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13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26 08:05:13
  NO.21
  擒获西晋名将苟晞,让石勒威名更盛,汉主刘聪对他也是大加赞许,不仅下诏表彰,还加封他为征东大将军、幽州牧。
  但这却引起了一个人的嫉恨。

  此人就是王弥。
  对于石勒,王弥打心眼里是看不起的。
  论出身,他是汉人大族、官宦世家,而石勒是卑微的羯人;
  论文化,他是博涉书史、才华横溢,而石勒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

  论关系,他和汉国创始人刘渊是故交,而石勒和刘渊八竿子都打不着;
  论官职,他是齐国公、大将军,比石勒显然也要高出一头;
  论能力,他当然更不认为自己会比石勒差。
  论外表,……这个就算了,哥看重的是内涵!
  然而,不管他承认不承认,现在的石勒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已经超过了他!
  这让他感到难以接受。
  当然,除了嫉妒,更重要的是,王弥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早已把山东一带看作了自己的地盘,卧榻之侧,岂能容石勒这样的人安睡!
  他暗中有了除掉石勒之心。
  在石勒平定苟晞后,王弥一方面偷偷派使者联络已经占据了青州的老部下曹嶷,邀请他和自己夹击石勒;另一方面,为了麻痹石勒,他又派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去祝贺。
  在信中,王弥对石勒大拍马屁:石公您能俘获苟晞而又任用他,何其神也!如果让苟晞和我王弥做您的左膀右臂,天下不足定也!
  没想到弄巧成拙,这反而暴露了他内心的意图。
  因为,石勒实在是太聪明了。
  对于他,我只能用张良形容刘邦的那句话来形容:殆天授也!
  看了——不,听了这封信,石勒的反应是这样的:王弥位重而言卑,一定是心里有图我之意了。

  而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判断——王弥派去联络曹嶷的使者意外地被石勒的侦察兵截获,从使者的口中,石勒什么都知道了。
  张宾劝石勒先下手为强,把王弥干掉。
  这一切,王弥全然不知。
  此时他正在与西晋将领刘瑞作战。
  刘瑞战力颇强,王弥难以招架,无奈只得派人向石勒求救。
  石勒内心正巴不得刘瑞灭了王弥呢,便打算拒绝。
  张宾连忙劝谏说:明公您不是在考虑怎么消灭王弥吗?现在正是个好机会。咱们只需要这么做……

  听了他的话,石勒改变了主意,亲自率军前去增援。
  石勒一出马,便有好办法,很快他就击斩了刘瑞。
  危难见真情,石勒的这一举动让他赢得了王弥的信任。
  战后,石勒盛情邀请王弥到自己的营中喝酒叙旧。
  王弥向来以狡诈著称,照理他应该会想到这事可能有诈。然而,这一次也许是被石勒之前那股毫不犹豫救援自己的义气打消了戒心,也许是像尿床的孩子那样虽然有所意识却无法把持住,总之他头脑一热,不顾部下的劝阻,执意前去赴宴。
  到了石勒的地盘,可就由不得他了。
  就在这次酒席上,石勒乘其不备,手起刀落,亲手砍下了王弥的脑袋。
  随后,石勒向刘聪表奏,称王弥图谋不轨,因此自己为国除害,将其斩杀。
  刘聪闻讯不由大怒。
  王弥是开国元勋,官位比你石勒还高,你居然敢擅自把他砍了,这还了得!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皇帝吗?
  然而,怒归怒,他却并不能把石勒怎么样。
  一方面,他无法处罚石勒——此时石勒手握重兵,羽翼已成,虽然名义上是自己的臣属,但实际上独立倾向很强,要想惩治他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他也不能处罚石勒——此时天下尚未平定,他需要石勒这样的大将为自己效力,远没到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时候。
  他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日期:2015-08-28 08:02:07
  NO.22
  刘聪最后做出的处理决定,让我忍不住想起了小时候常做的边进水边排水的数学题:
  一边是下诏严厉指责石勒:擅杀大臣,有无君之心……;一边却是加封石勒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并、幽二州诸军事。
  从这个官职上可以看出,刘聪显然是希望石勒北上帮助自己攻打西晋在北方的最后两个强敌——并州的刘琨和幽州的王浚。
  但石勒却没有这么做。
  他率军在豫州一带转了一圈,最后驻扎在了葛陂(今河南平舆)。
  在葛陂,他收到了西晋并州刺史刘琨送来的一份珍贵礼物:他的生母王氏和侄子石虎——自从8年多前他被掠到山东卖为奴隶之后,他就与家人失散了。
  与王氏和石虎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封刘琨写的劝降信。
  在信里,刘琨先是说了一番好话,夸石勒用兵如神,“虽自古名将,未足为谕”;接着话锋一转,说他之所以攻城略地无数却依然没有一片容身之地,是因为未得明主,“存亡决在得主,成败要在所附,得主则为义兵,附逆则为贼众”;随后又苦口婆心地劝他“幡然改图,弃暗投明”;并且授予他“侍中、持节、车骑大将军”等名号。
  刘琨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劝降石勒,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石勒自作主张杀了王弥,和刘聪之间的关系有了难以修复的裂痕。
  然而,他错了。
  这只是他一厢情愿而已。

  他和石勒,就跟鹰和虎一样,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他费尽心机灌输给石勒的说辞,就仿佛泼向石头的水——无论多么猛烈,依然一丁点儿都渗不进去,完全是徒劳。
  石勒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的劝降:事功殊途。君当逞节本朝,吾自夷,难为效——人各有志。你应当表现你的气节为你的朝廷尽忠,我是个外族人,难以效仿你。
  当然,为了表示对刘琨送来家人的感谢,他也给他回赠了不少名马和珠宝。

  不过,尽管对刘琨的来信不感冒,但信中的某些语句还是戳中了他的痛点:为什么自己打了这么多胜仗,依然没有自己的地盘?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干?
  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把目标对准江南的西晋琅琊王司马睿。
  司马睿是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的孙子,袭封琅琊王,因其封地琅琊(今山东临沂)与司马越的封地东海(今山东郯城)相近,故司马越封他为徐州都督,让他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为自己看管大后方,之后他又被改封为安东将军、扬州都督。
  公元307年,在司马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移驻建邺(今江苏南京,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而改名建康),开始经营江东。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和司马睿是多年的好友,也是司马睿最倚重的心腹。
  这几年北方乱成一团,而远离战火的江东在王导等人的精心治理下比较安定,因此中原士人纷纷南渡,江东成为了西晋王朝最后的一片净土。
  现在听说石勒在葛陂大造舟舰,随时准备南下,司马睿不敢怠慢,连忙集结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兵力,北上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摆出一副与石勒决战的样子。
  此时石勒的日子并不好过。

  自从他来到葛陂以来,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一直阴雨绵绵,石勒的部下大都是北方人,对这样潮湿阴冷的天气极不适应,很多人得了疫病,加之粮草供应不足,仗还没打,部队的减员就超过了半数,士气低落,军心浮动。
  敌方大兵云集,己方却伤兵满营,这仗还怎么打?
  石勒的心情就和天气一样的阴沉。
  他召集部下开会,讨论应对之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