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生死轮回的诡异老故事--六道无间》
第24节

作者: 荆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26 13:51:00
  晒豆豉儿
  我小的时候,开封家家腌豆豉儿。豆豉儿的学名是西瓜酱,但是真正的开封人都叫它豆豉儿。
  开封是西瓜之乡,我记忆里最便宜时西瓜卖到两、三分钱一斤。用西瓜腌制的豆豉儿,成了那个时代家家必备的副食。谁家的新媳妇如果不会腌豆豉儿,那她立刻就要向资深的老奶奶请教。是不是能腌一盆香喷喷的豆豉儿,就是考验新媳妇会不会过日子的标准之一。腌一大盆豆豉儿,半年都不用买菜。每次吃的时候挖一勺出来,放上葱、姜、蒜和干辣椒,用油一炸,全家人用它夹馒头吃、拌面条吃,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豆豉儿的做法就是把煮熟的黄豆拌上干面粉,捂到长“毛”,然后将西瓜瓤连肉带汁,掺到长“毛”的黄豆里,再放上花椒、大料等香料,还有大量的粗盐。接着就是暴晒,直到晒得飘出淡淡的酵香,就算成了。
  晒豆豉儿,是那时候夏季最常见的一道风景。大太阳天儿的午后,奶奶颠着小脚,从屋里端出蒙着白纱布的、装着豆豉儿的大瓷盆。摇摇晃晃地走到家门口的树下,将瓷盆放到太阳下的板凳上。微风过处,是各家门口一字排开的豆豉儿盆子。
  小酒鬼
  有一年夏天,北京的舅舅出差,顺路来开封看望我们。爸爸带舅舅逛街,也带上了我。很少被大人带出去的我感到非常骄傲,有点得意忘形。
  我们走到位于鼓楼附近的一家饭馆,爸爸请小舅舅喝啤酒。那家饭馆除了卖炒菜、面条,还外卖散装啤酒和三色冰糕。三色冰糕有三种颜色,还有很浓香的奶味,是每个孩爸爸为小舅舅和自己各买了一瓶啤酒,给我买了一根三色冰糕。这在平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但我得脸上鼻梁,非要喝爸爸的啤酒不可。爸爸拗不过我,就把自己喝了一半的啤酒递给了我。我捧起啤酒“咕咚”就是一大口,啊!又苦又呛,噎得我眼泪差点没下来。但为了逞能,我硬着头皮“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我“惊世骇俗”的举动不但吸引了其他顾客,连售货员都探出头来看我。在众人复杂的目光里,我干掉了半瓶啤酒,然后挺着小肚子,若无其事地姗姗离开。
  日期:2014-04-26 13:56:00
  刚才那两张图搞错了,下面发两张对的,对照着看吧。
  美味的荤油渣
  荤油,猪油是也。为了避免直接叫猪油的不雅,我们叫它荤油,或者大油。
  那时候家家凭票供应的菜油都不够吃,所以每年春节将至,家家都会把平时省下的肉票买成肥猪肉,将肥猪肉炼成雪白的荤油和金黄的油渣。荤油基本用来炒菜、炸丸子。
  油渣的用处则每家不同。奶奶家院里的一家邻居,每年都会把炸出来的一盆油渣,用塑料袋装上寄给农村的亲戚,这油渣对于农村亲戚来说,就是一道过年的大菜。
  我们家炼猪油的日子,就是个小小的节日。炼油时,奶奶安详地坐在灶台前,用长筷子翻动着锅里的油渣,我和堂弟逡巡在灶台旁。奶奶一声:“好了!”爸爸应声而出,将油渣撒上盐和花椒面,放在小饭桌上,我和堂弟欢呼一声一齐扑上。油渣金黄酥脆,大家用手捏着吃,你一颗我一颗,一会儿工夫一碗油渣就见底了。
  小酒鬼
  有一年夏天,北京的舅舅出差,顺路来开封看望我们。爸爸带舅舅逛街,也带上了我。很少被大人带出去的我感到非常骄傲,有点得意忘形。
  我们走到位于鼓楼附近的一家饭馆,爸爸请小舅舅喝啤酒。那家饭馆除了卖炒菜、面条,还外卖散装啤酒和三色冰糕。三色冰糕有三种颜色,还有很浓香的奶味,是每个孩子心目中奢侈的美味。冰镇啤酒装在一个个刷干净的玻璃罐头瓶里,摆在窗台改成的柜台上,金黄的啤酒在罐头瓶上沁出冰凉的水珠,看着就很凉快。
  爸爸为小舅舅和自己各买了一瓶啤酒,给我买了一根三色冰糕。这在平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但我得脸上鼻梁,非要喝爸爸的啤酒不可。爸爸拗不过我,就把自己喝了一半的啤酒递给了我。我捧起啤酒“咕咚”就是一大口,啊!又苦又呛,噎得我眼泪差点没下来。但为了逞能,我硬着头皮“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我“惊世骇俗”的举动不但吸引了其他顾客,连售货员都探出头来看我。在众人复杂的目光里,我干掉了半瓶啤酒,然后挺着小肚子,若无其事地姗姗离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