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纲(“道君皇帝”宋徽宗的特殊癖好)》
第49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6-13 23:47:00
  第七回 一目双瞳
  连微正说笑间,忽而有侍卫来寻,见到两人,道:“官家宣你二人到罗金阁觐见。”钟耀南与连微面面相觑,均不明白赵佶为何这时要见二人。
  罗金阁乃是延福宫内“七宫三十二阁”之一,品级非同寻常,为赵佶闲暇时接见近臣之处。所以让钟、连到这里见官家,两人心里难免有些奇怪和不安。
  一路上钟耀南几次瞧向连微,想让他算一算,到底宣他们何事,但奈何有一侍卫在前领路,实不方便说这些话,只得做罢。来到罗金阁,直上三楼,暮地瞧见已有两个人影在里面候着,不是别人,正是崔五魁与林冲!

  这下子,钟耀南着实吃惊不已,崔林二人看到他们,亦面露惊色。但罗金阁内不是别处,由不得随意攀谈,况且他们几个都才进宫半年左右,又只是侍卫或者道童,虽说殿前侍卫皆为有品阶的武官,但毕竟职位在那儿摆着,就是执役的侍卫。因此四人只是静静候在阶前,眼神交流一番,并不敢说话。
  过得片刻,赵佶走了进来,在椅子上坐定之后,便屏退陪着他进来的两个小太监,楼中只剩钟耀南等四人,和赵佶自己。
  屋子里静得出奇,只有楼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但愈是安静,几人愈是大气不敢出,赵佶不紧不慢,悠悠品了一番茶后,终于开了口,但却是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你们几个,可知道南唐后主?”
  四人均是一愣,等了片刻,见赵佶真是问的这个,钟耀南嗫嚅几下后,道:“卑职略知一二。南唐后主李煜,乃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当年我大宋太祖皇帝灭其国后,将李煜俘到了汴京,然优待之,还给他封了侯。”
  赵佶微微点头,道:“还有呢?”
  连微道:“李后主极善诗词曲赋,书画造诣亦甚高,然太祖太宗皇帝如此优待于他,这后主却怀国念旧,最后竟作出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大发思乡之情,图谋复国之意昭然若揭,因此老天收了他。”
  赵佶听了,却长叹一口气,道:“你们说得既对,也不对。李煜好歹也是一国之君,除了阿斗刘禅,其他哪个皇帝被人俘虏到异国他乡,能不活在亡国之恨中?能不思念旧国故壤的?此乃人之常情。若是真跟没事儿人一样,要么便是如阿斗般是个弱智儿,要么才真是要图谋复国的。他李煜若是想要复国,还会先作首词,告诉所有人他要复国么?简直可笑。

  另外,我告诉你们,李后主也并非被老天爷收了,而是太宗当年让人给他的酒里下了牵机药,所以最后他其实是被毒死的。死状极惨,全身缩为一团,头足相抵,那不是牵机药所致还能是别的?”(注:牵机药为古代的一种毒药,遇酒毒性更甚。因中毒者死状似牵机,故而得名。)
  说完,又是一声叹息。
  赵佶叹气倒没什么,但钟耀南、连微、崔五魁、林冲四人就实在是惊恐不安了。赵佶乃是大宋的皇帝,而南唐则是当年宋太祖征战天下时的敌国之一,大宋的官家没来由地为何要给敌国国君鸣不平?并且口无遮拦,甚至将宋太宗毒杀李煜,这种只能在坊间秘传,而不见官史之事,放到台面上来说,毫不避讳。
  即便是出于才子间的惺惺相惜,毕竟李煜无论是为君治国、亦或诗词曲赋、丹青书画等,皆于赵佶惊人相似。心里想为他说几句公道话,亦未尝不可,但最要命的是,赵佶跟蔡京私下说也行,跟童贯,哪怕跟朱勔私下说都行,凭什么与这几个侍卫和道童说上一通,岂不怪哉?看官们想想,此四人听了这番话,岂有不汗毛倒立、心惊胆战之理?
  几人心里正在发毛,赵佶却说上了瘾,又问:“你们在宫中也有半年左右了,可曾听到有人悄悄私下议论过朕的身世与那李煜的关系?”
  钟耀南惊得整个脊背湿透了衣衫,暗忖:“我的个老祖宗哎,官家这是撞着什么邪了?跟我们几个尽说这些,我们算哪根葱哪根蒜啊?这下倒好,连身世都扯上了,这不等于要了我们的命吗?他自己皇帝不想做了没关系,老子还等着救姐姐呢!”
  见几人均压低脑袋,无人敢语,赵佶又指着连微道:“连微,你比他们三个来得还要早一些,你说说,可曾听到过什么流言?”
  日期:2015-06-16 21:32:00
  连微支吾片刻后道:“其实算不得流言,说您是南唐后主转世,只不过是人们赞叹于圣上的丹青词赋罢了。”
  林冲跟着道:“官家才俊过人,善写墨竹君,能挥薛稷书。盛传您是李后主转世,皆为崇敬之意,实在是算不得流言的。”
  赵佶微微一笑,道:“林冲,你一个习武之人,言辞说话却也动听,难得。但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哲宗猝然病逝无子,那时我尚为端王,向太后见诸皇子中,唯有我一人整日醉心于书画,便认为我懦弱无争,易受掌布,故而力排宰相章惇之议,立我为帝。及至朕登基后,满朝皆为拥戴向太后之元祐派,而支持变法之元丰派则屈指可数。之所以立我为帝,就是以为我赵佶只通丹青,不理国事,便只能由他们废止变法、恢复旧制,并且为了削弱朕在治国理政上的威望,想了很多馊主意,说朕是南唐后主转世,便是其中的一条。你们想想,南唐后主最后可是亡了国的,把我说成是他转世,不就暗示朕最后也要葬送大宋的江山吗?如此一来,大臣们嘴上不说,心里都会想赵佶以后要亡国的,那么朕若想推行新政,岂不难上加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