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袍哥》
第26节

作者: 善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16 23:22:06
  26
  章胡氏回到满江红码头后,就召集一牌的大娘们议事:“亏得白荷出生入死,我才分文没花,从匪剿脱险。白荷堪称我们袍界骄傲,可谓前途无量!”
  一位闲大娘薛胡氏说:“我们码头好不容易培养出了这样的英才,就该用好。白荷是块好材料。”
  “白荷人虽年轻,嗨袍哥时间已经不短,现在还在五牌,有点屈才。我看可以大胆超拔。”另一位闲大娘说。
  “不少人都有这个提议,尤其是年轻一辈的袍哥。”章胡氏说。“我现在年近七旬,早已力不从心,很想让贤。但一牌的大娘很多,资格也老,但论才能、贡献,还是白荷出类拔萃。”
  薛胡氏说:“年少英才,往往能成大事。如果论资排辈,东吴就应该拜黄盖为帅,周瑜为将,这样的话,赤壁大战又是另一码事了。”

  章胡氏点点头:“我俩看法一致。但是如果马上就把他摆到舵主位置上,又怕搁不平。”
  薛胡氏说,尸位素餐的人一旦掌舵,那才叫拐了。
  章胡氏说:“白荷从五牌一下掌舵,虽不算一步登天,总有那个感觉。不如先让他到一牌,当几天闲大娘,先给点帅气。这舵主的茅坑,我还先占着。”
  正说着,俞大牙来了,手中是精致的请帖。

  他在紫光阁当了多年的一牌闲大爷,脚都跍(蹲)麻了,还是“闲”起走,大爷不掌舵,只能边边梭。彭子固总舵被林县长杀死后,潘铁标当了总舵,俞大牙还是没戏,总想新立码头掌舵,但是昌县袍哥公口林立,没他的伙食。俞大牙决定另修栈道,到成都省去夺起一个“大仁会”公口。他鸦片生意做得好,和成都的烟帮打得火热。说起立码头,烟帮很支持。连赫赫有名的成都东门舵把子陈俊珊,都认可了。“东门陈俊珊,闲事管得宽”,陈俊珊爱帮忙是有贤名的。他都出面了,局面就热闹了。

  现在,诸事筹备妥贴,就剩下发帖子请宾客了。章胡氏接到请柬,想到俞大牙在紫光阁嗨了这么多年袍哥,和自己还是有交道的,现在人家自己把局面夺开,这个账是要买的,就爽快接了帖子。
  “大仁会”码头的开山大会,选在成都华瀛大舞台举行。街上的泡桐树、槐树都裹了金纸,挂了彩花。大舞台正门布置了“满天星”彩阵,两边牵起了挂彩幛的绳子,不到一会儿,各袍哥码头的送的彩幛,就挂不下了,只好再向两边延伸。一辆一辆鱼贯而来的推屎爬汽车,根本没法停,把人送到后,车夫另找停车地方去了。打轿而来的,干脆就把轿子停在两边街沿上,把商铺挡住了也不管。
  俞大牙和他的码头班子站在华瀛大舞台门前迎候嘉宾,来一个,就笑容可掬亲自趋前去开车门或打轿帘,唱名的站在大舞台入口高声报出来者名头,两边站成火巷子的彩妆伶人,一牌是净角,一牌是生角,便一齐鼓掌,让来者满面生辉。
  当陈俊珊抵达时,二十响铁铳响起,俞大牙作揖致敬后,伸手扶住陈俊珊,将他直送到舞台下正中一把交椅上,虽然天气并不炎热,但立刻就有打扇的、捧茶的前来侍候。
  章胡氏等几十个舵把子落座后,每人背后都有个打扇的,扇得不温不火,有招有式。过场做够后,打扇的退下,捧白银水烟袋的各各捧烟敬客。
  拜过关公后,礼仪大管事唱道:“请客码头的各位舵爷得位!”陈俊珊、章胡氏等刚刚坐下,忽听门外雷霆般一声大吼:“把场子团团围住,不准放走一个!”大批的黑衣警察,持枪涌入,这些“棒棒副爷”(警察)们进场就分到两边贴墙的地方,举枪对准了参加开山大会的人。
  警察局长万松疾步走上舞台,一见陈俊珊坐在正中,便客气对他点了一下头。陈俊珊问:“万局长,啥事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万松又向他点了两下碎头,并不答话,而是直接走到陈放大蜡、高香的桌前,大声武气地说:“军事委员会有令,抗战时期,不得擅自集会、结社。目前,川中不靖,邛崃山、华蓥山、大巴山都有共匪武装,匪情已渗透于社会,不时开展飞行集会,暗中集会,省城治安,防不胜防。你们无视禁令,扯起这么大的场子,又是集会,又是结社。蔑视政府、搅动社会,本局身负省城治安之责,岂能放任猖獗。现报请上峰核准,一体拿办!”说罢下令:“凡参加集会人员,全部带回警局审讯。”

