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搜鬼拾遗》
第60节

作者: 射月将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2-20 20:53:00
  红袖与秋月劝了七官母亲几句,都替她伤感不已。正在这时,一个少年走了进来。秋月一看,此人模样与那青芒一般无二,身形健壮,英气逼人,眉宇间隐约透出冷傲之气。
  七官母亲对那少年说道:“我儿七官快来见过你的恩人。”
  那七官忙走到红袖和秋月面前,拱手施礼。七官母亲说道:“你尚在襁褓时,日夜啼哭不停,几次险些哭死,多亏了这位秋月姑娘,才救下了你,你不可忘了姑娘大恩,一定要报答才是。”
  霍七官赶紧对着秋月深施一礼,秋月当时看着他,只羞得脸通红,忙用袖掩了脸,不敢看他。
  七官母亲埋怨道:“你这孩子如此无礼,见了秋月姑娘竟连一句道谢的话也没有!”
  霍七官忙说道:“多谢秋月姐姐救命大恩,七官日后定当图报。”

  秋月赶紧也道个万福,说道:“公子不必客气。”
  红袖在旁边看了,笑着说道:“你们二人客气起来,看着不像兄妹,不像外人,倒像是夫妻。”
  秋月只羞得红了脸,那七官好似没听懂红袖的话,只呆愣愣地站在那。
  红袖问七官:“七官兄弟近日如无什么事,可去我家做个差事,我家正缺少一个都管,不知七官兄弟意下如何?”
  七官说道:“大姐美意,七官心领了。只是近日我要出门一趟,去寻我的父亲。”
  红袖问道:“你这一去,不知几时回来?”
  七官说道:“我父出门已一年多,至今生死不知,我必定是要寻到他的。只是我这一去,无人在家照顾母亲,是以我迟迟未走。这几日我便是在外面寻个能做得家务杂事,能服侍母亲的丫鬟或是婆婆,如此我才能安心出门。”
  红袖笑道:“我道是何事,却原来如此。七官兄弟尽可放心,我秋月妹妹便能当得此任,而且不要得你分文报酬。你尽管出门去寻你的父亲,家里诸事自不用担心就是了。”
  七官听了,心下犹豫,看看母亲。七官母亲本就喜欢秋月,心里早将她视为儿媳,此时见红袖如此说,忙客气说道:“这如何使得,秋月姑娘在大户人家做惯了的,在我家如何能受得这苦?”
  秋月说道:“秋月本也出身贫贱,诸般苦皆能受得,明日我便搬过来照顾婆母,料理家事。”
  七官母亲听了,心下感动,拉住秋月的手,万般柔慈。
  红袖在旁边笑着说道:“如此好了,马上要成一家人了。只盼七官兄弟能早日寻着父亲,早早回来家人团聚。还须记着秋月妹妹的一番情意,不要辜负了她。”

  七官母亲心下欢喜,这便要留红袖和秋月吃午饭,红袖和秋月今日只为来看七官,并非其他,留下吃饭也恐多有不便,推脱一番,便急忙告辞而去了。
  霍七官送走了红袖和秋月,回屋收拾了行李,只待明日秋月搬过来后,便准备出门去了。
  次日一早,红袖派了仆人,赶了马车,带了一应日常所用物品,载了秋月,来到七官家。七官帮着将秋月行李安顿好,便对着秋月深施一礼,说道:“家中诸事烦劳秋月姑娘费心了,七官今日便出门去,寻到父亲,便早早归来。”
  红袖笑着说道:“你们夫妻还说什么客套话,走便走罢!家里自有我和秋月妹妹照顾,不会累着秋月妹妹的。只是七官兄弟须要牢记秋月的情意,早早归来。”
  秋月脸上一红,说道:“姐姐又说笑,我们哪里是夫妻,我哪里又要人家可怜了?”
  红袖只笑不语。七官背上行李,一把长剑拿在手中,躬身对红袖和秋月深做一揖,然后又拜别母亲,转身便上路去了。
  霍见春离家时只说去湖州收购布匹,因他当初是一人独行,并无同伴相随,霍七官也无处查问,便只径往湖州而去。
  霍七官这一路上只宿在荒郊野外,饿了吃口干粮,渴了便喝口路边的河水,如此走了数日,便离那湖州地界不远了。这一日,霍七官走到一处乱坟岗附近,肚中饥饿,便随地坐了下来,取出干粮吃了起来。刚吃几口,便听到有人在哭。七官以为是谁家来给死去的家人上坟,也不在意,一边吃,一边听那人伤心地哭个没完。
  霍七官吃饱,擦擦嘴,站起身便要赶路,猛然就见一人正在坟前一棵歪脖树上拴了绳子,踩在高处,头便套了进去。霍七官一见,也不多想,快步如飞蹿过去,拔剑便把那绳子砍断,那上吊之人扑通摔倒在地上。

  霍七官说道:“天无绝人之路,你却为何如此想不开?”
  那人年纪三十岁左右,书生打扮,身体瘦瘦弱弱,生得一副软弱相,一个跟头摔倒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只是哀声痛哭。
  霍七官不耐烦地说道:“亏你是个男人,如此不爽当,究竟有何天大的委屈,直让你来此寻短见?”
  那人哭道:“你让我如何说得?此事说了还不如不说,活着倒不如死了爽当!”
  七官笑道:“也罢,不说便不说罢!你自去寻死,我走自己的路便是。”说着,霍七官转身便走。
  七官走出不远,后面那人喊道:“说便说罢,如今已是这样了,再丢一次人又怕得什么?”
  霍七官转身又回来,说道:“你只管将你心里的委屈说与我,我替你出头便是。如是那贪官恶霸欺负了你,我一剑砍下他的头颅,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那男子叹一口气,说道:“此事当真说不出口,但事已至此,说与你罢!我是附近村子里的人,名叫刘生,平日靠在村塾里教几个孩子读书为生,家中有一妻子为伴,日子倒也过得平静。两月前,村里突然来了一个秀才,生的是潘安一样的相貌,端的是满腹的锦绣才华,声言要游遍天下,会访天下有才学的读书人。我便与他攀谈起来,对方果然诗书经文样样精通,直似一副状元之才。我心生仰慕,便将其延至家中,谁知我妻子被他才情相貌迷惑,竟暗暗与他私通。前日我归家时,正撞见这对狗男女在行那苟且之事,我上前便打,却反被那人擒住,遭了一顿毒打。那人对我说,只要你行得方便,让你妻子与我日夜相见,我便赠与你金银,保你夫妻衣食无忧,如若不从,当即便将你打死。我打又打不过他,忍又忍不下这口腌杂气,是以来到父母坟前哭了一场,寻思着还不如上吊死去的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