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的真相:刘伯温的神奇预言》
第31节

作者: 华胥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13 10:05:56
  早上好,盆友们,昨晚已经更新三大节了,我都已经爆发了,你们还等什么?赶紧来打卡、签到、撒花吧。要自觉,要自觉。潜水党都给我出来,不然丢鱼雷了。)
  日期:2014-05-17 17:00:54
  朱元璋听出来了,刘伯温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告诉他乘胜追击,直捣黄龙,不要错过大好时机。
  这话说得再直白点儿,就是不要让陈友谅有喘息的时间,不要给他翻身的机会!要知道,陈友谅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他只要没死,照样还能活蹦乱跳,不仅能活蹦乱跳,还能咬人。  
  总之,小强不死,朱元璋的日子就没法安稳。
  为了彻底除掉陈友谅这只小强,现在正是主动出手的大好时机——从前都是他来主动进攻,但他连续两次都败了,尤其是这一次败得最惨,此时不趁胜追击,更待何时?
  如果说池州之战只是刘伯温小试牛刀取得的一场小胜,那么,这一次就是他的大手笔。
  既然是大手笔,就要让精彩进行到底,一点不能手软。 
  对于受伤的小强,没有比拍死他更好的处理办法了。

  继续打吧,打到他死为止。
  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醒悟到自己差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如果没有他的点醒,自己就会先好好庆祝这场战争的胜利,让将士们缓一阵再去跟陈友谅继续打,而这种想法恰好为陈友谅提供了喘息之机。然而陈友谅一恢复元气,回头再打过来,那就不那么好对付了。
  所以最好就是趁现在刚刚打得他落花流水、人船两失、士气低落之时,再给他重重一击,不打死他也让他残废!
  时机都是由人把握的,刘伯温向来善于洞察局势、抓住要害,这一招够果断,够狠,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又一次佩服得心服口服。
  于是,朱元璋当即决定:发兵攻打江州,摧毁陈友谅的老巢!
  日期:2014-05-17 18:18:08
  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的当年,从应天(南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那不是一天两天能到的事儿,何况还是行军打仗,兴师动众,沿途都是敌人。

  因此,从应天打到江州也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前期是这样的:
  自从陈友谅采石兵败退守江州后,朱元璋趁胜不断向西推进,相继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乐平、抚州等地,包括陈友谅的江西石港(今江西余江东锦江北岸)、信州(今江西上饶)、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东北、旧浮梁城)这几个大的地盘也都落入了朱元璋之手。
  可恶,太可恶了,这哪里是占,而是抢,这么个玩法,直接不让人活了。
  属于我的,我一定要用双手夺回来!朱元璋,你只是一个乞丐,我不施舍你,你就当起了土匪,巧取豪夺,这是违背游戏规则的。我一定要让你为你所做的付出代价!
  陈友谅很愤怒,后果有点严重。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七月,陈友谅趁朱元璋四处抢占地盘、兵力分散时,派出太尉、得力干将张定边一举攻占了安庆,夺回了这块朱元璋从他手上抢走的地盘,也算是为自己一直以来的失败出了口恶气。
  安庆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考虑到安庆位于建康上游,被陈友谅占据,严重阻碍了自己向西发展,迫切想要再次夺回安庆。
  然而,就在他正准备下达攻打安庆的军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安丰被元军围困!
  如果仅仅只是安丰被围倒不算什么,大不了现在不管,等到时候再夺回来,但安丰城里有两个重要的人,让朱元璋不得不考虑再三,要不要去救。
  日期:2014-05-17 19:36:55

  准确说来,这两个人是朱元璋的上级领导。
  一个是韩林儿,一个是刘福通。
  韩林儿这孩子实在是命苦,自从至正十一年(1351年)爹韩山童起义失败被杀之后,作为民间的革命烈士后代、国家公安部A级通缉犯,他一直跟着刘福通过着心惊肉跳、刀光剑影的日子。
  逃亡了四年之后,他才算是有了第一份职业,并且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的第一分职业是皇帝,此后他将这份职业一直干到了死。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刘福通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
  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不是好事,目标大,被朝廷列为头号通缉犯),自己当了枢密院平章,不久改任丞相,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同年十二月,因元军围攻毫州,刘福通和韩林儿只能转移到安丰(今安徽寿县)。
  刘丞相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率军北上,攻克汴梁(今河南开封)。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北上攻占了汴梁(河南开封),并把韩林儿接过来,当然了,好吃好喝是有的,但韩林儿也就是个傀儡的命,权力是一点没有的。
  然而,好景不长,至正十八年(1358年)八月,汴梁被元将察罕帖木儿攻破,韩林儿与刘福通也管不了几万名官吏、将士及其家属了,匆忙逃回安丰避难。

