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
第24节

作者: 杜文涓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一本敞开灵魂面对读者的书。读这本书就像面对一位相识已久的知心朋友,可以毫不拘谨地坐着,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信任地打开自己的城池。打开这本书,便可以倾听一段娓娓道来的人生,这里面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谈生活谈理想谈爱情谈友谊,也谈对人与事的看法,甚至不乏直抒胸臆爱憎分明的坦率之语。
  日期:2014-12-29 07:09:08
  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冬天吃火锅,有鲜香,有麻辣,热热腾腾,味道好极了。 读它的第一眼,你就无法割舍了。好的文字,就是一顿精神世界的饕鬄盛宴。

  而这本书的文字之好,还不止如此。既有生活的现场感与真实性,让人不忍释手迫不及待读下去;又有思想的深度和哲学的高度,有对现象的概括与提炼,让人反复品味,无形之中受到启迪。
  无论第一辑《浮生如茶》文字的淡泊与宁静,第二辑《乡土回眸》的依依之情与淡淡忧伤,还是第三辑《因为爱》里亲情与友情的真挚流露,全书57篇文章(包括代序和后记),篇篇注满真情实感。读者不必担心读了会后悔,因为本书没有过多的粉饰,没有高高在上的疏离感,更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花架子。
  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质朴是美的必要条件。”我觉得,质朴更是散文的必要元素。质朴的散文,也许缺乏外表的炫目,却有体贴入微的熨帖,有直达心灵的途径。
  因为质朴,所以更加真实而自然,更能够接近现实的本原,揭示人生的内核,宛若一盏黑暗中点燃的灯火。在真实的散文意境中,作者与读者真正无阻碍,面对面,手握手,促膝相谈,围炉夜话。

  清风盈袖的文字是来自生活的,也高于生活。她的散文范围广,视野宽,因为真、善而愈发美丽。
  散文是很考验一个文人的人品的,因为散文的特点要求和强调“真实”,散文就是作者本人的一部分。清风盈袖的人生,经历过坎坷与磨难,甚至遭遇过一场危及性命的车祸。也许就是因为打小没有被娇生惯养,修炼成坚强豁达宽容厚道的个性。当面临失败与痛苦的时候,她能够为了家庭,选择勇敢地活着,勇于担当重任,而且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无论工作、家庭还是处世做人,她都为人着想,任劳任怨,为人称道。一个人的人品、性格与经历,是写散文的骨骼。清风盈袖是女人中的大女人,内心有着小女人的脆弱和细腻的一面,也有着一般女性不具备的刚强。
  真情实感是散文中流淌的血液。清风盈袖的一支笔饱蘸真情,写到儿时的伙伴,写到对自己影响深远的恩师的离世,写到对儿子的谆谆引导,写到豆蔻年华里一段没有结果的初恋,写到为人妻人母的责任,写到刚强正直的母亲。下笔之处,犹如书法家的铁钩银划,功力深厚,痕迹深刻。令读者深有感触,或惋惜、或感动、或惆怅、或敬重,无不令人动容、动心。
  清风盈袖散文兼有直率的特点,描摹人生百像,剖析世态人情。这也是散文为人喜欢的一个最大的看点与优点。清风写文章多年,较熟悉文学这个圈子里的人。书中写到很多很多令人尊重的文坛巨擘,比如响誉云南文坛的李智红老师和张乃光老师,还有zc文友几乎无人不知的敬一兵老师,写到了川媚美才女等等,写到与这些人的相聚温馨而感人。读者读之犹如身临其境,读者与作者一起享受到了这份文人之间的温暖友谊。

  清风盈袖也写到了个别“文人”的缺憾之处。每种职业和圈子里都有不同的人,不可能文人就例外,更不可能写文章的人就个个心地纯良,厚道高尚,文人也是普通人,甚至有人以此为职业糊口,或者以此为某种工具。相信我们每个写文之人都有遇到过那种与文人不相符的人,但不是都有勇气写出来。写出来可能有某种后患,甚至被追打,等等。
  清风盈袖是一个坦坦荡荡的写作者。读她的文,不知道为什么,我首先联想到龙应台先生。还想到白鹿原中那位先生,因为坦荡,所以无所畏惧,敢于面对青天。写作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只能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难有更上一层楼的大境界,大格局,大突破。散文几乎人人能写,但要写好,写得令人拍案叫绝,写得入木三分,绝非人人可为。
  清风盈袖的文字,就敢于写,而且写得深刻。她写出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足以引人警醒,起到振聋发聩之效。尤其对初涉文人圈的新人,是有益的点拨。人生美好,也有险恶之事,这是事实。
  能写出并敢于写出这些文字,需要作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需要一份仁慈的大爱情怀。文字是灵魂的声音,无论是表达了真善美,还是鞭挞了假丑恶,都将殊途同归,宛若黑暗中点燃的一盏灯,以文字照耀了人生,慰藉了心灵。 
  每每夜深人静或晨曦微露之时,静心读着书中的文字,再看一眼扉页上那个身着红色上衣的美丽女子,有一种特别贴心的亲切感。是的,这样的书,这样的人,可以治愈心底深处的“百年孤独”。读它,就像走在一条四季分明的风景大道,穿越其中,花木繁茂,赏心悦目,且每次读都有新发现,新惊喜。其中妙语佳句不胜枚举,文字功夫上乘,语句精炼简洁,寥寥几句话就说得清楚明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总之, 这本书的散文既有轻盈清丽之美,又远远超越了外表美,已经具备了震颤灵魂的力量。这是一本值得珍藏并反复品味的好书,是一盏在黑暗中绚烂盛开的温暖之花。
  正如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先生《目送》一书中所引,“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读《清风盈袖》书,感觉亦如是。
  读之由衷喜爱,故匆忙中写此评语。无奈功力有限,不足或谬误之处,恳请老师与文友们指正。如蒙清风不弃,望作为一份留念,严寒中以文字取暖,则此心甚慰。
  完稿于2014.11.27 感恩节之夜
  最后修改于2014.11.29清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