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第39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21 19:38:00
  秦国曾经在宜阳进攻盟友韩国,现在又在皮氏进攻另一个盟友魏国,难道它嫌自己的盟友太多了吗?魏国是比韩国重要的多的一颗棋子,如果秦国用在宜阳之战中对待韩国的同样方式来对待魏国,那么魏国这颗棋子将脱离秦国,整个棋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孟尝君会毫不犹豫的派出使者去对魏国说,齐国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帮助魏国抵抗秦国的进攻。只要魏国接受齐国的这个建议,秦齐争霸的关键转折点就到来了,齐国手握压倒性战略优势,它马上就可以反守为攻,联合韩魏反攻秦国。假如魏国不接受齐国的这个建议,至少它也会象韩国一样进入中立状态,越国的灭亡已成定局,韩魏又中立,秦国只剩下最后一颗棋子燕国,而齐国的盟友是楚国,齐国从此不用害怕秦国,完全可以公开和秦国对着干。所以,皮氏的战况至关重要,应该是当时孟尝君保持最高程度关注的对象。

  结果,孟尝君发现自己的运气还没有好到逆天的水平。魏国遭到进攻后很紧张,它派出军队赶往皮氏协助防守,两国大军在皮氏长期对峙,但是期间只爆发了一些零零星星的战斗,没有演变成大规模战役,最后是秦军首先从战场撤走,秦魏关系眼看着接近破裂的悬崖边缘,却又被拉了回来。孟尝君遗憾的叹口气,只好把他已经半伸出去的手放下,现在出手还不合适。
  日期:2015-04-21 22:40:04
  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局的全过程都让孟尝君一头雾水,他不明白,秦国干嘛要去进攻盟友魏国?既然秦国做出了进攻魏国的决定,它为什么又把仗打的这么拖拖拉拉,不温不火,在达成任何作战目标之前它就撤走?不明白是正常的。此前的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外戚掌权的现象,秦国是第一例,齐国和楚国的外戚势力出现时间都比秦国晚几十年。秦国的内乱进行的很热闹,这一点外人很容易看出来,但是秦国内乱的性质是什么?两大对立政治集团是以什么原则组织起来的?其中的奥妙外人很难搞明白。

  我猜测,发生在皮氏的奇怪战争,幕后原因是这样的:季君之乱中,魏国希望获胜的是魏系外戚一方,它暗中做了一些支持魏系外戚的小动作,魏系外戚从他们在魏国的亲戚那里得到了援助。所以楚系外戚决定发起对魏国的战争以报复魏国,同时,秦魏进入敌对和交战状态后,两国断绝关系,就可以切断魏系外戚的外援途径。而这时的魏系外戚还有一些力量,他们拼命反对秦国毫无道理进攻盟友的行为,最后他们的反对有效,这场战争因此被提早结束。可以说,皮氏战场上发生的事情实际上是秦国内部两大政治集团正在角力的外在表现。

  日期:2015-04-22 22:24:58
  管是什么原因,战事草草收场之后,秦魏两国的关系终于没有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孟尝君也就没有找到让他觉得可以出手的机会。这样,在前307年-前305年的季君之乱期间,总的看来,孟尝君只抓住机会走了一步棋,就是吃掉越国,而这次行动中真正出手的是楚国,齐国所做的是打打下手,配合楚国行动,齐国自己在这个时期和前一个时期一样,它始终都只是在那里耐心的等待,没有出过一次手。

  这一总结并不完全准确。我认为,更准确的总结应该是,在这个时期,齐国自己既可以说是没有出手,也可以说是出了手;再换一种表达方式,作为一个国家,齐国没有出手,但是作为一个个人,孟尝君已经出手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总结呢?
  日期:2015-04-23 20:44:59
  前面我们只谈到了棋盘下部和中部的形势发展,没有谈到棋盘上部的形势发展。在棋盘下部,楚国吞并越国,这里只剩下齐国一方的棋子。在棋盘中部,继宜阳之战中秦国和韩国开战之后,秦国和魏国又在皮氏开战,秦魏关系呈现出和秦韩关系同样的不断恶化的趋势,这两个区域的形势发展对齐国都是有利的。而在棋盘上部,孟尝君也没有忘记关注最近发生在这个区域的重要事件。前307年,赵国的赵武灵王开始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和燕国的燕昭王一样,他正在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建设国家,而且他还用刚刚组建的骑兵部队攻击了中山国。中山国是齐国的附庸国,赵武灵王大胆入侵齐国的势力范围,他这是在向齐国示威吗?在棋盘上部,赵国和秦国的关系没有变化,而和齐国的关系显然正在变得越加敌对和紧张,是否应该说,这里的形势发展是对齐国不利的呢?

  孟尝君的看法是,不对,这里的形势发展仍然是对齐国有利的。他的决定是---弃子,放弃掉中山国这颗棋子,把它让给赵国,帮助赵国发展起来。围棋当中有这种“弃子”战术,当棋局中本方处于整体的被动和不利态势,而又没有其他棋可走的时候,放弃掉本方局部区域的一些棋子,用迂回的方式达到改善整体态势的目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