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数皆是虚幻,人心本无常-且看红尘几多变》
第41节作者:
方如梦 日期:2014-12-05 09:21:00
第47章 王宽远
与萧凤鸣为钱粮发愁不同,王宽远想得事情更加令人痛苦。
国人不信鬼神,却又迷信鬼神。儒家所倡导的行为不仅仅成体系,更加对于国人的道德有所规范和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以礼而不以刑。果真儒家能够行其道的话,倒是治世之举。然而儒家对举止的要求未免严苛,为求平衡期间,更可以以道家互补。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的积极进取,两者相辅相成,是一条好的治国之道。
好是好,但是对于眼下的大正国却不适用。大正国礼崩乐坏已久,贵族们渴求黄老之术的成仙解脱,百姓们寻找释家的轮回平等聊以**。刑不上大夫的儒家不仅不能约束士大夫的行为,反而会引起百姓更大的不满与骚动。而在百姓之中单纯去谈君子小人,也没什么用处。所以这个时候谈儒家,从庙堂到山野,大家的反应便如当年王宽远的反应一样,嗤之以鼻。
程沂想寻求周礼上的“礼”“刑”并重,这在王宽远看来,有啼笑皆非的感觉。周礼何其古,过去了便过去了,要是想要复辟,完全就是有损无益的事情。更何况单说起“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王机一门的结局已经证明了大正国的“刑”已然架在士大夫们的脖子上了。
王宽远自己认为,此时治国,莫如用法家。贵族也好,贫民也罢,抛却所谓的礼,法度成为制约行为的准绳。而程沂本人,才具气度完全能够自如运用“赏”“罚”二柄,如此一来,所有权柄集中在程沂一人手中,运乎一心之间,“势”“法”“术”在程沂一个人手中完美结合,大正国国势不兴盛也不可能!
想到这里,王宽远颇有些开心。长此以往,法家的极权比起什么鲜卑的朝堂共议不晓得有效率多少倍,程沂一统天下的希望就不再是空想。
正自想得高兴,却不妨被萧凤鸣一把拉住:“恒之,方才你说的事情,我想与你细细商议。”
日期:2014-12-10 19:22:00
王宽远叹了口气:“凤鸣,钱粮之事,我远逊于你。你找我来商议细节,怕是缘木求鱼了。”
萧凤鸣笑道:“恒之,你目光比我长远,此时我无人商量,不找你却找谁?”
王宽远摊手:“请讲,请讲,但凡我能帮上,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萧凤鸣笑了:“方才我为钱粮发愁之时,恒公指了指地板。我突然想到,大正国木材产量之丰独步天下。如果能够以木材做交易,自然是能够换钱。”
王宽远点头:“贸易之事,自来如此,以我所长,换我所需。”
萧凤鸣却微微皱眉:“我国贸易,除去盐酒,自来由商人们自主去做,国家管理极为松散,如果要和其他国家大量进行交易,却如何管理和抽税?”
王宽远想了想:“松散商户,一个一个去倒买倒卖木材,不仅价格难以稳定,同时也会形成商人们之间的恶意竞争。不若形成三五个大的商会,商会首领你我知晓,木材税收你我与他们商议定好,其他事宜,不妨交由他们去做。想来度支尚书也不能柴米油盐事事亲力亲为。”
萧凤鸣有些犹豫:“可是我国自来众文轻商,商人们经验不足,倘若被人骗了,不仅影响我大正国以木材换铁器的初衷,也会给我国带来损失,这却如何是好?”
王宽远凝视着萧凤鸣:“尚书做过生意?”
萧凤鸣摇摇头:“没有亲自做过。”
王宽远微微笑了:“那你觉得做生意和做尚书哪个更难?”
萧凤鸣想了想:“应该是做尚书更难。做生意嘛,倒买倒卖,贪图零星利润。商人们都是目光短浅之徒,不比朝堂之上风云诡谲来的费神。”
王宽远摇了摇头:“昔日范蠡也做过商人,尚书以为自己才具比起范蠡如何?”
萧凤鸣沉吟:“范蠡是古往今来少有的聪明人,凤鸣虽然自负,却不敢与他相比。”
王宽远点点头:“尚书,所谓经商一途,看似容易,实则难。商人们为利而往,然而如何获利,仍需要有手腕,有魄力。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而已。商场之上,自有规矩。尚书你对经商一途是外行,却不敢放手让懂的人去做,这是何苦。”
萧凤鸣踌躇:“可是商人为了获利,不讲仁义礼智信,弄得天下人都是利字当头,全然不顾道德良心,败坏社会风气,却如何是好?”
王宽远轻轻叹了一口气:“社会风气,却是你我的事情。
往上说道德良心,是仁义礼智信也好,是成佛或者入地狱也罢,看你我用何种治世之术。
治世之术一定,往下的刑罚所为自然就定。
拿邺国来说,邺国崇尚儒术治国,刑罚之术受此影响,不鼓励老百姓告状,告状之后不管对错先各打五十大板。是以民众有纠纷便请乡绅调停解决,省掉衙门多少事情。而庙堂与朝野之间就此泾渭分明,庙堂之事,百姓罕见关心。
然而卫国百姓我听闻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要闹到衙门去,衙门自有公道,这公道却并不取决于官员一心之间,而是有明法可依,有数十乡绅一同听审,天公地道,童叟无欺,却也来的清明。
这些都远了。且说经商罢,你我礼乐一定,商人们行事自然有道德和法律约束,并不会太过出格。商人之间自然也会乐于遵从礼法道义来争取民心。最怕治国之术摇摆不定,几日一变,那么往上来说礼崩乐止乃是必然,往下来说,刑罚尺度不明,官员也好商人也罢自然浑水摸鱼,乌烟瘴气一片。”
萧凤鸣微微点头:“话虽不错。可是凤鸣仍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恒公。如果照恒公所言,你我礼乐既定,商人们自己贸易便了,要是有大商人出现,万一实力雄厚资金做大,有钱有实力对国家便是威胁,这却如何?”
王宽远微笑:“商人图利,他威胁你做什么?更何况几个大商人互相制约,往内来说谁都做不了一家独断,对外而言又可以抬高木材价格压低铁器价格,何乐而不为?你往远看,那大食商人一旦发现有利可图,迅速组织大商团进行采买之事,其他国家零星小商人根本就挣不到什么钱,这便是好处。”
萧凤鸣苦笑:“如此说来,凤鸣还是觉得庙堂之上难于经商啊。”
王宽远长叹一声:“经商出错,可以重来。你我治国之术选错,便是千古骂名,谁说不是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