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烧——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
第34节

作者: 百年如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加油站?这是萧屿头一个想到的地方,紧接着就给否了,众目睽睽不说,给帕萨特加油是不用下车的,油箱盖按钮就在驾驶座附近,驾驶员在车内就能打开。
  4S店?这倒是个下手的好地方,修车的人总没有加油的人多,而且每个人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车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修好,需要更换哪些配件,而不会注意到身边有一个不相干的人上了一辆不属于他自己的车。
  萧屿的脑子里瞬间闪过魏广军的车身被划伤的情景,这是一个让魏广军把车开去4S店的好机会,可问题是没等魏广军去修理就出事了,证明算计魏广军的凶手也不是那个划车的人。

  日期:2015-10-22 23:05:00
  提到算计,萧屿就想起造成这起车祸的那两个偶然因素。
  石头还好办,就算没有路过的卡车恰好掉下来两块,也能人为地摆放在那里,于是又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路灯怎么做手脚?
  萧屿记得昨晚在现场的时候,自己特意看了一眼头顶的路灯,灯头和太阳能电池板都安装在灯杆的顶端,距离地面至少有八米高,普通人是爬不上去的。
  而站在地上就想把灯头打碎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高,怎么打?拿石头扔?你扔一天试试,看能不能把三盏灯头全部打坏?
  萧屿不太了解太阳能路灯的工作原理,但是他知道这种新式路灯是不用铺设复杂昂贵的电缆管线的,不能像对付过去老式的水银灯或高压汞灯那样,用破坏电缆的方法来切断照明。
  城市里面的绝大多数市政设施,在开始设计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就是要坚固耐用,防止那些手欠的人故意破坏。
  就像街边的投币式公共电话,安了没几天就不能用了,有的人竟然为了得到里面的那几枚硬币,把整个电话机都拆散架了,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真搞不懂这些人是什么心态。
  相比娇嫩脆弱的公共电话亭,路灯这种东西就坚固得多了,至少萧屿自己,就想不出既不破坏外观,又能让路灯不亮的办法。
  可是,这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那几盏坏掉的路灯是造成魏广军出车祸的重要原因。
  如果自己是凶手,也一定要想办法把现场的光线降下来,否则做再多的其他事情也都是无用功。
  日期:2015-10-22 23:07:00
  说实话,萧屿从心底不愿意相信魏广军的死是被人设计的,因为他设身处地想了好一阵子,如果把命题设为“论利用汽车的安全气囊杀人之可行性及实施办法”,自己很有可能缴出一张白卷。
  这不是简单地设计一场车祸,到时候让气囊自动弹出来就行的,现场的环境、道路、光线、障碍,是否会有其他车辆或行人经过,对方开车的习惯、车速等等,都需要考虑进去,即使这些条件全部达成,也不见得能保证一击致命!
  与此同时,自己还要全身而退,要是被自己设计出来的车祸误伤了,甚至被对方发觉后拉去垫背,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萧屿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这就是一场意外,安全带卡槽里面的硬币肯定是魏广军不小心从口袋里掉出来的,原本掉在卡槽缝隙的边缘,然后无意中被按了进去,这才导致气囊在最要命的时刻弹了出来。
  至于石头和路灯这些偶然因素,都是巧合罢了……
  可是与此同时,萧屿的心里还有另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质疑,真的是巧合吗?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路灯坏了,而且一连坏了三盏,石头掉在马路上,却没有发现路过的卡车,卡槽里夹了一枚硬币,碰巧就把气囊激发了,然后碰巧出了车祸,车子碰巧撞到树上,气囊弹出来碰巧把魏广军的脖子折断了……
  萧屿觉得胸中憋了一口气,却怎么也吐不出来,狠狠地挥了一下手:“走,咱们再去现场看看。”
  日期:2015-10-23 13:20:00
  滨海公路是一条远离市区的环海公路,它的一侧是栽种了防风林的海滩,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滩涂盐碱地,属于软土型路基,整条公路是用砂砾和碎石硬堆出来的,路肩高出两侧的路基一米五左右,坡度也很陡,小车开不上来,大车则会被四周稀软的土层和沙滩陷住。

  几个人开着车在两处红绿灯之间转了一圈,没有找到任何一条能够驶上公路的岔道,而且目力所及,周围连一座像样的山包都没有,这让萧屿有些怀疑,出现在现场的两块石头是不是被人从远处搬过来的。
  来这里之前,萧屿本以为自己考虑得够全面了,可是等到亲自驾车进行场景还原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至少忽略了两个问题。
  首先还是光线问题。
  魏广军出事的这段公路是一处孤零零的存在,无论是距市区,还是距他居住的小区,都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周围没有其他的人为建筑,太阳能路灯是这条公路上的唯一固定光源,连续坏掉的三盏路灯在公路上形成了长度接近一百五十米的黑暗区域。

  这段黑暗区域的能见度非常低,好在脚下的路面是平坦的,否则连走路都有可能摔跟头。
  但是,路灯坏了不等于过往的司机都要闭着眼睛开车,因为汽车本身就能提供照明,这是萧屿之前忽略掉的一个因素。
  日期:2015-10-23 13:22:00
  轿车的车身虽然低了些,远光灯也能打到一百米开外,即使刨除泛光和末端衰减的部分,至少也能看清五六十米以内的路面情况。

  由此可见,坏掉的路灯在这次车祸中起到的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萧屿对此有些不解,既然视线良好,刹车距离也足够,魏广军为什么没有把车停下来?就算停不下来,也应该有时间减速,如果能把车速降到50公里以下,气囊就不会弹出来了,莫非他当时走神了,直到快要撞上了才发现地上有石头?
  此外,还有一个违背常理的现象,交警队事故科的勘查结果显示,当时魏广军的车不但没有减速,反而有临时加速的迹象,这从现场地面和轮胎摩擦的痕迹上能够勘测出来。
  看到前方有障碍,不减速反而加速,难道是错把油门当刹车踩了?这是只有刚学会开车的新手才干得出来的事情,魏广军的驾龄已经超过十五年了,怎么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萧屿想不出头绪,顺手又试了一下近光灯,这下视野就降低了很多,能看到二十多米就是极限了。
  日期:2015-10-23 13:24:00

  萧屿摇摇头,把车灯调回远光,让老白拿几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子代替那两块来历不明的石头,按照昨晚车祸现场的原样摆放在马路上,自己开着车接连试了好几次。
  开始时不敢快开,把速度定在每小时50公里,结果发现很轻松地就躲开了障碍。
  然后开始提速,60公里、70公里,直到最后一次时速达到80公里,萧屿也开始感到危险了。
  他稍稍动了一下方向盘,汽车立刻像打摆子一样在马路上乱晃起来,吓得站在远处的老白和小庄拼命朝自己摆手,示意赶快停车,不能再试下去了。
  眼看着车头距地上的饮料瓶子只剩下二十米左右的距离,萧屿咬了咬牙,非但没有减速,反而一脚踩在油门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