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误读——撕开野史面纱,直面历史真相》
第43节作者:
九孔子 日期:2014-05-18 20:36:08
上面两场战役苏定方都是作为先锋或者是副将,没有直接参与军队的领导。而接下来,苏定方将作为军队的统帅书写一人擒三主的神话,在自己的星空中大放异彩,成就自己的丰功伟业,凤凰涅槃,在此一刻。
就在跟随程咬金从西突厥回京的第二年,唐高宗命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再次讨伐西突厥。苏定方命雅相、婆润为副将,先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北,大破处木昆部,其俟斤(相当于酋长一类)的叫懒独禄率众万余人前来投降,苏定方马上将其安抚,在其中调集千余兵马来到骑突施部。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闻讯集结多部的人马将近十万之众前来挑战。贺鲁看到苏定方的军队人数少,想用包饺子的战术将苏定方的军队从四面围住,由外围向中间进攻,准备一举歼灭苏定方的人马。但是苏定方什么人,军事奇才的计谋怎么会让你这个凡人看破。苏定方他令步兵占据平地,结成方阵,所有的武器都向外,形成长毛森林,自己率领骑兵,占据北面的高地。阿史那贺鲁带领他的骑兵冲入长毛森林三次都没能攻破,战争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趁着贺鲁部队的士气低下之际,苏定方率领自己的骑兵从北面高坡横冲下来,突厥部队大败。接下来苏定方又使出毕生绝学奔袭战术,奔袭三十里,斩杀万余人。第二天,苏定方集结部队打算再大干一场,但是老天不给他机会,西突厥的各部听说贺鲁败了纷纷投降,贺鲁只有带领几百骑兵出逃。经此一战,唐代西部边疆从此安定下来,贺鲁后来也在石国被生擒带往京城。
收降的仪式搞得非常隆重,高宗李治高高在上、正襟危坐,苏定方身披铠甲押着贺鲁将其带到高宗面前,文武百官免不了一番歌功颂德。记住,这样的场景这次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它会一次次的在朝廷之上上演,在高宗面前上演,在百官面前上演。而此后面的导演是同一个人,正是由于这个人的存在,才可能导致最后苏定方以悲剧收场,一生战功卓著,却落得功名不显,到后世评书演义中还变成了反派世家。
经此一役,苏定方也赢来了他事业的巅峰,皇帝因其战功擢升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封为邢国公,他的儿子苏庆节为被荫为武邑县公。但是舒服的日子还没过几天,原先归降唐朝的西突厥思结阙部的俟斤都曼率疏勒、硃俱般、葱岭三国再次反叛,朝廷任命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出征讨贼。大军行到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一带),而敌人固守在马头川一带,于是苏定方又再一次发挥了其必杀技奔袭战术,亲率人一万余,马三千匹,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到达距离都曼营帐以西十里之地,都曼听闻之后大惊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苏定方会来这么一招,毫无准备,结果可想而知,都曼军队大败,只有退守马保城。到了晚上,大部队赶到,苏定方命令下属在众目睽睽之下赶造攻城的器械,并且将其一一列在城墙之下,都曼知道自己必败,开城投降。
上面说的那一幕有一次重演了,高宗还是在乾阳殿高高在上正襟危坐,苏定方将都曼带到高宗面前,这次苏定方还替都曼求了一个情,因为在回京的路上苏定方保证饶其不死,高宗也顺手做了个顺水人情,答应了苏定方的请求,饶了都曼一条性命。苏定方因为此功加食邢州钜鹿真邑五百户。
到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朝廷再次任命苏定方为熊津道大总管,挥师百济(今朝鲜半岛)。与前两次率骑兵走陆路不同,这次是走的是水路,我们知道古代步兵、骑兵和水军是分开来的,陆上带兵好的水路不一定玩的转,但是在苏定方身上完全不用担心。他率领水路大军十万余人从成山出发(今山东荣城县一带),直抵熊津道口(今朝鲜半岛南岸一带),百济军队沿岸布阵攻防,苏定方下令在东岸登陆,依靠山势排兵布阵,再加上海上船队“扬帆盖海、相续而至”,百济军队见此阵势,那真是三魂掉了两魂半,一战击败。此时还正好碰上涨潮,苏定方的军队趁势水陆并进,直捣黄龙。在距离都城只有二十里地左右,百济军队倾巢出动,想要力挽狂澜但是无力回天,苏定方的军队斩杀万余人,缴获辎重不计其数。百济义慈王和太子出逃北部边境,其次子自立为王,困兽犹斗,但是谁知道义慈王的嫡孙文思思虑再三,即使现在侥幸能胜利,但是现在是叔叔坐得王位,将来自己父亲回来他能拱手相让么?我父子二人将来还哪有什么立足之地?于是决定开城投降,城中百姓也积极配合,次子扶余泰也无可奈何,只得大开城门。随后百济大将弥植又领着义慈王父子前来投降。唐军就此摆平百济,将其划分为六郡,苏定方功不可没。
上面上演的两出好戏又一次开演,导演还是那位导演,演员还是那帮演员,所不同的就是那位扮演受降的配角罢了。
苏定方的一生前后灭三国,都生擒其主,这个在中国军事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汉民族,骑兵一向是弱项,只有北方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他们的骑兵才骁勇善战,但是苏定方打破了这个常规,其率领骑兵奔袭的战术丝毫不比他们差,尤其是灭都曼那次一日一夜疾行三百里,这个是世界军事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在其死后,高宗因感念其功劳,请属下臣工商量为其追封和定其谥号,但是百官却似让胶封住了嘴巴无一开口。最后高宗不得不对近侍们说,“苏定方于国有功,理应加封,你们这样不说话不表示,算什么意思?难道你们觉得还不够哀痛?我每次想到此处,都要泪流满面啊。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苏定方得罪谁了?他不是得罪一个人,而是得罪了一帮人。可以说是将朝廷上所有的人基本都得罪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苏定方自己站错了队,他结交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前面说到的那位收降仪式导演,此人名叫许敬宗,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许敬宗是第一个支持武则天的人,在当时的朝廷李治还没有下台的时期这就是朝臣的一个眼中钉、肉中刺,你苏定方既然和此人结交,那也不是一个什么好鸟。
就这样立场问题,可能人家苏定方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这些朝臣一致认定你苏定方的阶级成分有问题,所以到后来朝廷重新修订史书时,把苏定方的许多战功都一笔抹去,必比如说他和吐蕃的乌海之战,这个在敦煌莫高窟出土吐番文书中有零星的记载。后世的好事者也由此才在后来小说演义评书中将苏定方塑造成了一位白面的奸臣形象,并且祸及妻儿,将他们一家全部变成著名的“反派世家”。
苏定方的一生也真够倒霉的,一生貌似都站错了队伍,一开始站到了李建成那边,后来又被误会站到了武则天那边。所以说站对位置很重要,一招失利满盘皆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