  对于这样两块肥肉,元军当然是不会放过的,随即对安丰发动了围攻。
  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不投降的话,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后凌迟而死。
  然而,他们不想死。关键时刻,他们想到了朱元璋——这个如今风头正盛的红巾军统领。
  在他们看来,虽然朱元璋开了子公司,但终归属于“大宋”总公司,“吴国公”这个称号还是韩林儿董事长封的。如今总公司董事长和总监有难,朱元璋这个子公司下属有责任去救,也有这个义务去救。
  只要他属于大宋总公司名下的子公司一天,他就有一天的职责去为董事长和总监办事效劳,不管他的子公司发展得有多大,也不管他的翅膀有多硬。
  如今董事长和总监需要他,他就应该二话不说,发兵过去解围。

  当然,这是韩林儿和刘福通的想法。而朱元璋的想法一开始也是这样的。
  他忘不了自己曾经只是个乞丐,只是个和尚,是濠州的红巾军头领郭子兴收留,并被他赏识和重用,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可以说,没有红巾军,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而红巾军就是韩林儿和刘福通一手创立的,他们只要存在一天,就是自己一天的最高领导。
  所以无论从工作职务上下级上来说,还是从道义上来说,朱元璋都觉得自己应该出兵援救韩林儿和刘福通。
  而眼下的问题是,安庆被陈友谅夺走,安丰连带两位领导被元军围困。
  到底是发兵攻打安庆还是救援安丰,让朱元璋很为难。
  日期:2014-05-17 21:04:52
  发兵攻打安庆就顾不上安丰,救援安丰就会引火烧身,本来朝廷没把目标对准你,你自己倒送上门来了,不是找死吗?
  能不能同时既打安庆又援安丰?——两线作战,被朝廷和陈友谅同时攻打,死得更快!
  然而,对安丰不管不顾也不行,领导有难,见死不救,说不过去。
  就在朱元璋犹豫不决之时,刘伯温看出了他的疑虑,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知道明公此时的为难之处——安丰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救吧,分散兵力不说,而且引火烧身,到时就陷入了跟朝廷和陈友谅两线作战的境地;不救吧,过不了自己心里道义上这道坎儿。
  朱元璋正愁没人帮自己分忧解愁,没想到刘伯温却一眼看了出来,实在是厉害。
  朱元璋也不想卖关子了,直接问刘伯温:“军师有何应对良策?”
  刘伯温只用了一句话就回答了他:“安丰当然是要去救的,但不是现在。”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的这句话还有下文,于是继续听他说下去。
  接下来,刘伯温对他展开了细致的分析:
  大宋三路大军北伐行动失败,兵力丧失大半,已经构不成对朝廷的有力威胁,汴梁被破,大宋官员及其家属数万人、官兵五千人被俘,符玺、印章、官库金银财物被夺,大宋已经名存实亡,韩林儿和刘福通虽然突围跑到了安丰,但已经是落地凤凰不如鸡。朝廷如今把重点放在了对付山东红巾军方面,并没有对安丰进行集中围剿,因此他们现在还能扛得住,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此时发兵,是援不是救,还会引火烧身,划不来。不如等他们实在扛不住了再发兵不迟,那才是救,援兵才会发挥实质的用处。当务之急是攻打安庆。

  总之,现在发兵不是时候,他们还能扛,让他们继续扛吧。
  经过朱元璋这么一分析,朱元璋如醍醐灌顶,心中的疑虑顿时一扫而空,安丰迟点再说,先解决安庆才是首要任务,于是立即决定发兵攻打安庆,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
  (今天小爆发到此结束,明天继续。潜水党统统出来,刘伯温大本营需要你,楼主的爆发也需要你加油打气。盖楼、马克、撒花、打卡、签到、翻页都来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