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6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王弥却不走寻常路,他是个天性就不安分的人,按部就班的事避之唯恐不及,离经叛道的事却乐此不疲。
  当时有个隐士很早就对他下了评语:君豺声豹视,好乱乐祸,若天下骚扰,不作士大夫矣。——你说话声音像豺,目光像豹,好乱乐祸,如果将来天下乱起来,一定不会走正途。
  王弥年轻时曾在洛阳闯荡过一段时间,因缘际会认识了当时正在京城当质子的刘渊,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公元306年,他的家乡东莱有人造反。
  浑身充满叛逆基因的王弥就像狗看到了骨头一样地兴奋——对苍蝇来说,粪坑就是它的幸福家园;对王弥来说,乱世才是他的开心乐园。
  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家丁加入了叛军。
  然而这次造反很快就被政府军镇压了,王弥被迫亡命江湖,带着一帮手下逃到山里,成了一名山大王。
  在山大王这个职业里,王弥干得相当出色。

  他不仅弓马娴熟,膂力过人,而且极有谋略,每次行动都有周密的计划,从不失手,因此在胶东一带名声远扬,江湖人称“飞豹”。
  在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王弥的野心也在不断壮大。
  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便干脆率部出山,在青州、徐州一带四处掳掠,几乎所向无敌——直到他遇到了西晋兖州刺史苟晞。
  苟晞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名将,如果说王弥是飞豹的话,苟晞就是飞虎——在苟晞面前,王弥连遭败绩,只得退回山中。
  日暮途穷之际,他听说自己当年的老友刘渊已成气候,便遣使请求归附。
  刘渊大喜过望,当即封王弥为镇东大将军、青徐二州牧、东莱公。
  比起王弥,另一位投奔刘渊的人来头就小多了,但后来在历史上的影响却大多了——此人的名字叫石勒。
  石勒是羯人,按照《晋书》、《魏书》等史籍的说法,羯人出自匈奴别部,不过现代不少史学家根据羯人“多高鼻深目”的特点,认为他们很可能是来自中亚。
  石勒的原名叫背(难怪他早年的命运这么背),小名叫匐勒,出生于上党武乡(今山西武乡),其祖父耶奕于、父亲周曷朱均是部落小帅。
  羯人是外来民族,人数也不是很多,相貌又与汉人迥异,因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备受歧视。石勒家尽管是羯人中的小头目,也照样摆脱不了赤贫的命运。
  石勒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小小年纪就四处打工,做过小贩,当过雇农,勉强混个温饱。

  美景多出现在穷乡僻壤,猛男多出身于贫苦家庭。
  成年后的石勒长得高大威猛,气宇轩昂。
  有看相的说他相貌不凡,将来前途无量。
  但几乎没人相信。

  只有当地的两个大户郭敬、宁驱觉得这小伙子人不错,经常给衣给粮,资助他家。
  石勒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然而自己家穷得叮当响,能回报他们的只有自己的一身力气,便常去帮他们耕种。
  在干活的时候,石勒的耳畔总感觉有隆隆的战鼓和呜呜的号角声,觉得非常奇怪,便回去告诉自己的母亲。
  他母亲似乎颇有点医学知识:这不过是耳鸣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

  日期:2015-07-31 08:17:15
  NO.10
  公元303年,并州一带闹了饥荒,石勒被迫和族人一起出外逃荒,结果和家人走散了,孤身一人,饥寒交迫,几乎面临绝境。
  幸好此时遇到了当年的恩人郭敬,郭敬给他衣服、食品,他这才侥幸得以活命。

  然而,今后的路在何方?不,以后的饭碗在哪里?
  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石勒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干人贩子比较有前途,他对郭敬说:老家很多胡人都快饿死了,我想把他们诱骗到河北,把他们卖给当地富户家做奴隶,这样我可以赚到钱,这些胡人也可以活命,双赢。
  悲催的是,很多时候,理想和现实往往是一对反义词。
  就像一心想在股票上赚钱的我不但没在股票上赚钱,反而却被股票坑了一样,一心想当人贩子的石勒不但没当上人贩子,反而却被人贩子给贩卖了。
  当时的并州刺史司马腾居然也想到了和石勒一样的主意——他派军队四处捉拿胡人,将他们贩卖到山东,以赚钱充实军需。
  倒霉的石勒也被抓了,后来被卖到了茌平(今山东茌平),成了当地土豪师欢家的一个奴隶。
  在师家耕种的时候,石勒似乎又听见了战鼓、号角的声音,他问身边的那帮同事——也就是和他一起种地的奴隶们:你们有没有听到这种奇怪的声音啊?
  这些奴隶竟然也都听到了:自从你来了,我们就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石勒不由得笑了:这个,我从小在家里就经常能听见的。
  奴隶们都大为惊奇,很快这事就传到了主人师欢的耳朵里。
  师欢也觉得这个胡人实在太怪了,不祥,便把他给赶了出去。
  重获自由的石勒又再次遇到了生存的问题。
  对着没有星星的夜空,饿着没有食物的肚子,看着没有希望的前程,石勒终于作出了自己的决定:既然不能改变这个操蛋的世界,那就去适应它!

  只要能活下去,什么都可以干!
  不管良知!
  不择手段!
  不问底线!
  恰好师欢家的附近有个皇马——皇家马场,石勒以自己善于相马为名与马场头目汲桑搭上了关系,之后他便骑上汲桑那里的好马,纠集了夔安、支雄、桃豹、逯明、呼延莫(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了石勒后来征战天下的干将)等一帮亡命之徒,号称十八骑,四处抢掠,抢来的宝物则大多交给了汲桑。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石勒相当于黑社会老大,汲桑则相当于他们的幕后保护伞。
  不过石勒的黑社会生涯并没有持续多久。
  公元304年,原先镇守邺城的司马颖逃到了洛阳(前面说过),邺城周围一下子成了无政府状态,各路军阀、各地豪强纷纷揭竿而起,割据一方。
  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队伍是原司马颖的部将公师藩,手下有数万人之多。
  汲桑决定带着石勒等一帮人前去投奔公师藩。

  也许是觉得石勒原先的名字无论是“背”还是“匐勒”都太拗口了,在公师藩面前实在是不好介绍,汲桑帮他按照汉人的习惯,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石勒。
  不过,在公师藩的麾下,石勒似乎并不受重用,只是个小头目。
  公师藩不久就失败了,被兖州刺史苟晞斩杀——又是苟晞!
  汲桑和石勒则潜逃回了马场。
  之后,汲桑干脆以为司马颖报仇(当时司马颖已死)为名起兵,独立拉起了一支队伍,自称大将军,石勒则担任前锋都督。
  石勒很快就展现了他的军事天赋——排兵布局如神助,冲锋陷阵似等闲。
  带着这帮临时拼凑的部队,他居然连战连捷,甚至还一举攻进了河北重镇邺城,晋朝驻守邺城的最高指挥官新蔡王司马腾也在此战中被杀。
  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西晋太傅司马越赶紧派出自己的王牌战将苟晞前去征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