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16节作者:
云淡心远 日期:2015-09-11 08:21:26
NO.27
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石勒就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王浚开始坐不住了。
他再次邀请段疾陆眷,请他与自己一起去打石勒,但现在段疾陆眷早已与石勒暗中交好,当然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坚决不肯应召。
王浚大怒,便以重金贿赂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拔猗卢,请他为自己教训不听话的段疾陆眷。
不知道是拓跋部的军队战力不行,还是他们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拓跋部被段部击败了。
这下子,王浚和段部鲜卑算是彻底撕下了脸,彻底闹翻了。
外则强敌环伺四周,内则疆域不断缩水,此时的王浚面临的局面不可谓不严峻。
按常理,这个时候他应该要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了吧。
可他偏不按常理出牌——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他的野心却反而极端膨胀。
在如今,几乎每个文艺女青年的梦想都是开咖啡馆;在古代,几乎所有野心家的终极梦想都是当皇帝。
王浚当然也不例外。
从西汉以来,社会上就一直流传着一条著名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涂”通“途”,当涂高的大意是指道路上的某种高高的东西。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许会有印象,袁术称帝的时候就提到了这句话,认为自己字公路,正应此谶。
现在王浚大概是袁术附体,居然也想到了这条谶语,也觉得自己完全符合这一条件:他的父亲王沈字处道,处在道路中央,这不是当涂是什么?
然而,谶言中还有个“高”字,而且当时已经也早已不是“汉”朝了……
这些,王浚都没看到——就像我们在做商业计划书预测未来利润的时候,往往会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一样。
当然,王浚再怎么有野心,但他毕竟不是傻子,何以在事业走下坡的时候反而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了呢?
这也许与他的用人有关。
他向来狂妄自大,目高于顶,性情又极为残暴,因此从来都听不进不同意见,对那些敢于进谏敢于和他唱反调的下属,他只有一个原则:杀!
这样一来,他身边围绕的自然都是些马屁精,在这些宠臣的吹嘘下,他越来越自以为是,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称帝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
有句话说: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这话反过来说其实也成立,当某个人疯狂至极的时候,他离自己的灭亡也已经不远了。
现在的王浚就是这样。
他的对手石勒早已把枪口对准了他——只是由于不知王浚的虚实,才暂时没有采取行动。
为了稳妥起见,石勒打算先派个使臣去幽州探一下路。
张宾却不同意:王浚和我们素来没有交往,现在无缘无故地派使臣去,也许只会让他猜疑,甚至暴露我们的意图,以后我们再想用什么计谋,恐怕都不好办了。不过,王浚名为晋臣,实际上却早就想废晋自立,只是怕天下的英雄不肯服从他罢了。我们可以自降身份,卑辞厚礼,对他称藩推奉,这样他才会对我们放松警惕。
石勒闻言大喜:右侯说得对!
他立即派自己帐下的门客王子春带着大量珍宝前往幽州。
王子春给王浚带来了石勒给他的一封信,信里是这么说的:我本是个卑微的胡人,只是因遭逢乱世而流离失所,才逃到了冀州。如今晋朝国运沦丧,中原无主,明公您是名门之后,德高望重,无比伟大,无比光荣,无比正确,堪为天下之主的,除了您还能有谁?我奉戴明公如天地父母,愿明公能体会到我的心意,把我当成您的儿子看待。我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起兵,正是为了替明公驱除障碍啊。希望明公能应天命,顺人意,早日登基。明公您不当皇帝,不光我不答应,我们全家都不答应;不光我们全家不答应,全国人民都不答应;不光全国人民不答应,老天爷都不答应……
日期:2015-09-14 08:26:02
NO.28
这封信极尽吹捧肉麻之能事,连我这个千年之后的旁观者看了都觉得太夸张太无耻太令人作呕太令人难以置信,何况是半年多前还和石勒兵戎相见的王浚?
王浚没敢相信,便问王子春:石公乃一时豪杰,据有赵国旧都,与我成鼎足之势,为何要称藩于我?
能言善辩的王子春早就准备好了一番说辞:正像明公您说的那样,石将军的确是英才出众,士马强盛,按说他完全可以自己称帝,但是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皇帝要有天命,绝对不是仅凭实力就能当的。自古以来,只有胡人做辅佐名臣的,从来就没有胡人做天子的。但明公您就大不一样了,您乃是中州贵胄,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名满天下,威震夷夏,上得了战场,写得了文章,治得了国家,打得了流氓,平定得了叛乱,吸引得了女人,而石将军呢,出身卑微,一字不识,不过是大老粗一个,他与您相比,就像月亮之于太阳,江河之于大海,大蒜之于水仙,泰铢之于欧元。石将军正是考虑到项羽、公孙述(东汉初年割据巴蜀称帝,为汉光武帝刘秀所灭)等人的前车之鉴,所以他才诚心拥戴您的,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这番话让王浚觉得非常受用,但他毕竟是个政坛老手,对于石勒的用心,他还是有所怀疑的,便派了使者跟着王子春到襄国,以回访的名义,暗中搜集情报。
可惜使者遇到的是石勒。
石勒这个人狡诈如狐,弯得下腰,演得好戏,不要得了脸,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他先是亲自到襄国城外迎接王浚的使者,还像模像样地陪着使者检阅部队,视察府库。
使者发现,石勒的军队人数并不多,且多为老弱病残;石勒的府库里兵器也很少,且大多陈旧无比——这当然是石勒制造的假象,他早已把精锐士兵和精良武器都藏了起来。
使者发现,在向石勒递交王浚给他的书信时,石勒北面而拜,态度极其恭敬。
使者发现,在收到王浚的礼物——一柄麈(读zhǔ)尾(魏晋时执于手的拂尘,以标志风雅)以后,石勒没有将它拿在手里,而是把它挂在了墙上,每天早晚都一本正经地叩拜,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我不能见到主公,见到他赐给我的麈尾,就像见到他本人一样。
回到幽州后,使者将其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全都向王浚作了汇报,最后总结说:勒形势寡弱,款诚无二——石勒实力不强,对王浚忠心不二。
这样一来,王浚对石勒开始有所相信了——原来石勒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啊,怪不得他要投靠我!
正好这个时候,王浚的部将游统遣使向石勒投诚,石勒立刻将其斩首并送给王浚。
这无疑让王浚更加相信石勒的诚意。
而他的宠臣枣嵩暗中收了石勒不少好处,经常在王浚面前为石勒说好话,渐渐地,王浚对石勒终于失去了戒心。
公元314年初,石勒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再次派人到幽州,向王浚上表,说自己将在三月亲赴幽州,当面奉上尊号,同时又给枣嵩写信,让他为自己谋取并州牧的职位。
此时的王浚已经彻底相信了石勒,因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石勒的请求。
石勒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三月份奇袭幽州的行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详细地询问王子春有关王浚的情况。
王子春说:王浚为政苛暴,不得人心。去年幽州闹水灾,百姓无粮可吃,王浚的府库里粮食满仓却不肯拿出来赈济灾民,百姓对他怨声载道,纷纷叛逃他处。而王浚却对此毫无察觉,好像一点也不担心,成天沉浸在皇帝梦中不可自拔,最近还重新设置了文武百官,他傲慢无比,狂妄无限,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他自己,一种是SB。连汉高祖、魏武帝他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大言不惭地说,世无我王彭祖(王浚字彭祖)这样的英雄,方使刘邦、曹操这种竖子成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