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华夏的兴起——说说老祖宗的故事》
第54节作者:
如是予闻 日期:2014-05-08 13:44:42
《征服:华夏的兴起》-165
六 殷商的灭亡(上)
说到姜尚,我便想起直至今天,尚有不少人家门上挂着“姜尚在此”的牌子,可驱魔降妖,消灾化难,可见此公之威力何等惊人。
然而作为历史人物,姜尚充满神秘感,令人恍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大史学家司马迁走南闯北,见闻多矣,对姜尚的记录也多是含糊不清,在其传记中,用了许多“或”字,或是这样说,或是那样说,有的这么说,有的那么说,他都搞糊涂了,更别说我们了。
准确地说,姜尚应该叫“吕尚”,姜是姓,吕是氏。
在春秋战国之前,姓与氏是分开的,一般名字从氏,而不从姓。只是后来姓与氏渐渐变得没分别了,所以才出现两种叫法,既可称“姜尚”,又可称“吕尚”。
既然现在都挂着“姜尚在此”的神牌,我自然也使用姜尚这个称呼了。
此人的家世,我就不详细追溯了,早期生活比较平淡,曾经干过杀猪屠牛的行当,摆过地摊(“卖食”),当过宾馆服务生(“迎客之舍人”,也可理解为大户人家的迎宾员),还因为混得不好被老婆赶出家门(“逐夫”)。那么他是如何发迹的呢?西伯姬昌是如何找他当帮手的呢?光是《史记》里,就记下三种不同的传闻,当然最为人所知的,是“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为什么叫姜太公呢?因为他当时已经七老八十了,不仅老,而且穷困潦倒,好在古代人少资源多,填饱肚子还不成问题。太公就到河边钓鱼了,钓鱼本来不稀奇,稀奇的是《史记》的写法:“以渔奸周西伯。”诸君读《史记》时可要万分留神,西伯是“阴”,太公是“奸”,阴者,阴谋也,奸者,奸计也。一个老人家,钓鱼还搞奸计啊?
看来这个老人家着实不够纯朴。
日期:2014-05-11 06:29:33
《征服:华夏的兴起》-166
他耍什么花招呢?人家钓鱼用弯钩,他偏不,用直钩。直钩能钓得到鱼吗?说实话,这个我也不知道,不然怎么叫愿者上钩呢?与众不同就是一个标签,至少吸引眼球,有特立独行的范。这个老人家非常聪明,因为西伯姬昌不是号召“尊老”吗?他不仅老,还与众不同,只要坚持不懈,他准能被西伯注意到。
果不其然,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西伯出门打猎。殷商时代很迷信,做什么事都得占卜一下,这一占卜,大吉。卜者对西伯说:“这次出门找猎,不是收获飞禽走兽,而将收获一个能帮您成就霸王之业的帮手。”西伯当然心里痛快,边打猎边留意有什么能人异士。这时他可能听到别人提及姜太公了,因为此翁常年在渭水河畔以奇特的方式钓鱼。这种新闻无疑令西伯很新奇,他决定前去看看,也算是发扬敬老的传统美德。
大家想想,要是姜太公不显得古怪,与常人无异,谁会去关注他呢?
他混了大半生,到晚年明白一个道理:人是需要炒作的。
这一见面,改变姜尚的人生,这时他已是古稀之年。西伯找到这个古怪的老人,亲切交谈,姜太公岂能错过这个机会呢?他把一辈子揣摩出来的真知灼见,一古脑地说出来,令西伯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只是个乡村鄙夫罢了,岂知人不可貌相,姜还是老的辣。老姜一下子把西伯折服了,因为他不仅会说阳谋,也能道阴谋,谁能想到一个潦倒一生的人,居然是个权谋大师。
此时西伯突然想起爷爷说的一句预言:“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这个姜尚原本是东方人,不远千里跑来西周,这不正是爷爷说的“圣人”吗?西伯激动地对姜尚说:“我太公曾经说有个圣人要到歧周来,周将因此兴起。看来圣人真的是您啊。我家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原来钓鱼的姜尚就是西伯的太公(爷爷)的盼望的人,所以后来他又有一个新的称呼:太公望。
就这样,西伯恭敬地把姜太公请上车,一起回都城去了,尊他为师。
日期:2014-05-12 13:37:38
《征服:华夏的兴起》-167
不过还有两个版本,简单提一下。
第一个版本称姜尚以前也曾在纣王手下办事,因为纣王无道,他便离开殷商,游说诸侯。只是众诸侯都害怕纣王,姜尚吃了一鼻子灰,最后他到了岐周,得到西伯姬昌的重用。但是这个版本与许多关于姜尚生平纪录都不同,有美化之嫌,故而不太可信。
第二个版本则称姜尚原本是隐士,隐居于海滨,与散宜生、闳夭等人是好朋友。后来散宜生、闳夭都投奔西伯,恰好西伯又被纣王所囚禁。闳夭等人知道姜尚这个人有谋略,便请他出山,商量如何解救西伯。姜尚也认为西伯是明君,而且还尊老爱幼,有意要扶助他,便慨然答应了。后来闳夭用了姜尚的计谋,献给纣王美女宝马奇珍异宝以赎回西伯。西伯得救之后,回到岐周,便重用姜尚,拜他为师。
以上三个版本虽然说法各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姜尚被重用时,已是年迈,而且他是西伯的老师。
年到七十方得志,这大约可视为励志学的经典案例了。
有志不在年高,六十岁还一无所成的朋友不必灰心丧气,姜尚在此,给我们提供学习的范本了。那么姜太公果真有翻江倒海的本领么?请看《史记》所说:“周西伯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又是“阴”字。
“阴谋”、“阴权”,司马迁着笔也实在凶狠,姜太公权谋家的形象跃然纸上矣。
在殷则有伊尹,在周则有姜尚。其实伊尹与姜太公一样,都是权谋大师,那么何以司马迁把姜太公视为兵家及权谋家之鼻祖呢?因为有一本著名的兵法谋略书是挂在姜太公的名下,这本书便是《六韬》。《六韬》又称为《太公兵法》,据说是姜太公所传,全书以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的对话方式编成,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兵法书之一。当然,现在一般认为此书乃是后人假托姜太公之名写成的,但多多少少能体现姜太公的兵学思想。这本书在宋代时被编入《武经七书》之中,成为古代兵学教科书,地位尊崇。
握有纣王授予的征伐大权,加上一个老谋深算的姜太公,西伯姬昌可以放开手大干一场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