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烧——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
第59节作者:
百年如歌 日期:2015-10-31 12:32:00
发现了凶手的交通工具,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侧面证实了之前对凶手相关背景的判断——凶手有相当的经济基础,代表他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而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理工科出身,拥有冷静的逻辑思维头脑,这样的人才是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竞相招揽的。
此外,凶手也有可能在某个大公司里面从事数据分析、市场调查之类的工作。
当然,凡事都有个例,不过,萧屿从来不把破案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小概率事件上。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对的,干了这么多年刑侦,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文学作品或者电视剧里面描写的那些离奇古怪的情节,像什么心理学教授把女病人催眠了,控制她出去杀人,事后病人什么都不记得了。
还有更变态的,物理学教授在他老婆睡觉的时候,用高跟鞋的鞋跟轻轻敲打他老婆的额头,天天晚上敲,保持一个固定的频率和次数,同时还不把他老婆弄醒,没几天他老婆就死于脑血管破裂。
萧屿认为就算这些案件有原型,也被电视剧过分地加工夸大了,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些扯淡的剧情?
这次的高智商犯罪是自己从警二十年以来遇到的头一个,敢明目张胆公开挑衅警方的也是头一个,侦破的难度不见得比当年冒充周总理签名诈骗银行巨款的惊天大案低多少,摊上这种事就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那些犯罪分子天天给自己演电视剧,还不如趁早脱了这身制服回家去种地吧。
日期:2015-10-31 12:34:00
让萧屿郁闷的是,现在的刑侦科技比当年不知进步了多少,可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水涨船高。
当初在江涛小区的监控里面没有找到嫌疑人,还可以用不明确凶手体貌特征的借口来解释,但是结合法院停车场的录像再次排查,居然仍没有丝毫结果,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莫非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凶手会隐身?
查监控是最浪费警力的事情,好在这次调过来的市局人马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老手,萧屿重新布置了一下,把原来的监控内容全部放下,以魏广军案发当天作为时间突破口,集中全力追查这辆丰田越野车的踪迹。
找到了车就等于找到了人,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未必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原因有两个。
其一,如今满大街都是监控,对警方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优势,意味着凶手的车子一定被某些监控探头记录下来了。
劣势也同样明显,监控探头实在太多了,市区这一块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交通监控、治安监控加起来少说也有上千个,天知道有哪些探头在什么时间段拍到了凶手?
全部查阅不现实,把市局所有的丨警丨察调过来都不够用,而且丰田这个牌子的越野车是非常普遍的,同时不知道车牌号码,如果凶手使用了套牌,车管所的登记信息再详细也提供不了丝毫帮助。
其二,这辆丰田车越野车并不是凶手唯一的交通工具,给魏广军的车里放硬币的时候,凶手就是骑着一辆电动车去的。
日期:2015-10-31 12:35:00
萧屿回忆了一下魏广军出事的那条路况,两侧柔软的沙滩、盐碱地和一米五高的路基,对于自重将近两吨的越野车来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但是轻便的电动车是可以顺着路肩斜着推上去的,甚至根本不用推到马路上,只需要用电动车把石头运到那附近就行了。
重要的是,这样做能够完全避开那条马路两头的交通监控,以凶手的谨慎,不会注意不到这个细节。
萧屿不由得有些沮丧,刚刚发现凶手交通工具的热情也降低了许多,但是最关键的,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时间。
广告公司已经按照警方的要求把广告牌子上的内容撤换了,但是凶手给出的时间表早就深深烙在每一个专案组成员的脑子里,表面看上去大家都很镇定,实际上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地倒计时,明天就是凶手动手的日子,剩下的时间满打满算还有一天,却没有人能猜出“下一个是谁”。
日期:2015-10-31 12:36:00
小庄在寻找目击证人做拼图的同时,按照萧屿教给他的方法做了一张表格,由于头一次用归纳数据的方法分析人际关系,表格做得有点乱,原因是有很多与案情关联不大的细节也记了进去,生怕忽略了某些潜在的线索。
萧屿看得直皱眉,提起笔把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划去。
很多时候,剖析一件案子并不是线索越多越好,头绪多了反倒容易误入歧途,把整个侦查方向都带偏了,要学会做减法,只要把握住重点,找到其中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就能把案子破了。
萧屿拿着涂改后的表格,走到白板前,重新誊写了一遍,然后点燃一支烟,退后几步打量上面的内容。
江涛和魏广军虽然职位有别,而且分工不同,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都属于司法系统,干的都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两个人又是姻亲,这样的人际关系想不复杂都难,往往你认识的人我也认识,我的朋友你也熟悉,大家的利益诉求都差不多,一来二去的,两个人的交集就由点及面,越扩越大,到了最后就纠缠不清难分彼此了。
小庄就陷在这张层层相因、环环相扣的人际关系的大网中了,看谁都觉得有嫌疑,但是怀疑谁又都没有证据,所有人的利益全部纠结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江涛和魏广军的死,是整个关系网的损失,没有人会因为他俩的死而获益。
日期:2015-10-31 13:30:00
朋友圈里找不到,就得看两个人的对头了,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魏广军得罪的人肯定比江涛多,但是这又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魏广军得罪过的人对他心怀怨恨是免不了的,但是真正想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的有几个?
