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枭雄的传统形式》
第60节

作者: 东成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雄却不知道这份为他辛苦保存的“贞”,也不知道在这“贞”之上骄傲孕育的他的孩子。知道此事后果的除了婷婷,还有明月,因为她会随机地出现在需要她的地方,天王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能瞒过她。她高卓地预测到王雄将来的结局,因此她把婷婷接出府中,告诉她这件事必须成为一个永久的秘密。世上如果还有人能保护这对孤儿寡母,有谁会比明月更合适呢?
  日期:2015-09-01 15:44:19
  公孙豹也不合适,他最近忙得得不到一点空休息,他一定要保证天京坚持过秋天。秋天,金黄如夕阳的秋天,朝廷是不是也正像西山上的太阳?黑夜是否将至?无数人怀着无数种焦虑的心情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只有帝都毫无知觉。为了庆祝丰收的到来,为了提前预支即将收缴的赋税,也为了安慰圣上操劳寂寞的心,选秀女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
  是夜,秦老二梦见秦三那天挨板子,在秋蛩唧唧中说梦话道:“这是要作死啊。”
  是夜,公孙豹坐在案前苦苦谋划大齐的未来。
  是夜,侯猛夜观天象,见帝星晦暗,暗道:“完了。”
  是夜,北胡可汗决定南下掠夺岳丈家的钱财和女人,皇帝做梦都没想到选秀女一事竟也能遇上情敌。
  是夜,庄蝴蝶派老金去给秦三送了封信,信中只有四个字:“时机已到。”
  日期:2015-09-01 16:11:21
  秋,大荒,秀女入朝,天下盗贼蜂起,西北边疆告急。
  国家遇到开国后最吃力的一个秋天,赋税收入不足往年两成。满朝士子惶惶,无一计可施,这群无能之徒这会儿谁也想不到,正是他们,将令这片广袤的土地浴血重生,逼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王朝。作为后人的我们,是该唾弃他们,还是感谢他们呢?
  我们能不能这样想,被认为是历史罪人的超级大坏蛋们往往留下后世称之为“文化”的“文化”,譬如隋炀帝的大运河,秦明两朝的长城……

  我们习惯了这样看,我们要建设最高的楼,最宽阔的广场……
  你瞧,有人正站在景区入口处光明正大地数钱呢,只有能花得起钱的人才配领教“文化”的遗泽,你想哭还是想笑?
  当斥候传回南朝边境防线薄弱的消息时,狼主呼吉利可汗大笑,环顾无边无际滚滚南下的四十万虎狼之师,举臂一振,猎鹰展翅而起。可汗的雄心亦如雄鹰般翱翔至南方的天空,俯瞰着数不清的财宝,数不清的美女和幼年时随父入朝进贡时那令人目眩的,美轮美奂的宫殿屋舍。那时候他就发誓,总有一天他会带着他的骑兵驰骋在京城的街道上,驰骋在宽敞的皇宫广场上,那时候他才十四岁,但草原上的男儿十四岁已能生格野狼,当他看着站在朝堂上只会清谈的无所事事的官员时,忍不住鄙夷暗笑,为什么有人会花钱请这么多无用的废物排成整齐的行列吃干饭?当时年仅十四岁的他就曾建议父亲带兵南下,但父亲认为自己是朝廷忠实的臣子,并由于不停下嫁的公主造成了与朝廷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的亲戚关系,是以非但不听呼吉利之言,还告诫儿子说地广人稠,不可轻侮,否则必自取其辱。

  日期:2015-09-01 16:15:27
  呼吉利在父亲逝世后,凭借强悍的作风以及军队的拥戴赶跑了两个哥哥,即可汗位。朝廷忙派义成公主前往草原成亲。公主尚文,随行带一名会说书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精通历史。当可汗问起他从十四岁就开始迷惑的那个问题时,老先生不无痛苦地答道:“自古王朝覆灭之前,冗员必多。”

  “冗员,冗员是什么东西。”可汗问道。
  老先生又引经据典讲了许多,可汗才明白冗员就是那帮站着吃干饭的废物,而且这群废物的饭量特别大。
  呼吉利已经不是那个十四岁的毛孩子了。北胡虽然拥有无边无际的牧场,人口却不足百万。少年时说干就干的冲动现在回想起来无疑幼稚得可笑,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南方的政治,军事,风俗民情等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他不停派小股部队神出鬼没地袭击南朝边疆,他的疲兵之术大见成效,朝廷为了抵御没完没了的小型骚扰,不得不在漫长的西北边境线屯驻十几万守军,给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压上了更重的负荷。到今年他决定倾巢南侵时,距他上次去京城已过了整整三十年。

  日期:2015-09-01 16:19:04
  四十四岁,正是一个充满凌云壮志的男人最年富力强之时。这一年,南朝内部暗流涌动,势已不可阻挡北胡隆隆铁蹄。
  四十万雄狮,是北胡的全部家当。只可胜,不可败。胜则无尽荣华,败则无家可归。瀚海草原上下一个崛起的势力,将会踩着呼吉利的梦想取代他成为这片水草丰美之地的霸主。
  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英灵之途,但呼吉利认为,胜利已在囊中。
  绝大多数时候,征服者的雄心与激情决定了征服力量的大小,二十一世纪有人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抵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有时人会忘了,舞台往往不是跳舞者搭建的,无论你有多大的心,登上舞台的路终究是条未知之途,没有谁能在这个不停变幻的舞台上永恒地跳舞,说白点,谁也没有这个体力。
  日期:2015-09-01 16:57:26
  北胡大军南下的消息很快报入朝廷,以周元为代表的大臣们不愿相信,所以就不相信。他们分析往年历史后得出结论,此定又是小股骑兵骚扰边疆,不足为患,所以也没必要禀告陛下。当然,也因为一个大家都默契不能说的秘密,就是告诉皇帝谅他也想不出什么辙来。
  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写封国书送往北胡责问其不安分之躁动行为,然后静等北胡来使辩称此小股骑兵实非我北胡之军队,乃辖下其它小部落之个体行为,草原绵延数千里,有时实是难以约束下边部落,个中困惑,望海涵。

  由于北胡骑兵来去如风,行踪捉摸不定,我朝西北军虽强,然而多为步兵,守城或阵地战尚颇有一套,机动性却极差,因此无可奈何,于是也就顺坡下驴,选择了海涵。
  第二天,周元拿着拟好的国书得意洋洋地向同僚们展读其文采,并隐瞒了门客的第一作者身份。
  难得当朝首席亲自诵文,诸位互封的文学巨匠们自然啧啧赞叹,自愧不如。
  读罢良久,周元还久久沉醉在同事们老套但又别有新意的谀词中,什么国运维艰,什么周虎之死,统统抛在脑后,人活着,不就图一乐吗?

  可惜快乐尚未细细玩味,第二封军书快马送到,北胡不陪咱玩了,这次看样子要动真格的了。周元一惊,瘫坐在椅中不知该怎么办,第三封军书此时又到,进一步证实了上封的内容。
  此事已到了必须奏报皇帝的地步,谁的肩膀都扛不起这么大的一件事,满朝臣工的肩膀加起来也不够力,除了最大的那个冤大头,谁都无力背起这口沉重的黑锅。
  日期:2015-09-01 17:07:21
  皇帝能想出来的唯一办法是令耿异率军迅速驰援边疆。但朝臣们认为不妥,外患乃癣疥之疾耳,内乱才是深入肺腑之重病,孰轻孰重,还望陛下斟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