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说后汉三国史——鼎足三国梦》
第14节作者:
筠蓦
后来党人兴起,张俭身在八及之内,也算得上是海内名人了。张俭同乡人朱并,生性奸恶,曾经被张俭给评论过,因此对张俭怀恨在心,等到窦武被杀之后,朱并趁此机会向汉灵帝上书,诬告张俭与同郡的二十四个人,相互褒扬,结成朋党,企图危害国家,而张俭就是二十四个人的首领。
汉灵帝人家说什么他信什么,加上窦武也是党人,而自己被宦官蒙蔽,一直以为窦武等人要把自己罢黜,所以对党人印象奇差。这时候朱并上书,汉灵帝没多想就批准了奏折,而且公布命令,逮捕张俭。
张俭不像其他党人那样死板,逮捕令一发下来,自己就逃了,天要是黑了,那就找当地人住宿,大家都敬重张俭的名声和品行,即使窝藏朝廷重犯是杀头灭族的大罪,也没有不愿意接待或者举报他的。
日期:2015-10-16 22:27:01
后来张俭跑到东莱,躲在李笃家里,而外黄令毛钦得到消息,就带兵来找李笃。李笃对毛钦说,张俭天下闻名,你即使见到了张俭,难道忍心把他捉去?
毛钦站起来边抚着李笃的后背边说,你这人不仗义,这种大仁大义的君子行径,你竟然一个人独占了,你太不够哥们了。
李笃笑着回答毛钦,今天你没有奉命捉捕,已经是从兄弟手里面分了一半的君子行径了。
张俭因此得以免于遇难,之后李笃送张俭出塞,算是逃过了一劫。凡是张俭住过宿的人家,被处死的有十几家,亲属都被牵连杀害。
这件事就是宦官打击党人的药引子,引子过了,下一把就是重头药了。
曹节暗示自己的亲信官员向汉灵帝奏报,要求将李膺、杜密、崐朱、荀翌、翟超、刘儒、范滂等结党人员全部捉拿审问。
当时汉灵帝年仅十四岁。看不懂奏折,就问曹节,什么叫做互相牵连结党?
曹节说,互相牵连结党的,就是党人。
汉灵帝又问,党人有什么罪,为什么一定要杀?
曹节又说,他们互相结成朋党,意图不轨。
汉灵帝这倒霉孩子还没明白,又问,不轨,想干嘛啊?
曹节脑子要被问炸了,这一次回答得见血封喉。边说,就是想推翻朝庭。
虽然汉灵帝年纪小,还是知道这个含义的。亡国之君自己不干,于是,批准了奏折。下命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党人。
李膺得到消息,主动前往监狱报到,后来被拷打致死。李膺的部属、弟子,全被禁锢,不允许做官。蜀郡人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学生,因为被禁锢的李膺学生名单没有景顾的名字。所以没被处罚,景毅觉得很丢脸,感慨道:“我本来就认为李膺是一代贤人,所以让儿子拜他为师,怎么能因为名单上没有儿子的名字而苟且偷生呢?”于是也上书检举自己,也被罢官。
日期:2015-10-16 22:41:24
汝南督邮吴导接到逮捕范滂的诏令,回到驿站,就紧闭五门,抱着诏书就在床上痛哭。全县的人都很惊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范滂得到消息之后,淡定的说道:“一定是逮捕我的文书下来了”。
于是范滂自行到当地监狱报到,县令郭揖听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立马带人把范滂从监狱里接了出来,收拾东西就要和范滂一起逃亡。郭揖问范滂:“天下这么大,怎么偏偏要往监狱跑?”范滂说,我要是死了,大家的灾祸就会停止,怎么敢因为自己犯罪而牵连大家?我逃亡,又怎么忍心让我的老母亲流离失所?