杀人是重罪,抓到要枪毙的。而中国的老百姓是全天下最善良的,也是最柔弱的一个群体,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反抗,而是忍。
老祖宗一直在教导我们,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于是一忍就是几千年,但凡有条活路,谁愿意把命豁出去铤而走险?
萧屿曾经一度把目光瞄在法院近期审理的案件上,会不会因为某件案子判决不公,导致当事人走上极端报复杀人?
不过,法院给出的答复非常肯定,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法院审理的每一件案子都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即使某件案子的量刑可能会有少许的偏差,但是肯定在法律条文的允许范围之内,不致于招来当事人如此疯狂的报复。
同时,法院方面解释道,法院的一把手更多的是承担行政管理工作,一般不亲自审理案件,即使凶手确实是某个案件的当事人,他的报复对象也应该是当时的审判长,而不是并未参与此事的魏广军,这样才能在道理上说得通。
话虽然说得客气,不满和质疑的意味却很明显,你们警方破不了案,要把责任往法院头上推吗?
日期:2015-10-31 13:31:00
法院说的没错,凶手要是想报复也该找当初判决他败诉的审判长,而不是法院院长,这就是涉及到的第二个问题——既然凶手没有理由报复魏广军,又有什么理由报复到江涛的身上?八杆子打不着嘛!
也就是说,在对头或者叫做仇家的圈子里,江涛和魏广军没有交集点。
真的是这样吗?
萧屿把白板上两个人的名字用红色记号笔圈起来,他坚信凶手挑这两个人下手,绝不是随机的行为,两起案子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只要找到这种联系,就可以推断出凶手下一个要杀的人是谁。
线头还是太多,无论顺着哪根线扯下去,最后都会扯出一堆乱麻,还得做减法。
萧屿按着太阳穴想了一会儿,用红笔把江涛和魏广军所有亲属的名字圈起来,这样,整个关系网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家里、家外。
人与人的关系很复杂,主要是社交关系复杂,工作同事、朋友往来、商业合作、生意伙伴,甚至养小三包二奶,统统属于社交关系,同时,这些都是家庭以外的关系。
家庭内部的关系就相对简单得多,父母妻儿、兄弟姐妹、舅甥叔侄……这些成员和关系是固定的,不会因为长时间不来往而否定他们的存在,这些人才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发展延续的根系,无论荣辱,都休戚与共。
江涛和魏广军的死,有没有可能是受了家族中某一个成员的牵累呢?
日期:2015-10-31 13:32:00
换句话说,和凶手有仇的不一定就是江涛或魏广军本人,他们只是凶手为了报复整个家族而挑选出来的对象,真正与凶手结下死仇的可能另有其人。
各种天马行空的念头在萧屿脑子里一一闪过,仔细揣摩又觉得似是而非。
动机啊,还是没有找到动机,所以无法理解凶手的所作所为,也无法猜测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谁。
如果说查监控寻找凶手的越野车是攻出去的矛,那么找到下一个受害人提前保护起来,就是主动防御的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