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58节

作者: 迟玉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03 16:25:32
  11.穷途末路
  殖产兴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地租改正提供的资金十分有限,大隈重信要想大干快上必须借助金融杠杠。伊藤博文曾于明治三年(1870)赴美考察金融制度,包括金属币铸造、纸币发行和公债募集,他建议大隈使用金融手段筹集启动资金,而兴办银行为重中之重。当时大隈正在整顿货币,既要回收劣币,又要发行纸币,还要为各项目提供资金,大藏省没有资源完成如此多的业务,它需要民间机构的协助。

  在江户时代,日本实行幕藩体制,诸藩拥有货币主权,货币因之五花八门,不但样式不同,连材质都迥异。东日本使用金币,以“两”、“分”、“朱”为单位,西日本使用银币,以“匁”为单位,日常交易则使用铜币,以“文”为单位。不同货币的兑换由两替商来主持,三井、鸿池、小野都经营货币兑换业务。这些两替商通过为将军、藩主经纪税款获得货币托管权,金额甚巨,这自然会催生出贷款业务。两替商依靠贷款业务构建起各自的商业关系网,成为了民间商业的主持人。不过,到戊辰战争时,三井等两替商已濒于破产,它们像赌徒一样加入了倒幕阵营。大隈重信需要三井这样的准金融机构,他的太政官札要想快速流通必须借助现有商业网络。就这样,两替商借政府业务翻了身,并逐渐发展为财阀。

  明治六年,三井组和小野组(江藤新平抢劫的银行即属小野组)这对老冤家在政府的撮合下合资成立了第一国立银行。这是一家纯私人银行,经营纸币与金银币的兑换,因有大藏省背景故以“国立”自居。此时,日本已建立起金银复本位纸币系统,金融局面开始走向稳定。自明治七年起,政府的开销逐渐加大,征兵令已付诸实施,殖产兴业也已快速铺开,各项事业都需要启动资金。大隈重信无法完全指望地税收入,现实逼着他放松甚至放弃金本位,办法就是赋予银行不兑换纸钞发行权(就是没有金银做支撑的纸币,今天全球的纸币都是不兑换纸币)。继第一国立银行之后,民间又陆续成立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四家国立银行,而到了明治九年,银行的数目更是蹿升至一百五十多家,并且全部拥有不兑换纸钞发行权!

  银行业的井喷式繁荣与涩泽荣一有关。前文我们提到过涩泽,他是幕府的旧臣,曾参加巴黎世博会并考察欧洲多国。涩泽到明治四年时已任大藏少辅,是大隈重信的左膀右臂,他的政治立场与大隈一致,主张急速改革并反对即时征韩。当时,征韩派大将江藤新平主管司法,他借两起贪腐丑闻逼走了山县有朋和井上馨,并对涩泽荣一展开调查,此三人全为征韩派的对头。官场就是个大染缸,涩泽受够了猜忌和倾轧,于明治六年辞官下野。

  第一国立银行是日本第一家银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只能交给一位能人打理,藏相大隈觉得没有比涩泽荣一更合适的人选了,于是涩泽成了第一国立银行的总裁。在涩泽的带领下,第一国立银行很快走上了正规,盈利状况远超预期,其成功的秘诀在于股份制和不兑换纸钞发行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着别人发财分外眼红。明治九年,政府颁行《金禄公债发行条例》(秩禄处分/“买断工龄”),华族(公卿和原藩主)突然获得了大笔公债,他们以此为资本办起了银行,岩仓具视为大股东。

  银行是现代金融的基点,是资本主义的温度计,银行繁荣几乎等于经济繁荣。银行系统因不兑换纸钞发行权释放出了巨额热钱,这些热钱追逐着那些看似光鲜的政府项目。殖产兴业项目大都无法盈利,它们依靠政府投资而存活,一旦政府财力枯竭,这些国营项目连同借给它们钱的银行都将面临生存危机。
  银行系统还带来了另一个麻烦,那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整个资本主义历史就是一部通胀史。不过,在金本位下,通胀比率极微,对现实生活影响不大。而大隈重信在明治九年后几乎完全放弃了金本位,烧钱的西南战争更是不容他信守货币纪律。海量的钞票导致了严重的通胀,底层被洗劫一空,民生愈发艰难。政府也并不能靠印票子来发财,它所投资的项目大都不赚钱,不但成不了新商业税源,反而成了无底洞式的财政包袱。实施地租改正后,农民缴纳固定金额的货币税,通胀等于稀释了地税,政府也就变得更穷。大隈重信用开征新税的办法来弥补政府损失,而这加剧了官民之间的紧张。到明治十四年,政府财政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因此才有了“米纳论”、“外债论”和“财政紧缩论”。

  大隈重信与民间的关系不可能友好,他这种扩张型财政政策只能带来短期繁荣,所惠及的群体也只能是一小撮富商权贵。积极财政总会伴随贪污和浪费,这几乎无法避免,社会风气也就因之显得败坏而奢靡。举例来说,为打造“国际大都市”形象,大阪政府推出了“亮化大阪”的计划,它采购了近1500座洋式灯台,还成立了专门的维护公司。此项目并不能给政府带来税收,相反,它每天都在消耗国民财富。如果老百姓富得流油,你这样搞也没什么,可现实是还有那么多人在挨饿!难怪西乡隆盛批评政府“浪费无度”,而板垣退助攻讦当局“有司专制”。

  大隈重信自担任藏相以来,先后推行了四大改革:首先,他完成了币制改革,重建了金融秩序;其次,他推行了地租改正,获得了稳定税源;然后,他推行了秩禄处分,甩掉了财政包袱;最后,他实施了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基础。从长远来看,上述政策都没有什么错误,只不过执行得太过急切,超过了社会承受力之上限。四大改革刀刀见血,地租改正整惨了农民,秩禄处分整惨了士族,银行改革整惨了所有人。是的,所有人,包括华族!岩仓具视等华族银行家所拥有的资本为公债,这些公债保值升值的前提是国有企业运营成功,但现实是它们几乎都在亏钱,连制铁所和缫丝厂都如此!

  在寡头内部,大隈重信很不受欢迎,他是佐贺人,与萨摩藩阀在西乡时代就结下了梁子,大久保利通遇刺后长州藩阀掌权,大隈只能成为一个边缘合作者。大隈渴望做政坛领袖,他经常在东京筑地的府邸大宴宾朋,伊藤博文和井上馨都曾为他家常客。大隈的社交尝试失败了,同僚们不但没有向他聚拢反尔离他更远,人们讥讽他家为“筑地梁山泊”。在日语中,梁山泊不是聚义之地,而是贼窝!

  如果读者观察大隈重信的照片,你一定会发现他的嘴总是撅着的,似乎有无尽的不满和委屈。大隈是政坛上的一匹孤狼,他有数不清的对手,却缺乏最起码的战友。寡头们之所以供奉他为藏相,一是为了保持一个联合政府的门面,二是相信他的经济政策。而如今,现实已经否定了后者,大日本帝国不宜跑得过快。
  《史记》有云,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谁能想到,昔日的民族英雄竟成了今日的全民公敌。到1881年,大隈重信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等待他的将是明治十四年政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