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漫评三国 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
第60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邈开始是给曹操当小弟的,当然了,张邈也是大哥级的人物,所以从严格意义上,他并不是曹操的小弟,但是他与曹操合作期间,他让曹操坐头把交椅却显然是事实。
  后来,张邈感觉与曹操合作没有前途,于是在关键时候,就让吕布到他的地盘上坐了头把交椅,张邈这样一折腾,当时就把曹操整的差点成了坛三爷,因为张邈那种大哥级别的人突然投靠吕布,吕布的势力自然是突然猛增,关键是曹操控制的兖州境内,除了三座城池,全都换上了吕布的大旗。[注6]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不是小弟们给曹操打气,曹操当时都绝望了,因为曹操当时都有了给袁绍打工的念头。

  其实,吕布与丁原的关系,大约也就是张邈与曹操的关系。换而言之,他们的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哥与小弟的关系,只是你坐头把交椅,我坐后面交椅的关系。也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他们在关键时候背叛老大,老大当时就有可能翻了船。
  曹操与张邈之间,那是表现的亲如兄弟;丁原与吕布之间,那是表现的亲如父子;结果呢?张邈在关键时候投靠了吕布,于是曹操当时差点翻了船;当然了,吕布在关键时候投靠了董卓,于是丁原当时就翻了船。
  日期:2014-12-16 08:52:47
  张邈在历史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面角色,相反还多少是正面形象。因为他与曹操当年那是铁哥们,也是曹操起家时最主要的支持者(因为曹操从陈留起兵,而当时的张邈就是陈留太守);所以张邈虽然后来背叛了曹操了,而曹操后来也杀了张邈全家,但是却无法完全抹去过去这段历史。而且呢?张邈总的来说,是作为士大夫集团的一员,虽然曹操杀了他的全家,但是与张邈相关的大佬后来还有很多,所以站在张邈角度说话的人,自然还有很多。更主要的是,曹操一系控制天下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它并不足以对历史一手遮天。所以张邈在历史上,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正面角色。

  更何况,张邈背叛曹操,在普遍士大夫集团成员的眼中,那就是曹操不对,因为张邈振臂一呼,整个兖州除了三座城池都背叛曹操,是因为曹操当时没有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想凌驾于士大集团之上。
  许多人说到曹操没有篡位时,常常总认为曹操的思想作怪,其实呢,从曹操在兖州差点翻船的事我们可以看出来,曹操如果真敢随便往皇位上爬,那也是随时会翻船的。因为某个人振臂一呼,普遍郡县都跟着一块反叛,曹操再有本事,恐怕也会变得一筹莫展。
  所以,张邈、陈宫虽然背叛曹操,但是在三国历史上,这两个依然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一切就如陈琳所说,张邈、陈宫振臂一呼,整个兖州都响应他们,这不怨曹操还能怨张邈?如果不是曹操在兖州弄得天怒人怨,张邈拿什么做到这一点?在这种背景下,曹操自然不敢彻底否定张邈。当然了,这是后话,这里就不多说了。
  吕布则不同了,他是起身于底层;关键是,吕布的大哥气质远远强于张邈,所以他走到哪里,也不会甘心给别人当小弟。这样的吕布表现在外,自然是逮谁背叛谁;关键是,吕布最后还彻底失败了。如果吕布后来也混成了传说中的昭烈帝,他背叛的人再多,也只能证明他是一代枭雄。总而言之,不要说什么吕布背叛你们,因为吕布是天生当大哥的人,你们却想领着吕布混,那能怪吕布背叛你们吗?

