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孩子从零到年薪百万的辛酸发迹路》
第54节作者:
明月心洁 日期:2015-01-20 15:05:22
一上班,正月十五之前几乎没多少事情,大家基本上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里,各个政府等也没有相关招标信息,所以也算度过了一段无聊休闲的时间。
我借着这个时间好好规划了下自己的新的一年,最终经过考虑,还是要继续努力,激情工作,拿项目,仔细分析了去年的相关信息,决定从南方开拓市场,打算正月十五一过,便申请到广东等地出差,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详细摸底市场信息调研。
日期:2015-01-22 11:32:56
终于过完了十五,春节也算告一个段落了,当我把自己想去广东等地搜集项目信息的想法跟直管领导汇报后,没想到,他给我提供了一个广州自来水公司正计划一个亚运会输水项目的信息,也希望我去核实和了解一番。
本来按照正常应该是坐火车去的,但或许是因为春节过后回去的太多,竟然没买到火车票,将情况汇报后,领导破天荒地的说那就做飞机过去吧。
说实话,有点兴奋,就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第一次得到了一件东西那样,有些高兴,因为从未做过飞机,而且又是第一次做,多少有不少期待。
等真正来到机场的时候,竟然连换登机牌等都要一一问过,当然,我凭借自己的小聪明,看看别人怎么做的也就学会了。
当飞机升起的刹那,还是被剧烈的抖动搞的有点心慌,但当来到天空的高处,透过窗户看着自己飘浮在白云之上的时候,心情又大好了。
日期:2015-01-22 14:16:16
体验了一把飞的感觉后,还没睡醒便到了目的地,等下了飞机才发现,还是因为自己经验的不足,导致穿的衣服在这个所谓冬季未结束的广州,依然不再实用了。
日期:2015-01-27 14:14:55
1月27日 多云 于泰安
昨晚睡的早,因为依然是打不开三国的链接,所以没看也就未写评论,同时也发现,即便我什么都不写,似乎都不会有人注意或关心。
想到这里的时候,瞬间惊醒了,很为自己的这一点所思感到震惊,于是便想——我是借以写而博得别人的关注,而只是诉说我的情怀或琐碎的记忆,从而平抚自己的心情呢?
这让我想起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我一直致力于找到真正的自己,并努力做真正的自己,但有一天我却突然发现,其实,我也在依赖,依赖什么呢?譬如说听众,是他们鼓舞了我。我常从听众或一大群人身上获得能量。因此,我变得依赖听众,不管他们是赞同或反对我的意见……”
当然,克里希那穆提是睿智的,或者可以说是智慧的,他注意到了自己的依赖,进而不加好恶的正视它,既不想去除它,也无意从中解脱,只是观察它。
所以,他最终洞见了它,并由此更好地指引那些迷茫的众生,当然最重要的是指引自己。所谓指引终生永远都应该是建立在能度自己的基础上的。
正如佛家所言,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超度的人,又怎么可能超度了别人!
那接下来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到底如何才算超度了自己?
这正如我自己,我不是因为别人来关注或为了让别人来关注才写心得。
日期:2015-01-27 14:32:17
也正如,我早起、跑步、上山、看太阳升起……不是为了任何人,并非未博得眼球。
最初,只是想把自己从秃废、懒惰、消沉里解脱出来,进而借以体悟“格物致知”,获得身心上的提升。
当然,到后来,特别是到现在,各种机缘巧合,通过跑步来沉浸在此刻,进而观察自己,觉知自己》
从而有许多心里的感悟想来诉说,同时也是梳理自我,才坚持写日志,自然这其中也带上了培植自己意志力的问题。
后来拓展到看三国、写评论……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一个人的事,至少最初只是有关我自己的事,当然借以发表在空间,就存在了他人可见的可能和事实。
进而产生评论或留言的互动,于是,便有好,有否,甚至有只是盯住其中的错别字加以指正……
就如当初,第一次在天涯发帖,不成想随着几十万点击率上升,让自己多少有点意外的被关注的惊喜地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相信甚至污蔑我是骗子的指责。
当然更多的是对我发这帖子真假的质疑和发表它的目的的猜测,有人说,“你看吧,定是骗子,回头就开空间,回头就敛钱……”
各种声音都有,甚至我一度为这些人乱加猜测的指责而愤恨,并急于做出声明,“我定不会赚任何人的一分钱,我不屑于此道……”
当然时隔一年,我的确什么都没做,至少没与任何网友产生过任何经济上的联系。所以,有人很奇怪于这种事实,“从来不曾见过,只是开贴,还将空间装扮后,仅仅是自娱自乐……”
这样的一问,其实便暴露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通常会犯的错误,而且一再重复犯,直到自己潜意识都坚定这不是错误。
那便是,我总是在与人的交往中通过塑造形象来进行沟通和互动,似乎离开了形象塑造,我们就无法沟通了一样。
通俗一点讲,我们不是通过交往的事实来评判或看待对方,而是通过看到一点或一面,来借助过往的记忆或经验来加以判断这个人是怎么样的、可能会干什么?、
就像,众多的网友在看的我发表的帖子后,会有一些人坚定的认为,我是骗子一枚,下一步定是建什么群,圈什么钱……
而非通过交往的事实,放在一个可以足够观察的时间里来得出结论。
当然,我急于反驳,甚至做出声明,也正是基于这种通过“塑造形象”来进行人际交往的经验而行的。
正如我在谴责别人为什么不耐心的等待来看请我一样,我就怎么不耐心的通过事实向大家呈现呢?而是急于通过声明来塑造“我的良好形象”。
我们都十分清楚,虽然我们依赖于通过“塑造形象”来进行人际交往,但我们却又不深信于此。正如我们从来不管别人展现的什么形象,我们只借助自我的经验对对方进行形象的塑造!
当然,正是在这种心理模式的推动下,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最后甚至迷失了自己。
正如,原本我只是发表个帖子,正如帖子的前言里自己所说,我无意于要干什么,只是想吹吹牛皮,回忆一下风光伟绩,让自己自傲一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