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纲(“道君皇帝”宋徽宗的特殊癖好)》
第39节作者:
二郎神犬马 日期:2015-05-11 17:48:00
这番奇丽诡异的景象锁魂般勾住了钟耀南,震惊之余暗忖道:“单凭此等怪事,也值得进去探个究竟。若靠在宫里混吃等死,恐怕没法查到《万石图录》的下落。”
计较已定,四遭看看无人,便暗运内息,游走上中下三丹田,片刻后待体内真气如水车般迅疾翻动,双掌热感浪腾不已,双脚足尖有如针刺微麻之时,拉开架势,整个人竟如同壁虎一般,紧紧贴附于宫墙,徒手向上攀爬而去。
这招乃是于进京途中自行悟出,那夜钟耀南练了约莫一个时辰的内丹诀后,起床解手,虽然崔五魁与他同屋,但因内丹修炼实在是隐蔽得很,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是以钟耀南虽然表面看来躺在床上睡觉,但其实只是闭目,内里还在练丹。到了茅房时,天黑又刚下过雨,脚下一滑,险些摔倒,情急之中右手朝墙伸去,却如磁铁般被死死吸住,无论如何使劲都拔不下来,直到刻意止住内丹运行,换为寻常人普通呼吸,掌上吸力才逐渐消失,从墙上拿了下来。
后来一路上钟耀南又反复琢磨,发现随着内丹功力的不断精进,不但双掌能直接牢牢吸贴于石质物事上,甚至连双脚也可以。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却无意中听到崔五魁与几个手下吹牛时说到:“人体如同一面鼓,内力在鼓中,但却有几个地方是可以与鼓外连通的,那便是头顶,双掌,以及双脚……”钟耀南恍然大悟,内丹能催生控制他的神通——移石之力,随着内丹修为的不断提高,也会出现新的变化,比如原先只能移石控石,最多是移到与手接触,但却不能如磁铁样吸附,现在即可控,又可附;同时四肢百会,乃是人体与外界交换之处,因此移石神通便在这些地方产生。
攀进宫墙后,钟耀南谨慎地藏身于墙角暗处的一块巨石下,避雨的同时,也细细打量一番,发现闪电竟然都是霹向北面同一处,但在墙角这里只能见到那处的殿尖,中间不知隔了多少亭阁院落。
这时不远处的回廊上,冒出一盏灯笼,钟耀南不禁往墙角又躲了躲。灯笼渐行渐近,看得清了,竟是一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道童,青衣垂髻,手里捧着一盘瓜果。
钟耀南心头既惊且喜,眼珠轱辘一转,随即使右手微微发力,便见那道童手里的瓷盘连着瓜果,整盘脱手悬浮在空中,朝自己这边飞了过来。
道童愣在那里,然后追着瓷盘,及至走到钟耀南藏身的墙角暗处前,一枚棋子猛地从他后面砸向后脑勺,那道童便悠悠倒了下去。钟耀南笑嘻嘻地接过飘在空中的盘子,放到回廊边的石凳上,然后四处瞅瞅,便把道衣扒下换上,然后用自己的衣服腰带将其捆好,塞住嘴,拖进墙角。
钟耀南最初只以为自己能移动石头、砂石,但后来发现以土制成的物事亦可控制,比如砖瓦、陶瓷,苗月疏那时每晚陪他在双燕亭练功,曾说这类东西在五行中均属土,是以都可作用。
虽然不知道那道童准备去往何处,但并无太大干系,因为只要靠他能在延福宫里行走就成。钟耀南换上道衣,捡起灯笼,重新捧起那盘瓜果,自己看看自己,小声笑道:“比这小子看起来还要像是真道童。”
于是抬头循着闪电的方向走去,出了刚才的院落,越往里走,越发现周遭的假山奇石、古木盆景、园林亭阁真是清幽奇美,即便在夜间仍能感觉到,而侍卫也果然越多,此时大雨倾盆,都分散在回廊各处,但竟无人与他搭话,大概都知道这道童是执役的。
边寻边走,来到一处三岔回廊,正不知走哪边时,一个声音忽然喝到:“怎么磨蹭这么久,到这时才来?”
循声望去,但见右边廊檐下,站着一个人高马大的凶悍侍卫,旁边是一扇小门。钟耀南忙道:“我这就进去。”然后低头捧盘,便欲入内。
“灯笼放下,这点规矩都不知道吗?”
钟耀南讪讪笑了笑,也不敢问为什么,便将灯笼插到门旁,然后匆匆进了去,暗忖:“看来那道童是个新面孔,这些侍卫全都不认识。即便进去,估计也难被揭穿。”
及至里面,发现是座小而精致的园林,一道弯曲迂回的走廊,从小门处通向正中的湖心亭。雨点打着湖面,随风飘来阵阵水气,而闪电砸向的是园中北面一座高阁顶。
湖心亭里似乎有几个人影,并传来隐隐说笑声,园里虽不见灯火,但因为不时砸进的闪电,竟也并不昏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