  事实上,刘备表现在外,跟吕布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凡是领着刘备混的人,凡是跟刘备合作的人,有几个不被刘备摆上一道的呢?如果刘备在没有成为汉中王前,就被曹操灭掉了,我估计刘备在历史上的形象,与吕布没有任何差别,总而言之,谁信任他,十有八九都会倒霉的。曹操信任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了援手,他却与人密谋杀害曹操,还抓住机会就背叛了曹操;刘表信任他,在他走投无路时收留了他,他却在隆中与诸葛亮密谋霸占刘表的地盘;孙权帮助他,他却赖着荆州不还;刘璋信任他,结局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吕布收留刘备时,吕布手下的人都说,刘备这种人反复无常,应该把握机会杀了他;曹操收留刘备时,曹操手下的人也说,刘备这种人反复无常(说得比较委婉,就是一代之雄),不如趁此机会杀了他;孙权与刘备合时,孙权手下也是这样说。吕布当年,在投靠别人,也是享受这种待遇。
  但是,那些一心想统一天下的大哥,看到刘备、吕布这种有个性的大佬,都也觉得自己有能力驯服他,所以总也忍不住想收留他们。
  最后,曹操也想领着吕布混,刘备告诉曹操,你是不是觉得,你比丁原、董卓的本事大多了,这两个人都玩不住的人,你能玩住?曹操一想,也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就把吕布杀了。
  日期:2014-12-16 08:56:20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说了这样一大堆,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吕布绝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更不是反覆无常的打手、保镖角色。如果吕布是这种人,他背叛丁原,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吕布背叛丁原的主要价值在于,丁原控制的力量,都跟着吕布站在了董卓一边;如果吕布只是一个打手、保镖之类的角色,他杀掉丁原,那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只要曹操、袁绍稍微运作一下,就可以让丁原手下的将领,都站在他们一边,而不是站在董卓一边。

  丁原在当时的洛阳城内,之所以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是因为帝国政府的禁军,与士大夫集团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对此我前面已详细分析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所以在清理宦官集团前后,袁绍、曹操作为士大夫集团的代表人物,自然不敢轻易直接控制帝国政府的禁军,所以就把禁军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丁原[注7]。他们之所以把相关权力交给丁原,大约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丁原是一个能与董卓分庭抗礼的大佬。第二、丁原与士大夫集团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渊源,因为丁在的出身非常低,而且好像也没有看到他与哪个大家族有太密切的关系。[注1]简单的去看,丁原应该是一个士大夫集团与非士大夫集团势力,都可以接受的中间人物。所以把禁军(主要是北军)的指挥权交给他,禁军的将士应该比较容易接受。

  本来呢?这种格局,足以保证董卓、丁原这两个与士大夫集团关系比较疏远的军方大佬相互制约。但是很不幸,因为何进、何苗手下的将士,纷纷投靠董卓,打破了他们的均势。至少,当董卓在此基础上派人游说吕布时,吕布觉得站在董卓一边,好像更有前途,如果仅仅是吕布这样认为,估计没有什么太不了起的,关键丁原手下的将领,普遍这样认为,那可坏事了。于是,吕布拿着刀砍下了丁原的头,曾归丁原指挥军队,都跟着站到了董卓一边。在这种背景下,自然没有人敢在洛阳城内与董卓大声说话了。

  当然了,洛阳城内的军事力量,纷纷投靠董卓,自然是基于特定的利害关系,但是董卓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应该也是不可低估的。至少,如果董卓就如传统历史书那样把坏人两个字刻在脑门上,是不会取得这种结果的。因为,从法理上,无论何进兄弟曾控制的禁军,还是暂时归丁原控制的禁军(抑或是丁原一系的军队),都没有投靠董卓的道理,但是相关军队都是先后归顺了董卓。
  [注1]:(丁)原子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
  [注2]: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辽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馀人。辽募兵尚未还,而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
  [注3]::“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注4]:太祖、袁绍都是张邈的朋友。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
  太祖在征讨陶谦前对家人说:“我如果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结果太祖凯旋而归,见张邈,两人相视而泣。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亲密。

  [注5]:我亲眼见你(袁绍)称张陈留(邈)为兄,那么我的府君张超就该是你的弟弟,就应齐心协力,为国除害,为何你拥着强大的兵力而看着别人互相残杀呢?可惜臧洪力量不够,不能举刃为天下报仇,又如何能臣服呢?”
  [注6]: 张邈听从了他。太祖东征陶谦时让陈宫带领部分将士留守东郡,于是陈宫领着这批人马东迎吕布,让他做了兖州牧,并占据了濮阳,周围各县纷纷投靠吕布,只有鄄城、东阿、范县没有反叛曹操。
  [注7]:汉灵帝驾崩,武猛都尉丁原受何进之召,烧孟津,火照城中,带兵到洛阳诛杀宦官,但事情被何皇后制止,转拜丁原为执金吾。(执金吾,就是统率洛阳城北军的指挥官)
  以上内容,均摘自《三国志、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