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烧——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
第7节

作者: 百年如歌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个是行政工作的顶头上司,一个是政法系统的党内领导,两座大山同时压下来,萧屿觉得从警以来所有的压力加起来都没有现在大。
  萧屿上面没有人,他是凭着过硬的破案能力从普通的刑侦干警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自己也明白,正是因为自己没有背景,也就不涉及到站队的问题,才能顺利地坐到市局刑侦副局长的位置上。
  可是看着那些比自己资历低得多的家伙却能凭借关系一个个的平步青云,短短几年的功夫就混得跟自己平起平坐,有的甚至还成了自己的领导,萧屿的内心也很不平衡。
  四十四岁的处级干部已经不年轻了,萧屿也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问题是到了今天的位置,光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萧屿能靠得上的,只有眼前这两位领导。
  江涛的案子就是个机会,但是也有风险。
  尽早破案,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破不了案或者拖了很久才破案,那就做好心理准备,在刑侦副局长的位置上干到死吧,运气差点,被调去文职也说不定。
  电影《非诚勿扰》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幸福不一定在一起,倒霉了一定要在一起。
  不过,总的来说,机会要大于风险,之前比这个更复杂,影响更大的命案不知破了多少,论到具体的业务能力,萧屿还是很有自信的。
  他仔细分析过案情,已经排除了凶手偶然作案的可能,只要凶手不是临时起意,事后再逃进深山老林里面躲起来,基本上就不会出现死案。
  如今的网络讯息这么发达,一个人很难再像二三十年前那样与世隔绝地生活一辈子。如果凶手仍然潜伏在本市,萧屿就更有信心把他揪出来。
  唯一的担心,就是那把枪,64手枪,7发子丨弹丨!
  日期:2015-10-18 00:02:00
  抬头见大家都在瞅着自己,索性不再说那些套话,直接点名问分局的冯队长:“查监控录像和群众走访进行得怎么样了?”

  “暂时还没有结果。”冯队的声音有点小。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还没有结果?”萧屿的脸色有点不好看:“说说,你们是怎么查的。”
  其实前几天就已经开过一次案情通报会了,案发后72小时是实地走访的黄金时间。
  人的记忆力有限,不可能记住每一天见过的所有人,很可能早上出门见到相熟多年的邻居,到了中午就忘记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了。
  熟人尚且如此,陌生人之间就更不用提了。
  如今的社会人情淡薄,除非大街上发生了新鲜事,诸如撞车、打架、捉小三儿什么的,人们才会一哄而上看热闹,甚至掏出手机拍照发微信留念,而对走在身边的陌生人却很少给予关注。
  萧屿知道潘国庆已经把辖区内派出所的基层民警和治安联防人员全部发动起来,一起寻访可疑人员了,但是72小时内没有发现,以后发现的机会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萧屿寄予希望的还是监控录像这一块,机器不会撒谎,更不会出现阶段性遗忘。他相信,凶手的样子一定被监控记录下来了,目前要做的就是把他从浩繁的人海中找出来。
  只是这块工作很耗费时间,潘国庆特意抽调了六十名警员,倒着班地轮流查看录像,萧屿本以为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差不多能够锁定凶手,没想到今天已经是第十天了,居然还没有结果。
  冯队赔着小心道:“开始时我们查的是案发当晚的录像,结果真的找到几个案发后没穿外套离开小区的成年男子,身高体重也都符合我们对犯罪嫌疑人的描述。但是调查后发现他们都是小区内的业主,吃完晚饭后出来锻炼身体的,小区保安和以往的监控记录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确实有晚间跑步的习惯。”
  萧屿耐着性子听着,没说话。

  冯队接着说:“小区有三个大门,加上地下停车场,一共四个出口。地下停车场不允许任何人步行出入,这一点已经得到确认。案发当晚至次日凌晨六点,共有13例车辆进出地下停车场,其中7例是小区业主的车辆,4例是社会车辆,其余2例是家电商场的送货车。我们对所有车主的身份进行了排查,没有发现疑点。”
  “之后我们按照萧局的指示,调阅了案发前半个月地下停车场入口和小区内所有道路的监控录像,均未发现跟踪江涛的可疑车辆以及在小区内无故逗留的可疑人员。最后我们把重点放在监控小区围墙的录像上,也没有发现有人在案发前后翻越围墙,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第二遍的复查。”
  这些情况和上次通报会上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也就是说案情基本没有什么进展。
  萧屿有些怀疑下面的人查看监控录像的时候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毕竟查监控是个细致活,需要人沉住气一分一秒地看,重点怀疑的地方甚至要一帧一帧地慢放,更不可能快进。
  这项工作是交给分局的人员做的,萧屿担心他们没经验,心里想着稍后再安排几个市局的老人盯一下,见冯队似乎欲言又止,问道:“是不是有其他的发现?”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熟人作案这一点是肯定的了,我个人的意见,嗯,凶手很有可能就是小区内的业主,您看需不需要调特警过来,协助我们深挖一下。”冯队说话时,看了一眼第一次会上说凶手是外来者的市局老刑侦。
  那名老刑侦皱皱眉,没有发言。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凶手杀人后在小区内找个无人的地方潜伏了一宿,等到次日天亮再离开,这样就能避开现有的监控排查。
  不过,萧屿认为上述两种可能性都不大。
  如果凶手是小区内的业主,这么做就是傻子,命案就发生在小区里,再没有经验的领导来督办此案,也会把小区内的所有住户先排查一遍才会安心。
  实际上这块工作已经做过一次了,案发后的第二天,冯队和小庄就带着人在小区内挨家挨户地走访了一遍。
  所谓的深挖,是担心有遗漏。
  一方面因为小区的入住率不高,走访时有很多房间里面没人,但是物业登记显示,该住宅已出售,不排除凶手在里面躲过排查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就是凶手的心理素质很好,在民警的询问下没有流露出可疑的地方。
  毕竟警方现在对凶手的信息掌握得太少,身高172到182厘米,体重130到180斤之间的成年男子,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国人都是这个样子,尤其是东北人,身材普遍比南方人高一些,十个人里面至少八个人符合条件。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凶手真的在小区里躲藏一宿,万一睡着了怎么办?就算瞪着眼睛等到天亮,他被人发现的风险也会无限放大,而且查看第二天的监控一样会发现他的踪迹,他总不能一直躲在小区里吧?
  至于调特警的想法,萧屿在心里就直接否掉了,民警已经走访过一次了,把特警调过来有什么用?总不能硬闯进去挨家搜查屋子里是不是藏着那支枪吧?
  如果能锁定一两个重点怀疑对象,倒是可以考虑向检察院申请搜查令。可是小区里那么多业主,怎么搜?全搜一遍?疯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