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之死后的世界——揭秘人死后去阴间的大秘密》
第50节

作者: 奔放的程序员
收藏本书TXT下载
  空不二道:“三太子竖起一根手指,并不是说一天一周或一年,他是指向高处横梁,是向上寻的意思。”
  “小师父你真聪明。”周秀微笑。
  空不二道:“周施主,你的意思是,你有能力和干尸沟通?”
  周秀说:“可以这样讲。我为此咨询过很多人,科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可谁也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后来,因为工作机缘,我认识了一个很有趣的人,他算是半吊子哲学家,他的想法非常奇特,他说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其实只是一种容器,储存生命信息的容器。他说我之所以能感知到干尸的情绪和表达,很可能干尸已经变成了一种区别于人类另类的信息贮存容器。这种容器,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向外发信号,而我恰恰能接收到。”

  空不二笑:“你的这位哲学家朋友,意思是干尸还活着?”
  “当时我问了他这个问题,”周秀说:“他反而驳斥我一番,他问我什么是死,什么是活。关键的问题并不是干尸如何储存信息。”
  “那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空不二问。
  我藏在暗处,听到他们的对话,心惊肉跳至极。这两个人的讨论,已经从玄学过渡到科学,这是最可怕的,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超灵体的存在。

  周秀幽幽道:“他告诉我,最关键的问题是,不同的信息储存方式会影响到这个生命体的行为和思维。”她的目光落在黄九婴身上,一字一顿说:“黄九婴生前是黄九婴,死后变成干尸,他就不是黄九婴了。因为信息贮存方式的改变,他变成了一种新人类。”
  空不二微微笑:“很有意思的想法。”
  周秀从桌上捡起一根长香,用打火机点燃,亲手插在香炉里,然后规规矩矩跪在地上,对着黄九婴的尸体,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周施主,你不必如此。”空不二道。
  周秀站起来,看着黄九婴的尸体,眼里是一种从没有过的神采:“小师父,你不懂。”

  说完话,她转身朝楼梯走过来。我吓得赶紧站起,准备随时跑路。周秀走着走着,忽然停下来,侧脸问:“小师父,我哥是不是要找人来解剖黄前辈的遗体。”
  “是的。”空不二说。
  周秀喃喃道:“不知道面具下的黄九婴到底是什么样子,我相信他是个很帅很有魅力的男人。”
  “无非皮囊空相。”空不二说。
  周秀笑笑,来到楼梯口,我赶紧藏在走廊的拐角,看着女人一步一步上来。大晚上的,周秀穿着一身粉红色的睡衣,这女人本来就漂亮,身材还正点,穿着睡衣玲珑有致,看着她走远的背景,我有些看呆了。
  周秀说自己能听到干尸的话,我还是存疑的,说得再天花乱坠,干尸还是干尸,怎么可能有思维呢,还能向外传达信息?真是可笑。不说别的,它的大脑靠什么供氧?大脑都不运作了,还有个屁的思维。
  今晚周秀和空不二的对话,我怎么琢磨怎么觉得怪异,里面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第二天早上,法医验尸报告传到了,老安检查是死于心脏病,准确点说心肌梗死。病症一目了然,可死的太突然,一切似乎都印证了冥冥中的预言。
  经过一晚上休息,周维民醒了酒,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给黄九婴的尸体敬香。然后他打电话给高人,把情况简单说明了一下,让那个人尽快过来。
  我和鸟爷还有尤素,现在吃住行都在这片山区里,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倒是轻松,项链找回来,吐血症也让老安治好了,现在唯一愁的事就是尤素和鸟爷的身体。

  他们现在症状越来越厉害,尤素身体素质差一些,表现很明显,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说话没几句额头都是冷汗,脸色煞白。
  如果再治不好身上的病,他们两个真的会面临残酷的死亡。
  在焦急中等了三天,第四天头上,真的来了一位高人。这是个游方道士,穿着道袍,扎着发髻,看不出多大年纪,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满脸皱纹,精神状态却很好。
  一看到这道士,周维民赶紧请进来,忙前忙后,好茶好水的上。
  道士摆手:“老周,客气就别来了,我先看看前辈的尸体。”

  周维民把他请到客厅,我们在后面跟着,到了香案前,道士背手而立,盯着黄九婴的尸体。我们站在旁边,谁也不敢吭声,气氛有些压抑,不知这老伙计在看什么。
  道士侧过耳朵,又似乎在听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他和周秀一样,都能听到干尸的声音?
  道士听了一会儿,忽然转过头,看向我们三个。
  这道士打一进来,眼皮子都没抬,对我们视而不见。此时此刻,居然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
  周维民赶紧问他:“老鲍,有什么问题吗?”
  道士走到我们面前,上一眼下一眼打量着,微微笑:“有意思,一个有鬼气,两个有尸气。”
  我们三个互相看看,都面露惊骇。我马上明白道士的话,我身上附着黑钟馗,而鸟爷和尤素确实中了尸毒。鸟爷赶紧抱拳:“高人啊,你想办法救救我们。”
  道士心不在焉地说:“随缘。”他又看向空不二,空不二垂眉低眼,并不和他对视。道士走到他面前,问:“小和尚,你师父怎么称呼?我怎么看你有点眼熟呢。”
  空不二赶紧答:“上海普陀寺智源长老。”
  道士“哦”了一声:“我行游数年,寺庙道观去过不少,普陀也是经常和他们那些僧人喝茶辩经,可从来没听说过法号智源的,想必是隐居的高僧大德,下次路过普陀,希望有缘相见。”
  空不二垂头不说话。
  周维民深深看了空不二一眼,岔开话题:“老鲍,你是游方高人,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求到你的头上。这次把你请来,确实是一件大事。”
  道士老鲍看着黄九婴说:“这人我知道,是明朝人,道号潜虚子,为南宗传人。现在南宗势微,几无传承,可见世道无常。”
  “南宗到底是什么来历?”周维民问。
  老鲍说:“道家南北二宗最开始是从古老的丹道分流出来的,根据丹术修炼方法有清净孤修和阴阳双修的区分。清修的叫清静派也叫北派,阴阳双修的叫阴阳派也叫南宗,这就是南宗北派的来历。”
  “那你是什么派?”周维民问。
  老鲍呵呵笑:“我不练丹术,不修长生,更无视仙道,我什么派都不是。再说了,现在就算我想修也修不成,华夏历史诸位也都了解,经过那个特殊的时期,古籍焚烧,传承断裂,就算有传人也被迫侨居海外。我是一散修,没有任何相关资料,仅是窥得其中皮毛而已。”

  日期:2015-10-29 18:1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