑,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城池,只是城里住的不是人,而是供奉着无数象雄人推崇的一切。
  经书、佛像、舍利、高僧……
  这整座银城的地基像是用金子建的,阳光照耀时便无比璀璨夺目,而每一栋建筑的石壁却是裹着银衣,刺得人晃眼,我忍不住走到其中一座供塔旁近距离观察,那门像是用铁铸的,许是岁月蹉跎留下了斑斑锈迹,四门外角悬着海螺,再抬头看,屋檐的死角上各镶嵌着一颗玛瑙。
  我感叹着这里的奢华,对于历史中象雄人的节俭有了新的了解。他们或许对于自己的生活作风简朴无比,然而对于雍仲本教的佛法却甘愿付出一切。
  大王八和鬼猩猩慢悠悠的朝着主殿在走,我们老远看着,那栋建筑就像是一座真正的城堡,百米高,数百米宽,占着老大一片地,远远的甚至被光反射得根本不敢睁开眼。
  我也真就纳闷了,这大王八和鬼猩猩咋就没事?
  这时我的兴奋劲已经渐渐平复了下来,再奢华的东西看多了也就能忍住了,可魏教授不同,他东跑跑西窜窜,好几次都想推门进里头看,但都被我拦住了。
  我低声说:“银城就在这,跑也跑不掉,但大王八和鬼猩猩会走,你就不想知道它们和银城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它们会扛着棺材来这?”
  魏教授一听,觉着有道理,便收敛起考古的心思,跟在后头走。
  说来也怪,这强光反射的我连眼睛都极难睁开,只能模模糊糊的眯着眼看,可那大王八和鬼猩猩像是一点事都没,依旧平静的走着。
  我注意到,每逢要拐角的时候,那鬼猩猩就会扯扯一边的铁链,大王八会意就立马准备好调头。

  这猴子和王八就像是马夫和马,指哪走哪,煞是稀奇。
  我低声说:“老魏啊,你说顶上那花猴子大概能活多久?”
  魏教授摇摇头:“啥个花猴子,那玩意叫鬼狒狒,俗称山魈,寿命大概也就二十来年,算是种杂食性群居动物,前些年我和几个朋友去大兴安岭考察就遇到过。记得他说过,这东西性格暴躁,凶猛好斗,牙长爪利的,臂力能有成人三倍左右,发起怒来,连豹子都敬畏三分。”
  我奇道:“那不对啊,先不说前头这山魈的弟兄姐妹在哪,这丫才活了二十年,咋就能和万年的王八走到一块去?还是有目的的在走。”

  魏教授蹙眉道:“我也觉得奇怪,虽然我朋友说这东西智商奇高,算是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可它指挥大祖宗走路这事有点离奇,像是……”
  我急问:“像啥?”
  魏教授认真说:“像是有人驯养着的。如果那人只驯养了这一头,说明二十年内,这个人带山魈来过不止一次,但这个有点说不通,毕竟我们来时四处看过,连个人影和脚印都没。所以我觉得,有可能是千年前就饲养了一群山魈,告诉它们某年某月,让某一只山魈的后代来这里押棺,但这个又太玄乎。”
  我当时没吱声,然而心底却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
  他们并没有看到,而我看到了那个人——小白。  
  在魏教授提到山魈有可能是人饲养的时,我想起了山魈看我时的眼神,那种漠然、无视简直就和小白如出一辙。对我的态度也是极不排斥,也不亲近。
  我想起了许多往事,想起了姥姥留下的日记里的第一个故事。
  六十年前,我姥爷在红河水上看到了一位白衣飘飘,能腾云驾雾,站在水面上行走的男人;而六十年后,我在这座地底洞窟也遇到了一位白衣飘飘,能踏雪无痕的男人。
  甚至再往回想,黄述诉说的那段三十年前的往事里,同样也出现了这样一个白衣飘飘,本领极高的男人。
  其实我早就该想到他们三者之间的相似处,但却因沿途一直跌跌撞撞,突发事故不断而没时间去思考。
  六十年前那个人守着红河,三十年前那个人镇着战国冢,而如今的小白……他的身份极有可能是这座神秘洞窟的守护者!
  守护着这座穹窿银城!
  从他踏雪无痕的在我眼前消失,再到轻车熟路的穿梭迷宫,那投石问路的本事,还有在瀑布池以鸟尸开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