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烧——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
第30节作者:
百年如歌 而这一次就完全不一样了,萧屿只能通过“代入”的方法来推演案情,也就是先假设一个人是凶手,然后拿已知的证据——现在还不能称为证据,只能叫做线索——往这个人身上套,然后看看逻辑是否能讲得通。
萧屿知道,这种代入法有利有弊,优点是在缺少指向性证据的情况下,能把目标从浩繁的人海中快速锁定在少数几个嫌疑对象身上,然后有针对性地逐一进行排查就行了。
缺点同样明显,如果真正的凶手不在这几个少数人身上,那就悲剧了,要么是容易酿成冤假错案,要么是把之前所做的一切工作全部推翻,重头再来,而且浪费了最宝贵的侦查时间。
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日期:2015-10-22 13:09:00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萧屿在使用代入法时犹豫不决,就是这次案件里的嫌疑对象太少了。
运用其他的方法破案,嫌疑对象少当然是好事。就像苏云说的,演绎推理是根据已知条件逐一排除众多不可能的结果,最终剩下的那个可能的结果,就是答案,并且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代入法本身就是建立在假设和猜想的基础上的,是在缺少客观证据的前提下被迫采用的,而这起案子的已知条件实在是少的可伶,就更容易在侦查过程中加入个人的主观因素。
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定性不准确,程序……就无所谓合不合法了,剩下的就只有口供了,难道要依靠最容易得到的口供来结束江涛这个案子吗?
如果是在内陆的偏远地区,萧屿说不定就咬咬牙这么做了,但是在这种沿海开放城市这么做就是自找倒霉了。
现在的司法问责制度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出事情一切都好,万一日后案情出现反复,萧屿相信,无论是白枫书记还是宋副市长,谁都保不住自己,相反的,他们会在自己屁股上狠狠地踹上一脚,骂一声“害群之马”!然后随便找个山沟里面的派出所,让自己滚蛋!
萧屿把鉴定报告扔在一边,揉揉酸痛不已的太阳穴,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右下角的小图标闪烁着,提醒他有新的电子邮件,登陆后发现是老白传来的一组照片。
日期:2015-10-22 13:17:00
他以为老白发现了什么新的线索,来不及下载就直接点开查看,原来是昨晚魏广军的车祸现场照片。
这东西发给我干什么?萧屿嘀咕了一句,昨晚虽然亲自去了事故现场,但是当时的心思完全没在那上,也就没往跟前凑,魏广军死时什么样也没见到,于是信手一张张地往下翻。
车辆损毁得很严重,直径20多厘米的树干拦腰截断,没有倒下去的部分几乎被变了形的车头包裹起来,风挡裂成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玻璃渣子依然顽强地粘在护膜上,整片垂在翘起来的机盖子上,像一条破麻袋。
车内魏广军的脑袋软软地耷拉在一边,形状非常古怪,如同被扭断了脖子的鸡,却没有出血,看上去不像高速公路上的车祸那样惨烈。
萧屿叹了口气,年纪轻轻的升到正处又怎么样?有再大的雄心壮志又怎么样?大限到来还不是化作黄土一杯,青烟一缕?看来肖向前又要为常务副院长的人选伤脑筋了。
正感慨着,门被人敲响了,一个分局的年轻警员小心地把脑袋探进来:“萧局,有人找你,说是你的同学。
日期:2015-10-22 13:23:00
萧屿抬起头,见苏云正站在那名小警员身后,这才猛然想起他是来取公函的,忙站起身把他让进来:“你随便派个人来取就行了,怎么亲自过来了?”
不等苏云寒暄,回头让那名警员去找潘国庆,让他以分局的名义开一份请求协助调查办案的公函,同时给白鹭滩风景区的管理处打个电话协调一下。
苏云四处打量着萧屿的办公室,不停地摇头:“这就是你们专案组的办公室?堂堂市局局长亲自挂帅,就在这种地方办公,太寒酸了吧?”
萧屿笑笑:“下来办案又不是出来享受的,这里是分局会议室的一个套间,我看挺清静,就临时改成专案组办公室了,人多的时候挪到外面的大会议室,挺方便的。案子办完专案组就解散了,顶多一两个月的时间,要是借用局长的办公室,呵呵,局里有六位副局长,你借谁不借谁的,涉及到脸面问题,到时候又是一堆烂事。”
“我以为你一天到晚只知道破案,原来也懂得这些人情世故。”
“归根到底,都是跟人打交道,人是社会动物,谁活着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不把自己融入到群体里面去,迟早会活成异类,四十岁之前我还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总以为人是靠本事活的,接连碰了几次壁之后才逐渐悟出来的。你喝什么,大红袍、铁观音,还是金骏眉?”
“金骏眉吧,冬天喝红茶养胃。你预备这么多茶,经常熬夜?”
“专案组干的就是熬夜的活,我还好,主要是下面的人辛苦。”
“不用说就知道,你压力不小,交警队队长的案子还没破,法院院长又死了。”
“昨天半夜的事,这么快就传开了?”
“开发区才多大,死的又是当官的,传的还能不快?听说死得很惨,脑袋都被撞掉了。”
“没那么夸张,是车撞树上了,人没系安全带,安全气囊弹开后造成颈椎折断,当场死亡,除了鼻子碰破了,身上几乎没有外伤。”
萧屿一边沏茶,一边朝桌子上的笔记本努努嘴,示意他自己看。
“昨晚死的就是这位?挺年轻的,看不出来是位法院院长,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交通意外呗,反正这种事情不归我管。”
日期:2015-10-22 13:29:00
萧屿把沏好的茶放到苏云面前,见他眼睛盯着屏幕上的照片,眉头微蹙,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不禁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想到林小鹏的案子了?”
苏云迟疑了一下,说:“我不懂你们这行的规矩,是不是但凡能够避开的案子就尽量避开,能不接触的就不接触,嗯,说得通俗点,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萧屿奇怪地道:“我们虽然是吃刑侦这碗饭的,但是也不愿意看到总有命案发生。不过,案子既然发生了,就不是你想避就能避得开的,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也许是我想多了吧。”
“不对,你的样子一看就是有事,如果是关于林小鹏那件案子的,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你的力学和汽车的专业我不懂,但是我对案情的了解比你多一些,总会有一些互补的空间。”
“你要是不怪我多事,我就顺便跟你提一下,就当是咱们闲聊了,不过不是关于林小鹏的,是昨天晚上的这起车祸。”
萧屿有些意外:“哦?你认为这起车祸有问题?”
日期:2015-10-22 13:34:00
苏云想了想,决定还是先把道理讲明白:“给你科普一点有关汽车安全的知识吧。首先,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中,真正能够提高车内人员生还几率的东西是安全带,而不是安全气囊。这方面有太多的数据和实例可以证明,我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话,你可以上网搜索一下。我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安全带的牵引,尤其是对驾驶员来说,气囊是比车祸本身还要致命的威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