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8-21 13:14:00
之后我们六个人就开始上路了,我边走边观察着谷底的地貌,这里有了两座石壁作为天然的屏障,谷底的空气几乎不怎么流动,外面的风也很难吹进来,要是冷天应该是避寒的好地方。走了不久,太阳绕到我们的正上方,谷里的温度急剧升高,我和小白都热的满头大汗。不一会儿李萌和她的助手因为身体比较虚提议我们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坐下后我看了看谷底的石头,有的比较圆滑,有的依旧菱角分明,圆滑的应该是被水流冲击形成的,而菱角分明的应该是峭壁上风化坠落下来的,从这一点看来这里曾经应该有一条大河流过,只是不知道为何干涸了。
出于好奇我就问了李萌这里的地貌为何这么奇特,既有沙漠又有峡谷,还有干枯的河床。李萌告诉我,这里两千年前还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我们脚下原先确实有一条宽敞的河流,但是随着地壳运动,这里海拔升高,许多河流都已经转为暗渠,大约在东汉末年时期,第二个寒冷期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大幅南迁,这里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不久就被沙漠吞噬了。
我听后觉得这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感慨时间飞逝,沧海能变桑田,绿地也会变成荒漠,而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粒尘埃而已,不过就是这一粒粒尘埃,正在悄然改变着地球上的一切。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补充了一些食物和水,小白和南子坐在一起,边吃边讨论着南子脖子下的挂件,出于好奇我便过去看了看。南子脖子下挂的是一个拇指大小的玉件,水滴状,背后刻着一个字“凤”。南子告诉我们,他的玉子是他妈妈给的,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妈妈把他送到玉泉山托儿所后就再也没有去看他。南子说着说着就掉起了眼泪,说他很想他妈妈。我和小白安慰了南子一番,告诉他长大后就可以去找他妈妈了,南子听后擦了眼泪又笑了,那笑容既憨厚又纯真,不知道他妈妈是否还记得这样的笑容。
日期:2014-08-25 22:51:00
(二十九)
我们一行六个人休息了十多分钟又开始赶路了,此时的太阳已经西斜,走在谷底的阴凉处,感觉凉爽了许多。谷底依旧是碎石遍地,沟壑纵横,走着不到十分钟,我们看到了远处有几顶帐篷,,正好搭在一个高大的巨石下面,帐篷里不时还传来几段流行音乐,因为山谷里异常的僻静,所以声音传的远,听到音乐我想那些帐篷里肯定是拍戏的那群人了。看到帐篷,李萌叫我们几个停下来,躲在石头后面不要被帐篷的人发觉。
随后李萌拿出微型的望远镜看了看,对我们说,独目山遗址就在前面,拍戏的那群人也在那里休息。我接过望远镜看了看前方,帐篷距离我们这儿只有几百米的路程,但我怎么都没看到任何独目山遗址的迹象,于是我问了问李萌,究竟是怎么知道独目山的遗址就在前方,难道她上次留了记号?
李萌听后叫我仔细看看那块巨石,我定睛一看,原来巨石上刻着一个巨大的眼睛,眼角呈倒立状态,猛的一看还真的不认为那是眼睛。接着我把头斜了下又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这只眼睛没有眼珠,眼睛里只有几条快要被磨灭的波纹,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人类的眼睛,倒像是山神的眼睛。
日期:2014-08-26 22:36:00
我们几个坐下来,观察着帐篷那边的动静,不时有几个年轻人出来透透气,他们个个都兴高采烈,嬉笑于面,似乎在开一场庆功的派对。接着我们又在远处等了大半个小时,发现他们开始收拾东西,好像准备要出发了。不到十分钟的功夫,一群人拆了帐篷,清理了垃圾,急匆匆地背上包裹朝着独目巨石后面的缝隙而去。
这里处于峡谷深处,由于干旱,山谷的四周早已开裂,有的地方裂开的缝隙足足有几米宽。而那个巨大的独目巨石背后就有三条裂开的缝隙,其中一条比较宽,能进人,而另外两条很狭窄,人要侧着才能进去。拍戏的那群人就是选择了那条最狭窄的缝隙进去了,他们如此坚定地走了进去,难道他们是事先已经打探过地形?
李萌看到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进入缝隙里,于是叫我们也准备好行李跟上去。五分钟后,拍戏的人已经全部进入峡谷的缝隙里,我数了数他们一共有十一个人,其中有两个是女生,长头发带着墨镜,而领头的那个人估计就是导演,他带着鸭舌帽子留着小胡子,并且也戴着墨镜,我仔细观察了他那副打扮感觉有些面熟,不过就是记不清在哪儿见过。
不多会儿,我们六个人偷偷地跟着他们进入了峡谷的裂缝里,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不对劲了。一开始我们还听见他们吵吵闹闹,但是走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前面没有声音了。而峡谷里的裂缝纵横交错,杂乱无章,根本分不清那条是正确的路线,我问了李萌想知道她是否知道正确的路线,李萌说她上次只到了独目巨石的附近,根本没有进来。我一听感觉不妙了,要是继续在裂缝里转悠,估计我们是永远都走不出这诡异的迷宫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