  各码头的舵把子,在自家地盘上,马干吃尽,当地军警,都对他们礼让三分。但到了这“客码头”,就哈不转了。这万松除了对东门舵把子陈俊珊还算客气外,其他的舵主,都像是自家桌上的下饭菜。有几个舵把子还想摆谱,坐着不动,被黑衣警察用长枪一拄,戳翻在椅下,很是狼狈。这些舵主,都是衣冠楚楚、有头有脸的,都不愿吃眼前亏,也就乖乖起身,跟着前往警察局。
  章胡氏看陈俊珊,在椅子上稳得梆老,也没哪个“棒棒副爷”(警察)敢对他不敬,便知成都警察是专拣外地的柿子捏。离座时,专门走到陈俊珊身边,请他得便给万松递个话,对自己手下留情。素来有求必应的陈总舵,点了点头。一会儿,万松看几十位外地舵把子和他们的随从两三百号人,都服服帖帖装进了他的罐罐,仅剩下陈俊珊孤零零地坐在那里,便上前一揖:“珊公受惊了!”陈俊珊盯一眼这些吃“尿泡饭”的家伙说,没事。万松说:“执行公务,我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我这就派人送珊公回府。”陈俊珊说,不必了。一会有车来接。万松口中唯唯:“那我就不送了。”正要随队回局,陈俊珊将他叫住:“你打算拿他们咋办?”万松说,不过是一一审查甄别,关上一阵,没问题就会放人。陈俊珊说:“其中有个章胡氏,年近七十,经不得关,要请你特别关照一下。”万松应允。

  带到警察局的人被一一登记造册。万松回局,就收到章胡氏的“花叶子”(名片),其背面写着“请求一见”。人都关在后房里,警察局不是监狱,平时仅有拘留室,没有那么大的牢房,两三百人,把几个房间塞得打不过转转,只好将一些人弄到后面院子里,拉上绳子,露天圈禁。
  万松去见章胡氏,在一个小房间的人堆堆里将他叫了出来。章胡氏说:“我年岁大了,经不住这样整,白天还能站着,晚上咋睡,都不晓得。万局长,我在昌县是有家有室、根根底底都清楚的人,你只消打一个电话,就晓得了。”
  万松说:“抓来的人,每天都要点名。我要是就这样白眉白眼放了你,一起关的那么多舵把子,就会‘号盘’。你最好给我一个现在就放的理由。”
  “我可以出五百块大洋作保证,请一个人帮我点名应卯。我回了家,也随时应讯就是了。”
  万松清醒白醒,满肚皮鬼转转:这帮人都是袍哥、舵把子,跟共党、民盟一类的集会结社,边都挨不上。抓他们,哪是啥球政治?纯粹是经济。要是丐帮聚会,懒还懒得管呢!这些都是整钱容易的有钱人,拿他们一下,让虾子们出点血,是该的。现在这章胡氏愿意出五百银洋,又有陈俊珊打过招呼,万松也就乐得卖这个人情:“这样也好,你出了钱,让人顶包,是花钱请人质,和取保候审是同类性质。不过,替你的那个人,要戴你的帽子,穿你的衣裳。”章胡氏说,那是。

  话一递出去,第二天,白荷腾都没打一个,就从铁鞭镇赶来了。穿上章胡氏的衣服,章胡氏没受多少囹圄之苦,就打轿回家。
  警察局的号子里,每天点名点到章胡氏,都由白荷应答一声“到”。引得在押舵爷们发笑。私底下,都翘大指拇:“义气!”“是条好汉!”“都已经是一牌大爷(娘)了,还来顶包坐班房。”有的舵爷想照炒一盘菜,却找不出这么仗义的、肯“烧冷灶”的贴心豆办,于是对白荷更加刮目相看。
  白荷才顶包坐了一天班房,万松就接到了白军长送来的名片,请他放人。万松不敢怠慢,立刻照办。
  白荷走出省会警察局,黄佐副官带着两个弁兵,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