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愿做一棵胡杨——过去和现在的神秘西域,前世与今生的凄美爱情》
第56节

作者: 寂寞的胡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16 21:38:07
  翻过了两座沙丘后,清影惊喜地发现了不远处的水塘。
  “是真的吗?不会是海市蜃楼的幻觉吧。”清影激动地揉了揉眼睛,更加振奋地逼近水塘。
  不一会儿,清影便走到了水塘跟前,果然不是幻觉。清澈的水塘、稀稀拉拉的胡杨林、茂盛的芦苇都活生生地展现在清影眼前。看到水的那一刻清影感到兴奋死了。她爬到水塘边开始大口地喝着清冽的泉水顿时无比地愉悦。喝饱水后,清影立刻精神焕发。只见她迅速将自己带来的几只牛皮水袋灌满水后开始发疯般地向回跑。

  当甘甜的泉水倒进陆风嘴巴的那一刻,他还一直认为是幻觉。直到清影在陆风身边一直大声地呼唤说找到水源了他才明白自己或许得救了。清醒之后,陆风将清影带回的几只水袋分别给所有人先少量地灌下,由于不够,陆风便牵着一只可以行走的骆驼将所有的水袋装满向清影指的方向去驮水。
  探险队终于得救了,遗憾的是又有两名家丁由于严重干渴缺水已经救不过来了。人们只得又一次心情沉重地将他们埋葬。
  傍晚,探险队在水塘边安营扎寨。他们惊喜地发现水塘里竟然有鱼。维吾尔老人将翻译和家丁捕捉上的鱼用胡杨枝穿起来在火上烤。晚上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上了风味独特的胡杨烤鱼。
  第二天早上,探险队整理好装备,装满水按照老人指引的方向开始搜索黄金之城。依照老人的回忆,黄金之城离水塘应该只有半天的路程,可是探险队走了快一整天了,也没有发现任何遗址。临近天黑的时候,他们竟然惊奇地发现了一处村落。
  这个村落位于,塔河支流边上,面积不大,周围的风景还不错,大片的红柳、胡杨林茂盛地生长着,星星点点的几个小水塘也结了冰。村里的几座房屋是用胡杨和红柳枝搭建的,显得极其原始和简单。一群羊在河边悠闲地吃着草,牧羊人安逸地坐在胡杨树边打瞌睡。

  教授忙问翻译和老人这是什么地方?他俩也惊奇地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朝阳赞叹道:“浩瀚的大沙漠里竟然有这样的地方,这里难道是传说中的沙漠桃花源?”
  日期:2015-04-17 23:27:21
  众人走进村里跟牧羊人打招呼,期初他十分害怕眼前的这些外来客。后来翻译和老人不断与他交流,他才变得友善和好客起来。最后牧羊人将探险队带到了村里人的家中。头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他见到探险队的来访表示惊讶和好客,并热情款待了探险队。
  晚餐只有烤鱼和清炖肉。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东西了。教授通过翻译和头人进行了交流。
  吴教授问头人为什么会在沙漠深处居住?

  头人回答说自己的祖先为了逃避宗教的仇杀从塔河流域逃到这里。结果就一直住在这里,再也没有回去过。
  吴教授听了对众人说道:“公元十世纪末,这里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国曾向其他佛教国家发动“圣战”。他们的祖先应该是在那时候躲避战乱逃到这里的。”
  朝阳说道:“果然是沙漠里的桃花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祖先是躲避秦时的战乱。他们则是躲避宗教的战乱。”
  吴教授又问头人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吗?头人茫然地摇摇头。
  朝阳听了继续笑道:“真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清影朝他撇撇嘴道:“你就别在这卖弄古文了,这里除了教授和陆风没人能听得懂!”
  教授继续问头人信仰什么教派?头人摇摇头说:“现在没有任何信仰,只记得听自己的先辈说起过好像是信太阳。”
  “太阳?阳光?光明?就是光明,难道他们以前信仰的摩尼教?”教授有些激动地说道。
  朝阳问道:“教授,摩尼教就是明教吧。”

  “对,是明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为西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西域地区。”吴教授回答道。
  陆风听了也颇感兴趣地问道:“明教?我知道。北宋的方腊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以及明太祖朱元璋都和这个明教有关吗?”
  教授点点头说:“这些教派或多或少都有着摩尼教的影子。”
  清影说道:“我曾翻阅过史书,在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兰教之后,高昌回鹘的摩尼教也逐渐消亡。13世纪后在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区彻底消失”。
  “是的,摩尼教一般主要分布在西域的高昌回鹘国,现在通过这个沙漠桃花源我们可以证明在南疆地区也有摩尼教的存在。不仅如此,从波斯金币上看这里还有拜火教存在的可能!”教授兴奋地说道。
  “拜火教?”陆风听了觉得有些迷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