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室里的故事》
第14节

作者: 邗江老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0-21 15:41:34
  日子虽然好了,不过苏老大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半夜还经常被一些稀奇古怪的恶梦惊醒。苏老大是一个猴子,精得不能再精,别人想不到的事他能想到,别人迟迟才能醒悟的事,他总比别人提前一步明白。自古以来这一亩三分地是老农民的根,现在土地没有了,老农民就象没有根的浮萍在水里飘来飘去,心里总感到不踏实,不保险。
  虽然银行里有几十万存款,家里有三套房子出租,病了农合制报销,老了,自己和老伴还有退休金,可一往深处想,苏老大还是有些担心。
  一是担心得病,现在一场大病都得花几十万,这新农合能报销几文,大部份钱还是要自己掏,几十万补偿金不夠西风一浪,因病致贫的人家电视上经常报道。

  二是失地农民一没有文化,二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工作。坐吃山空,金山银山也有吃空的时候。这钱用完了吃什么?
  三是担心小孙子未来的读书费用。苏老大在电视上看到,据有关专家测算,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学杂费、生活费,还有各项零星开支,至少需要五十万。别的钱可以省,小孙子读书的钱一分不能省,四十万的征地补偿全部给小孙子读书还不夠。
  有时候苏老大还会想一些更荒唐的事,万一又遇到六一年的大饥荒,万一国家动乱打起仗来,这兵荒马乱的,国家都自顾不暇,还能顾得了小老百姓,自己找哪个去?有个一亩三分地,种田又是自己的特长,还可以在地里挥一点吃一点。现在地征用了,到那时候连挥的地方都没有了,一家人吃什么?
  日期:2015-10-22 15:03:34

  “苏大大,不着急,让苏大妈去学校接孙子。”
  吴长生的儿媳妇毛玉玲小嘴特别甜,张大哥李大姐,大大长大妈短,哄的牌客们团团转。
  “晚上我爸爸请客,请在桌的各位大大到美美大排档喝两口,吃过饭后再来打八圈。”
  吴长生对媳妇的表现相当满意,打算再过两年把棋牌室交给儿媳妇经管,他退到二线当顾问。

  “小毛子,我们听苏老大的,他说喝酒就喝酒。”
  沈康华最佩服苏老大,他和苏老大家同一个户型,同样在门口开了一个烟酒店,可拆迁补偿时,他只得了三套安置房,三十万补偿金。他至今还在后悔,拆迁时没有和苏老大多通气。不过沈康华也清楚,苏老大鬼得很,好多东西事先他也不会告诉人,如果事先告诉了别人,大家都跟到闹,他苏老大就不会有发财的机会。
  两年前南官营拆迁了,沈康华、四喜子、姚老大,村子里的所有人家都经不住拆迁工作组的轮番轰炸,先后和工作组签订了拆迁协议,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安置房,拿到了补偿金。只有苏老大一家的房子象个小碉堡屹立在废墟之中,成了南官营唯一的丁子户。
  “我的房子我做主。”
  苏老大宣称,他家的房子是门面房,除了要按门面房的标准进行补偿,还要在安置区返还一间门面房。工作组掐电,断水,用废楼板堵住苏家的进出,没有吓倒苏老大一家。白天他跑市政府、乡政府到处喊寃申诉,晚上点着蜡烛全家人轮流在里面守候,生怕工作组趁他家人不在,开着推土机把房子堆倒,和拆迁工作组打起了持久战。
  苏老大运气真好,正当他和工作组僵持了三个月,有点泄气的时候,城北有一个拆迁丁子户因不肯拆迁,遭到一群不明身分的暴徒毒打,有人说这是拆迁办雇用的一帮打手。这个丁子户状告无门,最后拎着一桶汽油在市政府门口自焚。事件不但轰动了扬城,美国之音,英国BBC、香港凤凰卫视第一时间都播发了这条新闻。为了平息自焚的风波,市政当局妥协了,同意了苏老大的无理要求。苏老大得寸进尺,他硬说菜地上的几棵拇指粗的银杏树开始挂果了,非要工作组按果木树补偿他一千元。

  日期:2015-10-24 17:54:58
  “男女搭配,打牌不累。凤芹姐,你陪几个大大打八圈。”
  苏老大夫妇几天没有来打牌了,害得毛玉玲天天为大班子差人发愁,二疤子们只肯打二百的元子,她只好动员女奶奶中的郭凤芹和三个男的搭档。
  听四喜子讲,苏老大的儿子苏贵成看上了“水世界”的敲背女郎,现在天天吵着要和媳妇黄桂花离婚。
  也许是继承了苏老大夫妇的基因,苏老大的儿子苏贵成身高一米六三,是个标准的二等残废,三十岁了还讨不到媳妇。幸好随着扬城的南扩,南官营成了蔬菜队,儿子的身价有了提高,苏老大花重礼给儿子讨了一个安徽媳妇黄桂花。虽然姑娘长相一般,但老实本份,吃苦耐劳,关心丈夫,孝敬公婆,又为老苏家生了一个儿子,所以深得苏老大夫妇的厚爱。
  半年来苏老大的儿子一下班就朝“水世界”跑,引起了苏老大的警觉,再一打听,儿子迷上了水世界的敲背女郎。敲背女郎不但长得妖艳,而且很有心计,不但要苏老大的儿子和妻子离婚,分给苏贵成的房屋,房产证上也必须添上她的名字。
  两个月后苏老大又来到了棋牌室,据他介绍,通过法院调解,围绕家产达成了如下协议。四套房子四个大人每人一套,一间门面房给了孙子。四十万元的补偿金二十万给老两口养老,十万作为孙子将来的学费,余下十万儿子儿媳每人五万,媳妇继续和他们在一起生活。
  更令沈康华佩服的是,苏老大夫妇立下了遗嘱,百年之后他们的房产由媳妇和孙子继承,让儿子和水世界的敲背女郎死了心事。
  苏老大继续打四百块钱的元子,毛玉玲也不再为大班子发愁。苏老大想通了,只当当年没有生这个儿子,只当当年拆迁他少拿了一套安置房和五万元的补偿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