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战纪——明亡清兴的第三方视角》
第49节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8 17:20:44
  《十九、改变》(下)
  按照孙承宗的规划,袁崇焕和茅元仪开始在宁远大规模扩建防御工事。此前,这个工程由祖大寿负责,但他搞的很是马虎,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达标——“筑仅十一,且疏薄不中程”。祖大寿虽然是本地人,但此前王在晋已经决定放弃关外,导致他极度悲观失望,故而毫无工作热情,消极怠工糊弄了事。
  袁崇焕接管后,马上提出严格要求:“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即在高度上,城墙要达到三丈二,垛口高度要达到六尺;在厚度上,城墙底部要达到三丈,顶部也要两丈四。
  在众人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加班加点,到第二年初,整葺一新的宁远城终于竣工,“遂为关外重镇”。此后它一直牢牢掌握在明军手中,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满洲最高统治者都对它无可奈何,直到公元1644年明朝在李自成的迅猛攻势下即将灭亡,宁远总兵吴三桂受命放弃关外回援京师,这座屹立了二十年的坚城才被主动放弃。

  城筑好了,袁崇焕做宁远地方官也早定了,但派谁做他的搭档即宁远守将,就成了孙承宗面临的新问题。他为此大伤脑筋,其亲信山海关总兵马世龙曾提出两个人选,但都被督师否决。就在这时候,袁崇焕和茅元仪提出,现在倒有个合适人选,但同时又吞吞吐吐地说,此人位置太重要,恐怕您不会放人——原来,他们看中的正是担任中军官即督师办公室主任的满桂副总兵。
  孙承宗听后立刻做了决定,如果满桂确实称职,用人之际,就无所谓什么中军不中军的了——“既可,安问中军?”他马上找来满桂谈话并相当满意,后者也慨然应允。虽然马世龙对满桂仍充满疑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认为派个蒙古人去前线镇守可能出事,但督师用人不疑,还亲自为满桂置酒送行。
  史载这一安排十分关键,袁崇焕和满桂一文一武从此携手,“桂至宁远,与崇焕协心城筑,屹然成重镇”。他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奇迹,直到七年之后的公元1630年,这对完美搭档才正式决裂,满桂随后战死在北京城下,而没过多久,袁崇焕也将以最为残忍血腥的方式,走向自己生命的尽头……
  面对机动灵活咄咄逼人的八旗兵,孙承宗采取了看上去相当笨拙的应对——不与敌军直接交战,而是在前线大规模修建城堡,同时在城头配置他大力倡导的西式火炮。今天中国军事博物馆以及故宫午门广场上,各保存着这批火炮中的一门,炮身刻着“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等字样,并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盾形徽章。因此这些大炮极可能就是从澳门引进、原本属于一艘英国搁浅军舰上的火器,它们皆为英式铸铁炮而非当时更流行的青铜炮,进口总数应为二十二门,最后到达辽东前线的大概有十门左右。

  这些措施看似死板不灵活,但正所谓大巧若拙,它们竟然与三百多年后德国军事顾问为凯申公所献第五次围剿红区之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堡垒主义”和“持久战”著称于史的第五次围剿,据说幕后设计者是国府聘请的德国退役将军冯.西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此公被誉为二战中那支铁血德军的缔造者,曾任德国最高军职——国防军总监,陆军一级上将。他在一战战败后煞费苦心地保留住了军官团,为德国日后的东山再起留下了种子,后来叱咤风云的名将们,比如曼斯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等等,都曾是他的部下,这点与明人所谓“天下名将半出高阳门下”的孙承宗颇为相似。

  1933年到1935年,西克特受蒋介石邀请到中国出任军事顾问,期间国民党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此役中,国军一改以往四次皆正面进攻的惯例,改以建设大量坚固堡垒逐步推进蚕食,虽然战术上颇似防御但却在战略上维持进攻,同时加强交通封锁断绝来往贸易,对苏区经济施以致命打击。此举颇为狠辣老道,加之红军应对失策,导致中央苏区最后全面沦陷,不得不开始后来震惊世界的万里战略大转移。(另说堡垒战其实是另一位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亦或本土军事专家金汉鼎等人提出的,姑且存疑)

  孙承宗在关外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据后人统计,共修复了大城九座、堡垒四十五座,形成了一条完整而严密的防线。在碉堡大炮的保护下,明军前哨阵地并不局限于宁远,而是逐步向北扩展到了锦州,山海关向东北方经过宁远延续到锦州的这道防御工事,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关宁锦防线,其中的南段称关宁防线,北段则为宁锦防线,宁远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一直到明朝灭亡,八旗兵都无法越雷池一步。

  明军继而又扩张到了锦州更北的辽西最大河流——大凌河,开始在那里修建工事,这就是今天凌海市的前身大凌河城,它附近还有一座小凌河城。大凌河位于锦州东北三十里,它与后面的锦州就如同宁远与山海关的关系一样,前者皆为后者屏障。大凌河再往北,是失陷于努尔哈赤之手的辽东前省会广宁,明军在大小凌河存在一天,广宁后面的八旗兵便会如刺在哽。因此明军曾三次抢筑大小凌河,而后金则不顾伤亡三次将其摧毁,这里遂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直到公元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以后,清军才算彻底控制了这两座城池。

  与此同时,孙承宗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史载他共练兵十一万,建立了十二个战车营、五个水军营、两个火器营以及八个前锋后劲营。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对努尔哈赤怀有刻骨仇恨的辽东难民。据说最先提倡以辽人平辽的明朝官员,是孙承宗幕府中的武器专家茅元仪,另一说则认为是参将杨应乾,亦有说由袁崇焕首倡,他提出的口号便是“以辽人守辽土”。
  这支苦大仇深的辽人部队,在以后的日子里以悍不畏死著称,今天通常称之为关宁铁骑,他们曾是抗击八旗侵略的英勇战士,而在清军入关后则成了自己首领吴三桂的帮凶,暂且不表。
  在招募新兵的同时,孙承宗也对军中无组织无纪律的老兵油子们进行淘汰,严禁军官吃空饷,并派袁崇焕等人加强检查监管,因此才发生了前面所说袁蛮子擅斩之事。据统计,孙承宗共裁撤不合格的官兵一万七千人,节约军费六十八万两之多,不仅如此,还将各地派来援辽的不合格军人全部遣返,丝毫不给地方官们面子,这些措施无疑为他招致越来越多的忌恨。
  经过孙承宗的大力整顿,辽东军容军纪焕然一新,驻军们在多建城堡逐步蚕食敌占区的同时,还屯田种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史载四年累计下来,“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收入达十五万两之多。与此同时,他们还生产了大量军用物资,“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
  自孙承宗督辽以来,血与火的辽东战场突然安静下来。面对着明军坚固而互成体系的防御工事,八旗兵老虎吃天无从下嘴,加之后方又出现了大问题,整整四年时间里,努尔哈赤始终不敢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史书赞曰“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如此成就,自然让政敌们羡慕嫉妒恨得要死,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机会终于来了——明金双方虽然没有爆发大战,但千百人参与的边境冲突仍然不断,于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过程经过别有用心的人们持续发酵,最后竟导致明军总司令孙承宗黯然下野……
  【本节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