范滂的母亲听到消息也来与儿子诀别,范滂说,弟弟孝顺,足可以供养您老人家,我就要追随父亲归于九泉之下了,生和死,都各得其所,我只求您不要伤心,不要增加悲伤。
范滂母亲说,你今天和李膺、杜密齐名,虽然死去,那又有什么遗憾?既然有了美名,又想要长寿,两者岂能双全?
范滂跪着听完母亲最后的教诲,临行,又对自己的儿子说,我想教你做坏事,这本身就是一件不能再坏了的事情,我想教你做好事,那么我就不是在做坏事了。
旁边的人听到这些话,无不痛哭流涕。
当时因为党人案件而死的人一共有一百多人,他们妻儿又被放逐到边郡,当时有良好品行和道义的儒家学者,宦官一律指控为党人。有私人恩怨的,也是极力去陷害。而到了州郡,官员们也领会上级的旨意,没有和党人有瓜葛的也没遭到惩罚,因为党人案件被处死,放逐,禁锢的人,又有六七百人之多。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直到黄巾起义期间,党人才被解除禁锢,重新启用。
不知道我们这些后人看到党人的所为,大家有何感想?总之我是很感动。
日期:2015-10-17 11:02:56
第 七 灵帝之乱
第一次、第二次党锢之祸都以宦官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后,宦官王甫曹节弄权,京兆尹杨彪、司隶校尉阳球得到了王甫勒索敲诈郡国财务七千万的证据,阳球上报汉灵帝,王甫遂被诛杀,其后曹节也病逝。
第一代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是五侯,第二代就是曹节、王甫、侯览等人。而现在要出场的,也是最重量级的第三代宦官群体,他们的人数可比五侯霸气的多了,他们一共有十二个人,都官拜中常侍,后世将这十二位宦官称为--十常侍。而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以及军阀混战的种种起源,大都与十常侍脱不了干系。
十分有必要把这十二位仁兄的大名记下来的,不求名垂千古,遗臭万年他们是逃脱不了了。他们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这12个人将是整个汉灵帝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罪魁祸首。
汉灵帝在曹节去世之后,便让张让、赵忠替代他的职位。年少的汉灵帝经常对人家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这句话汉灵帝经常挂在嘴边,逢人就说,见人就提,总之其言语之中对宦官们产生了无比的敬意。他不把宦官当做是自己的家奴,而是当做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家人。
汉灵帝统治前期,宦官暴虐,民不聊生。许多地区都发生了人民起义。而这些起义都被汉灵帝的官军残酷的镇压了下去,每每接到捷报,汉灵帝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错误的评价,他自己以为天下稳定,每一次人民的起义都是刁民胡闹而为。只要自己的天兵扫清这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人民就会变得越来越富裕,天下也就会也来越稳定。而宦官在旁边也是极尽能力来描述眼前的汉灵帝,在他们口中,汉灵帝成了千古第一圣君,连三皇五帝的德行都远远及不上他。汉灵帝高兴的听取着这些宦官的奉承,自己感觉轻飘飘的,他觉得,宦官的话是对的,在自己的统治下,要不了多久,天下就会重新安定,而自己也将与历代明君一起并列在史册之中。
这种想法简直就像是迷药,在药物和宦官的双重作用下,汉灵帝开始肆无忌惮的纵情享乐。
日期:2015-10-17 11:18:49
汉灵帝生母董太后,半辈子跟着汉灵帝他老爹,本来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个侯爵夫人,但现在突然一下子儿子当了皇帝,母以子贵,做了太后也不能改掉往日贪财的恶性。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看是两者都难。董太后原先身在侯爵之家,虽然说比起普通老百姓,不用上税,不用做劳役,还吃穿不愁。但这比起皇帝之家可就差远了。所以董太后的心里有一种对钱的极其嗜爱。就算当了大汉第一夫人也是改变不了。她完全没有把自己当做是皇宫大内的主人,她心中潜意识还把自己当做往日的侯爵夫人,可以说是她心中的这份不安全感,让她对敛财这种兴趣渐渐变成一种不可抑制的疯狂举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